国产v国产v片大片线观看网站-国产v视频-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片-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另类-这里只有精品首页-真不卡网站



題目:并且:

單位:

登錄名:密碼:

在此電腦保存用戶名和密碼 新注冊 | 找回密碼

《新法規速遞》電子雜志每日發送法規全文,訂閱

《法律圖書館》電子雜志每周發送目錄摘要,訂閱

法律圖書館>>新法規速遞>> 深圳經濟特區社會信用條例

深圳經濟特區社會信用條例



深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公 告

第八十號



  《深圳經濟特區社會信用條例》經深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于2022年12月29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23年1月6日









深圳經濟特區社會信用條例

(2022年12月29日深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信用體系建設

  第三章 信用信息管理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節 公共信用信息管理

  第四章 信用主體權益保護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節 信用信息查詢

   第三節 信用信息異議

  第五章 信用監管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節 信用承諾

   第三節 失信懲戒

   第四節 信用修復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七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社會信用管理,保障信用主體的合法權益,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結合深圳經濟特區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社會信用,是指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等信用主體在社會和經濟活動中履行法定義務或者約定義務的狀態。

  (二)信用信息,是指可用于識別、分析、判斷信用主體社會信用狀況的信息,包括公共信用信息和其他信用信息。

 。ㄈ┕残庞眯畔,是指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在依法管理公共事務或者提供公共服務過程中產生、獲取或者處理的信用信息。

  (四)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是指本市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其他依法管理公共事務的組織,以及提供教育、衛生健康、社會福利、供水、供電、供氣、環境保護、公共交通和其他公共服務的組織。

  (五)信用服務機構,是指依法設立,從事征信、信用調查和評估、信用評級、信用咨詢、信用培訓等信用行業的專業服務機構。

  第三條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堅持政府推動、社會共建、依法依規、保護權益和強化應用的原則。

  第四條 市人民政府應當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協調機制,統籌推進本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各區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內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為信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信用專業人才培養、誠信教育宣傳、信用服務業發展等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提供必要保障。

  第五條 本市設立由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司法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組成的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議事協調機構,負責統籌協調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研究決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的重大事項。

  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議事協調機構下設辦公室,由市市場監管部門承擔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議事協調機構辦公室的日常事務。

  第六條 市市場監管部門是本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主管部門,負責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組織實施、指導協調和監督管理。

  市發展改革、地方金融監管、政務服務數據管理等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履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相關職責。

  市各行業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統籌、指導、協調和監督。

  第七條 市公共信用機構負責本市公共信用信息的集中查詢、共享、公開和應用等管理工作,以及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的管理工作。

  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是本市公共信用信息的集中管理平臺,由市公共信用機構依托城市大數據中心建設和運維。

  第八條 鼓勵社會各方共同參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增強守法履約意識,弘揚和踐行誠信文化,積極參與誠信教育宣傳和信用監督活動,共同提升全社會信用水平。



  第二章 信用體系建設



  第九條 本市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統籌推進政務誠信、司法公信、商務誠信和社會誠信等重點領域誠信建設。

  第十條 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依法行政、誠信行政,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發揮示范表率作用。

  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在依法履行職責和其他經濟社會活動中,應當嚴格履行向社會依法作出的承諾以及與市場主體依法訂立的合同。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政務誠信監測治理體系,實施政務誠信風險防控和失信責任追究制度;每年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政務誠信建設工作情況,并向社會公開。

  第十一條 本市加強司法公信建設,推進嚴格公正司法,樹立司法權威,提升司法公信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第十二條 本市加強商務誠信建設,維護良好商務關系,降低商務運行成本,優化營商環境。

  第十三條 本市全面推進社會誠信建設,鼓勵社會成員之間以誠相待、以信為本、信守承諾,促進社會文明進步,實現社會和諧穩定。

  第十四條 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誠信文化建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形成崇尚誠信、踐行誠信的良好風尚。

  市教育部門應當將誠信納入學生素質教育內容,構建各級各類學校的誠信教育體系;市各行業主管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開展本行業、本領域的誠信教育活動。

  報刊、廣播、電視和網絡等新聞媒體應當開展誠信公益宣傳。

  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在精神文明創建、評先評優、道德模范評選和各行業的誠信創建活動中將候選人的信用狀況作為重要考評內容,樹立誠信典范。

  第十五條 本市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相關學科和專業建設,支持本市高等院校開設信用相關專業或者課程,開展信用相關研究。

  鼓勵信用服務機構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聯合開展信用人才培養。

  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信用專業人才的培養、引進,建立信用管理職業培訓與專業考評制度,加強專業化人才隊伍的建設和教育,促進信用從業人員的交流和培訓。

  第十六條 鼓勵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在開展金融活動、市場活動、社會公益等活動中,使用信用報告、信用評價等信用產品和服務。

  鼓勵市場主體建立健全內部信用管理制度,主動向社會作出信用承諾,根據其他信用主體的信用狀況開展市場活動。

  支持金融機構對信用較好的主體在融資授信、利率費率、還款方式等方面給予優惠或者便利;對信用較差的主體審慎提供貸款、保險等服務,或者在貸款利率、財產保險費率等定價方面予以差別考慮。

  第十七條 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將信用服務業納入服務業發展規劃,加強信用服務機構的培育、引入和扶持。

  鼓勵信用服務機構參與制定信用行業相關標準,構建信用評價指標體系,創新信用產品和服務,擴大信用產品和服務的使用范圍。

  第十八條 鼓勵行業協會建立健全行業信用承諾制度,組織協會成員作出誠信經營承諾。

  支持行業協會對信用較好的成員采取重點推薦、提升成員級別等激勵措施,對信用較差的成員采取業內警告、通報批評、降低成員級別、取消成員資格等約束措施,加強行業自律。

  第十九條 市有關行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工程建設、產品質量、電子商務、流通服務和社會中介等重點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健全行業信用記錄和從業人員信用檔案,完善重點領域從業人員的信用約束機制。

  第二十條 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市公共信用機構和信用服務機構等組織應當依法履行數據安全保護責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強信用信息安全防護和管理,保障信用信息安全。

  第二十一條 本市加強與國家和廣東省相關機構共享公共信用信息,不斷優化共享方式,逐步形成覆蓋全部信用主體、所有公共信用信息類別的公共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

  鼓勵信用服務機構、金融機構、行業協會等組織與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市公共信用機構開展信用信息合作,推動信用信息在商務、金融、民生等領域的融合應用。

  第二十二條 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區域信用交流合作,推動共建信用信息跨境流通、信用互認共享等機制,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統一信用服務市場的建立。

  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信用服務機構等參與跨境信用交流合作活動的,應當建立相關風險防控機制,并采取有關風險防控措施。



第三章 信用信息管理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十三條 處理信用信息應當遵守合法、審慎、必要的原則,不得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不得泄露國家秘密、商業秘密與個人隱私,確保信用信息安全。

  處理信用信息涉及征信業務的,應當遵守征信管理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二十四條 信用信息實行統一代碼管理。

  自然人以居民身份證號碼作為關聯匹配其信用信息的標識,沒有居民身份證號碼的,以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作為關聯匹配其信用信息的標識;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作為關聯匹配其信用信息的唯一標識。

  第二十五條 處理自然人的信用信息應當遵守個人信息保護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處理自然人的信用信息涉及其敏感個人信息的,應當嚴格遵守敏感個人信息保護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二十六條 處理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的信用信息,除依法公開的信用信息外,應當征得其同意,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處理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的信用信息應當遵守商業秘密保護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二十七條 鼓勵市場主體依法記錄在自身生產經營、提供服務過程中產生的信用信息。

  第二十八條 行業協會可以根據章程自主建立或者委托信用服務機構建立行業信用信息管理制度,規范記錄協會成員的信用信息,建立協會成員信用檔案和行業信用信息數據庫,開展行業信用信息共享。

  第二十九條 對信用主體進行信用評價的,應當具有明確的評價標準和規則,不得將與信用主體信用無關的要素作為評價標準。

  信用服務機構對外提供信用評價產品和服務前,應當履行必要的內部測試和評估驗證程序,使評價規則可解釋、信息來源可追溯。

  第三十條 鼓勵信用主體以聲明、自主申報、信用承諾等形式,向他人提供自身信用信息,并對提供的信用信息的合法性、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第二節 公共信用信息管理



  第三十一條 公共信用信息實行目錄管理制度。公共信用信息目錄包括全國公共信用信息基礎目錄、廣東省公共信用信息補充目錄和深圳市公共信用信息補充目錄。

  第三十二條 深圳市公共信用信息補充目錄由市市場監管部門會同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等部門,根據法律、法規或者國家有關規定,在廣泛征求有關部門和相關市場主體、行業協會、專家學者以及社會公眾意見后編制、更新,經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公布實施。

  深圳市公共信用信息補充目錄編制、更新的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參照全國公共信用信息基礎目錄的編制、更新程序另行制定。

  第三十三條 列入深圳市公共信用信息補充目錄的信息,應當具有本市地方性法規的依據。

  已經列入全國公共信用信息基礎目錄或者廣東省公共信用信息補充目錄的信息,不再列入深圳市公共信用信息補充目錄。

  第三十四條 列入深圳市公共信用信息補充目錄的信息應當明確其對應的具體行為、歸集來源和渠道、公開屬性、共享范圍、保存期限和更新頻次等內容。

  第三十五條 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在管理公共事務或者提供公共服務過程中產生、獲取或者處理的信用信息,在公共信用信息目錄所列范圍之內的,方可作為公共信用信息。

  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應當及時、準確、全面記錄和存儲其產生、獲取或者處理的公共信用信息。

  第三十六條 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部門會同市市場監管部門按照公共信用信息目錄指導、協調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向市公共信用機構共享公共信用信息。

  第三十七條 公共信用信息的共享應當根據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管理公共事務或者提供公共服務的需要,在公共信用信息目錄確定的共享范圍內實施。

  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市公共信用機構對已經共享的公共信用信息作出更新或者標注的,應當及時共享更新或者標注后的公共信用信息。

  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不得擅自公開公共信用信息,不得在管理公共事務或者提供公共服務的范圍之外處理通過共享方式獲取的公共信用信息。

  第三十八條 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應當依法公開本單位產生、獲取或者處理的公共信用信息,市公共信用機構應當通過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依法公開公共信用信息。

  依法公開的公共信用信息涉及個人信息的,應當對該信息進行去標識化處理,并采取必要安全保護措施。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章 信用主體權益保護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三十九條 信用主體有權知曉自身的信用信息、信用評價及其評價標準和規則等。

  信用主體提出不將其表彰獎勵、志愿服務、慈善捐贈、見義勇為等信息記入其信用記錄的,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市公共信用機構和信用服務機構等組織應當不予記入。

  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市公共信用機構和信用服務機構等組織公開對信用主體作出的不良信用評價的,應當事先告知該信用主體,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四十條 信用主體可以依法查詢或者授權他人查詢自身的信用信息、信用評價等。

  第四十一條 信用主體有權對自身信用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合法性等提出異議。

  第四十二條 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市公共信用機構和信用服務機構等組織應當建立信用信息查詢、異議等制度,并為信用主體查詢或者授權他人查詢自身信用狀況、提出信用信息異議等提供必要便利條件;開展信用評價的,還應當建立信用評價制度。

  第四十三條 信用主體認為對其信用信息的處理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信用主體認為公共信用信息處理、信用監管等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信用主體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訴訟期間,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市公共信用機構和信用服務機構等組織應當對有關信用信息進行標注。但是,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節 信用信息查詢



  第四十四條 查詢自身信用狀況的,應當提供有效身份證明;查詢他人信用狀況的,應當獲得信用主體的授權,并提供有效身份證明和授權證明。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四十五條 公共信用信息可以通過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單位或者通過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免費查詢。

  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單位、市公共信用機構應當記錄公共信用信息的查詢情況,并保存該查詢記錄五年以上。查詢記錄包括查詢時間、查詢人信息、授權人信息和授權證明等內容。

  第四十六條 其他信用信息的查詢按照信用服務機構與信用主體的約定進行。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四十七條 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單位、市公共信用機構和信用服務機構等組織應當制定并公布信用信息的查詢服務規范和信用報告格式。



  第三節 信用信息異議



  第四十八條 公共信用信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可以向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單位或者通過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提出異議申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ㄒ唬┐嬖阱e誤或者遺漏的;

  (二)超過公開期限仍在公開的;

 。ㄈ┎环狭腥雵乐厥胖黧w名單的條件而被列入或者未被移出的;

 。ㄋ模┻`反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九條 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單位或者市公共信用機構應當對公共信用信息異議申請進行形式審查,符合條件的,應當受理。

  第五十條 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市公共信用機構和信用服務機構等組織在受理信用信息異議申請后,應當立即對異議信用信息進行標注,并根據信用信息異議處理結果更新標注。

  第五十一條 市公共信用機構受理公共信用信息異議申請的,應當自受理異議申請之日起一個工作日內進行核查,并將核查結果告知申請人。

  經核查,異議公共信用信息與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單位提供的信息不一致的,市公共信用機構應當立即予以更正;異議公共信用信息與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單位提供的信息一致的,市公共信用機構應當立即轉送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單位處理。

  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單位應當自受理或者接到公共信用信息異議申請之日起兩個工作日內作出處理,并將處理結果告知申請人。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處理時限的,經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單位主要負責人批準后,可以延長三個工作日。

  公共信用信息異議申請成立的,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單位應當按照下列規定作出處理:

 。ㄒ唬┐嬖阱e誤的,予以更正;

 。ǘ┐嬖谶z漏的,予以補充;

 。ㄈ┏^公開期限仍在公開的,停止公開;

 。ㄋ模┎环狭腥雵乐厥胖黧w名單的條件而被列入或者未被移出的,將相關主體移出嚴重失信主體名單;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處理方式。

  第五十二條 其他信用信息和信用評價異議的申請、受理和處理,參照本章有關公共信用信息異議的規定執行。

  

  第五章 信用監管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五十三條 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可以建立健全以信用為基礎的社會信用監管機制,實行信用承諾、信用評價、分級分類監管、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等制度。

  第五十四條 國家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以下簡稱公共管理機構)在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檢查、資質認定、政府采購、招標投標、評先評優、公共資源交易、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融資項目審批、政府性資金安排和招商引資等行政管理工作中,可以向信用服務機構購買信用咨詢、信用評價等信用產品和服務。

  第五十五條 市公共信用機構可以對信用主體的信用狀況進行公共信用綜合評價,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可以對信用主體進行本行業、本領域的公共信用專項評價。

  第五十六條 公共管理機構可以在充分掌握信用信息、綜合研判信用狀況的基礎上,以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結果、公共信用專項評價結果等為依據,對監管對象進行分級分類,根據其信用等級的高低實施提高或者降低抽查比例、頻次等差異化的監管措施。

  

  第二節 信用承諾



  第五十七條 實行政務服務事項信用承諾制度。行政相對人在辦理政務服務事項時,作出書面承諾符合相關要求,并愿意承擔不實承諾或者未履行承諾的法律責任的,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可以延遲或者不再要求收取有關材料并依據書面承諾予以辦理。

  前款所稱政務服務事項包括行政許可、行政給付、行政確認、行政獎勵、行政裁決,以及為行政相對人履行法定義務提供便利的行政權力事項和利用公共資源提供的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勞動就業、住房保障、文化體育、救助幫扶、法律服務和創業需求等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服務事項。

  第五十八條 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應當按照最大限度利民便民、風險可控的原則,優先選取與行政相對人生產生活密切相關、辦理頻次較高或者有關材料獲取難度較大的政務服務事項實行信用承諾制度。

  第五十九條 辦理政務服務事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信用承諾制度:

 。ㄒ唬┲苯由婕皣野踩颐孛、公共安全、金融業審慎監管、生態環境保護的;

 。ǘ┲苯雨P系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

 。ㄈ⿲嵭行庞贸兄Z制度辦理風險較大、糾錯成本較高、損害難以挽回的;

 。ㄋ模┬姓鄬θ擞袊乐夭涣夹庞糜涗浕蛘咴鞒鎏摷俪兄Z、未履行承諾,尚未完成信用修復的;

 。ㄎ澹┓、法規規定不適用信用承諾制度的其他情形。

  第六十條 實行信用承諾制度的政務服務事項實行清單管理制度,包括證明事項、涉企許可事項、信用修復等。

  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應當編制本機構實行信用承諾制度的政務服務事項目錄、工作規程、辦事指南和信用承諾書格式文本,并向社會公布。

  第六十一條 辦理實行信用承諾制度的政務服務事項時,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應當向行政相對人書面告知承諾事項名稱、內容、辦理條件、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核查的權力、不實承諾或者未履行承諾的法律責任和后果等必要內容。

  第六十二條 辦理實行信用承諾制度的政務服務事項時,行政相對人可以自主選擇是否采用信用承諾制方式;行政相對人不愿承諾或者無法承諾的,應當按照一般程序辦理。

  政務服務事項辦結前,行政相對人有合理理由的,可以撤回承諾,撤回后應當按照一般程序辦理。

  第六十三條 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應當加強對行政相對人的事后核查,根據政務服務事項的特點、行政相對人的信用等分類確定核查辦法,明確核查時間、標準、方式以及是否免予核查。

  對免予核查的行政相對人,公共管理機構應當綜合運用智慧監管等方式實施日常監管,不得對以信用承諾方式辦理政務服務事項的行政相對人采取歧視性監管措施。

  第六十四條 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應當將行政相對人辦理政務服務事項時作出的信用承諾和該承諾的履行情況記入其信用記錄,作為事中、事后監管的重要依據。

  在核查或者日常監管中發現行政相對人承諾不實或者未履行承諾的,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應當責令其限期整改,并中止辦理相關政務服務事項;拒不整改的,終止辦理相關政務服務事項,依法撤銷相關行政決定;情節嚴重的,依法予以行政處罰,實施失信懲戒措施。



  第三節 失信懲戒



  第六十五條 公共管理機構對信用主體實施失信懲戒措施的,限于實施下列失信行為的信用主體:

 。ㄒ唬┪窗凑找幎男猩痉ú门形臅蛘咧俨梦臅;

 。ǘ┪窗凑找幎男猩姓幜P、行政裁決等行政行為決定文書;

 。ㄈ┪窗凑找幎男蟹伞⒎ㄒ幓蛘邍矣嘘P規定所規定的其他文書所確定的義務。

  第六十六條 公共管理機構對信用主體實施失信懲戒措施的,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ㄒ唬┚哂蟹、法規或者國家有關規定的依據;

 。ǘ┫嚓P失信懲戒措施與信用主體的失信行為具有關聯性;

 。ㄈ┫嚓P失信懲戒措施與信用主體的失信行為的性質、情節和社會危害程度相適應。

  第六十七條 信用主體及時糾正其失信行為,且其失信行為情節輕微并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實施失信懲戒措施。信用主體及時糾正其失信行為,且其失信行為是其初次實施并危害后果輕微的,可以不予實施失信懲戒措施。

  第六十八條 對法人、非法人組織實施失信懲戒措施的,應當依照法律、法規有關規定對其主要負責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實施失信懲戒措施。

  第六十九條 公共管理機構對信用主體實施失信懲戒措施的,應當書面告知其實施失信懲戒措施的依據、事由和救濟途徑。

  第七十條 失信懲戒措施實行清單管理制度。失信懲戒措施清單包括全國失信懲戒措施基礎清單、廣東省失信懲戒措施補充清單和深圳市失信懲戒措施補充清單。

  第七十一條 深圳市失信懲戒措施補充清單由市市場監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根據法律、法規或者國家有關規定,在廣泛征求有關部門和相關市場主體、行業協會、專家學者以及社會公眾意見后編制、更新,經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公布實施。

  深圳市失信懲戒措施補充清單編制、更新的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參照全國失信懲戒措施基礎清單的編制、更新程序另行制定。

  第七十二條 列入深圳市失信懲戒措施補充清單的失信懲戒措施,應當具有本市地方性法規的依據。

  失信懲戒措施已經列入全國失信懲戒措施基礎清單或者廣東省失信懲戒措施補充清單的,不再列入深圳市失信懲戒措施補充清單。

  第七十三條 深圳市失信懲戒措施補充清單應當包括懲戒對象、懲戒措施、懲戒依據、實施懲戒措施的單位等內容。

  第七十四條 實行嚴重失信主體名單制度。信用主體實施嚴重失信行為的,公共管理機構可以依法將其列入嚴重失信主體名單,并根據嚴重失信主體名單制度規定對其實施失信懲戒措施。

  第七十五條 在本市實施的嚴重失信主體名單包括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的嚴重失信主體名單、在廣東省范圍內實施的嚴重失信主體名單以及僅在本市范圍內實施的嚴重失信主體名單(以下簡稱深圳市嚴重失信主體名單)。

  第七十六條 設立深圳市嚴重失信主體名單應當限于下列范圍:

 。ㄒ唬﹪乐匚:ψ匀蝗松眢w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嚴重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和社會秩序;

 。ㄈ┚懿宦男蟹ǘx務嚴重影響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公信力;

  (四)拒不履行國防義務;

 。ㄎ澹┓、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七十七條 公共管理機構設立深圳市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的,應當具有本市地方性法規的依據,并由本市地方性法規規定其認定標準,包括列入和移出名單的條件和程序、可以實施的失信懲戒措施以及救濟措施等內容。

  第七十八條 公共管理機構將信用主體列入深圳市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的,應當告知其列入名單的依據、事由,失信懲戒措施提示,移出名單的條件和程序以及救濟措施等依法享有的權利。



  第四節 信用修復



  第七十九條 信用主體可以在與其失信行為相關的公共信用信息的最短公示期限屆滿后,向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單位或者通過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提出修復其公共信用的申請。但是,按照法律、法規或者國家有關規定不得修復的除外。

  第八十條 信用主體提出公共信用修復申請的,應當在規定期限內主動實施修復措施,糾正失信行為,消除不良影響。實施的修復措施包括:

  (一)作出信用承諾;

 。ǘ┩瓿尚庞谜模

 。ㄈ┩ㄟ^信用核查;

  (四)接受專題培訓;

 。ㄎ澹┨峤恍庞脠蟾妫

 。┓伞⒎ㄒ幰幎ǖ钠渌迯痛胧。

  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符合公共信用修復條件的,其主要負責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可以單獨提出信用修復申請。

  第八十一條 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單位或者市公共信用機構應當對公共信用修復申請進行形式審查,材料齊全且符合條件的,應當當場受理;材料不齊全的,應當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材料,補正后符合條件的,應當受理。

  市公共信用機構受理公共信用修復申請后應當立即轉送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單位處理,并將轉送情況及時告知申請人。

  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單位或者市公共信用機構受理公共信用修復申請的,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第八十二條 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單位應當自受理或者接到公共信用修復申請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作出處理,并將處理結果告知申請人。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處理時限的,經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單位主要負責人批準后,可以延長三個工作日。

  公共信用修復申請符合修復條件的,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單位視情形作出下列準予修復的決定:

 。ㄒ唬┎辉俟_或者共享已經修復的失信行為相關的信用信息;

  (二)標注、屏蔽或者刪除已經修復的失信行為相關的信用信息;

 。ㄈ⿲⑾嚓P信用主體移出相關嚴重失信主體名單;

 。ㄋ模┩V箤嵤┫鄳艖徒浯胧。

  第八十三條 信用主體因不正當目的申請破產、轉移財產、虛構債務、拒絕配合程序等行為嚴重妨害破產程序,受到人民法院處罰或者被撤銷免責的,相關信用信息三年后方可進行信用修復。

  第八十四條 信用主體被人民法院裁定批準重整計劃或者信用主體的重整計劃執行完畢的,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市公共信用機構和信用服務機構等組織根據人民法院作出的相應裁定,在該信用主體的信用記錄中添加相關信息,及時反映信用主體的重整情況。

  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市公共信用機構和信用服務機構等組織應當參照一般信用主體對重整后的信用主體實施信用管理。

  第八十五條 公共信用修復的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八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處理自然人的信用信息的,依照個人信息保護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給予處罰。

  第八十七條 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市公共信用機構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機關責令改正,并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

 。ㄒ唬┪窗凑找幎男行庞眯畔踩氊煹模

 。ǘ┪窗凑找幎▌h除或者變更信用信息的;

 。ㄈ┪窗凑找幎ㄞk理公共信用信息查詢、異議,信用修復等事項的;

 。ㄋ模┢渌窗凑找幎男泄残庞眯畔⒐芾砺氊煟趾π庞弥黧w權益的情形。

  第八十八條 信用服務機構違反征信業、評級業管理規定的,由國務院征信業監督管理部門或者其派出機構依法處理。

  除征信業以外的其他信用服務機構違反本條例規定,未建立信用信息查詢、異議或者信用評價等制度,或者雖已建立上述制度但未按照該制度執行的,由市市場監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

  第八十九條 處理信用信息損害信用主體合法權益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違反法律、法規規定處理信用信息,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 則



  第九十條 本條例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深圳經濟特區社會信用條例》解讀



  《深圳經濟特區社會信用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深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于2022年12月29日通過,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F將有關情況解讀如下。

  一、立法的必要性

  制定《條例》是貫徹落實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相關決策部署的需要。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2020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提出要“構建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社會信用體系”“推動社會信用法律建設”。國務院辦公廳先后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35號)《關于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 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0〕49號)等文件,就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作出全面部署。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以下簡稱《先行示范區意見》)更是明確深圳要“推行信用監管改革,促進各類市場主體守法誠信經營”“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率先構建統一的社會信用平臺”。開展社會信用立法,是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相關決策部署以及《先行示范區意見》有關要求的重要舉措。

  制定《條例》是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促進深圳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信用是最基礎的營商環境。2022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 促進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意見》,指出“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是供需有效銜接的重要保障,是資源優化配置的堅實基礎,是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國民經濟循環高效暢通、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開展社會信用立法,有助于完善深圳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體制機制,最大程度創造誠實守信的社會環境,營造更為優良的營商環境,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制定《條例》是提高深圳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法治化、規范化水平的需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法治經濟。市場經濟首先是信用經濟,信用經濟必須是法治經濟。目前,國家尚未制定全國統一的社會信用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迫切需要納入法治化軌道。雖然深圳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范起步較早,已出臺《深圳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辦法》等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現行政府規章已難以滿足深圳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實際需要,無法有效解決在信用信息管理、信用主體權益保護、信用監管等方面存在的法律障礙。開展社會信用立法,有利于適應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需要,提高深圳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法治化、規范化水平。

  二、主要內容和制度創新

  《條例》遵循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方向,共設七章九十條,包括總則、信用體系建設、信用信息管理、信用主體權益保護、信用監管、法律責任和附則!稐l例》主要內容如下。

  (一)突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條例》根據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明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應當堅持政府推動、社會共建、依法依規、保護權益和強化應用的原則,強調統籌推進政務誠信、司法公信、商務誠信和社會誠信等重點領域誠信建設,加強誠信教育宣傳、信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鼓勵各類主體使用信用產品和服務,支持信用服務機構發展,強化重點領域從業人員信用管理,確保信用信息安全,推動信用信息共享和合作,建立完善區域信用合作交流機制。

  (二)規范信用信息管理

  信用信息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基石,規范信用信息管理是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基本要求!稐l例》對規范信用信息管理作出一系列規定。

  1.明確處理信用信息的原則和規則

  信用信息作為信息的特定種類,其處理首先必須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征信業管理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并與《深圳經濟特區數據條例》的規定相銜接。因此,《條例》強調,處理信用信息應當遵循合法、審慎、必要,保護相關權益,確保信息安全的原則;處理自然人信用信息應當遵守個人信息保護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理除依法公開以外的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信用信息,應當征得其同意,并遵守商業秘密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2.構建以公共信用信息目錄制管理為基礎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制度

  為規范我市公共信用信息的管理,保護信用主體合法權益,《條例》基于《深圳經濟特區數據條例》有關公共數據的規定,并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 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0〕49號)和2021年、2022年版《全國公共信用信息基礎目錄》,構建以公共信用信息目錄制管理為基礎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制度:一是規范市公共信用信息補充目錄編制、更新的主體和程序,授權市市場監管部門會同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等部門,根據法律、法規或者國家有關規定,在廣泛征求意見后編制、更新,經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公布實施市公共信用信息補充目錄。二是要求列入市公共信用信息補充目錄的信息應當具有本市地方性法規的依據。三是明確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在管理公共事務或者提供公共服務過程中產生、獲取或者處理的信用信息,在公共信用信息目錄所列范圍之內的,方可作為公共信用信息。此外,《條例》還對公共信用信息的共享、公開等作出了規定。

 。ㄈ⿵娀庞弥黧w權益保護

  信用主體權益保護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關鍵一環!稐l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深圳經濟特區數據條例》中有關信息主體權益保護的規定,專設一章對信用主體權益保護進行詳細規定,明確信用主體享有知情權、異議權等權益,要求相關組織應當建立信用信息查詢、異議、信用評價等制度,并為信用主體實現上述權益提供必要便利條件;同時,信用主體也可以就侵犯其合法權益的行為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訴訟。

  1.豐富實現知情權的具體路徑

  一是確立“不良信用評價的通知規則”,《條例》參照《征信業管理條例》第十五條“信息提供者向征信機構提供個人不良信息,應當事先告知信息主體本人。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不良信息除外”,要求“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市公共信用機構和信用服務機構等組織公開對信用主體作出的不良信用評價的,應當事先告知該信用主體,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倍亲鹬匦庞弥黧w意思表示,允許其提出不將其表彰獎勵、志愿服務、慈善捐贈、見義勇為等信息記入其信用記錄。三是明確信用主體查詢自身的信用狀況是實現知情權的有效途徑,規定信用主體可以依法查詢或者授權他人查詢其信用信息和信用評價等。

  2.規范公共信用信息異議的申請和處理

  為提高公共信用信息的準確性,保障信用主體的權益,《條例》對公共信用信息異議進行系統規范:一是提出公共信用信息異議的主體可以為所有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二是豐富公共信用信息異議的內容,包括對公共信用信息存在錯誤或者遺漏、超過公開期限仍在公開、不符合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的認定條件而被列入或者未被移出等情形提出異議。三是要求公共信用信息異議處理單位根據異議的內容做出相應的處理。

 。ㄋ模﹥灮庞帽O管制度

  信用監管是實現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手段。為進一步發揮信用在政府創新監管機制、提高監管能力和水平方面的基礎性作用,《條例》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35號)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 促進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意見》,建立健全信用承諾、信用評價、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失信懲戒、信用修復等信用監管制度。

  1.實行政務服務事項信用承諾制度

  為加快推進政務服務便利化,更好滿足企業和群眾辦事需求,《條例》對政務服務事項實行信用承諾制度作出詳細規定:一是要求按照最大限度利民便民、風險可控的原則,優先選取與行政相對人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使用頻次較高或者有關材料獲取難度較大的政務服務事項實行信用承諾制度。二是明確不適用信用承諾制度的政務服務事項的情形,包括直接涉及國家安全、國家秘密、公共安全、金融業審慎監管、生態環境保護的情形,直接關系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情形,實行信用承諾制度辦理風險較大、糾錯成本較高、損害難以挽回的情形,行政相對人有嚴重不良信用記錄或者曾作出虛假承諾且尚未完成信用修復的情形,以及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三是明確實行信用承諾制度的政務服務事項實施清單制管理,要求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應當編制本機構實行信用承諾制度的政務服務事項目錄、工作規程、辦事指南和信用承諾書格式文本,并向社會公布。四是規范信用承諾的告知和承諾程序,要求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應當書面告知行政相對人承諾事項的名稱、內容、辦理條件、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核查的權力、不實承諾的法律責任和后果等必要內容,允許行政相對人自主選擇是否采用信用承諾制方式,在政務服務事項辦結前撤回承諾。五是要求加強對行政相對人的事后核查和日常監管,將行政相對人的信用承諾情況記入其信用記錄;對作出不實承諾或者未履行承諾的行政相對人,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應當作出處理。

  2.規范實施失信懲戒

  為避免公共管理機構濫用失信懲戒措施,《條例》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 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0〕49號)和2021年、2022年版《全國失信懲戒措施基礎清單》,對實施失信懲戒措施明確了條件和程序:一是限定失信懲戒的對象為未按規定履行生效司法裁判文書、仲裁文書、行政行為決定文書,以及法律、法規或者國家有關規定所規定的其他文書所確定義務的信用主體。二是確立實施失信懲戒措施的依法、關聯、適度原則,視信用主體的失信行為的情節和社會危害程度等情形,確定是否實施失信懲戒措施。三是規范失信懲戒的實施程序,要求實施失信懲戒應當書面告知信用主體實施失信懲戒措施的依據、事由和救濟途徑。四是明確失信懲戒措施實行清單制管理,嚴格限制失信懲戒措施補充清單的編制、更新的依據、主體和程序。五是規范嚴重失信主體名單制度,限定設立市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的范圍、依據,規范列入和移出名單的條件和程序、可以實施的失信懲戒措施以及救濟措施等內容。

  3.構建信用修復機制

  為構建與失信懲戒制度相銜接、公平合理的信用修復機制,給予失信主體重塑信用的機會,《條例》允許信用主體修復自身公共信用,對公共信用修復的申請、受理和處理作出具體規定:一是允許在規定期限內主動實施修復措施,糾正失信行為、消除不良影響的信用主體提出信用修復申請。二是列舉公共信用修復的具體措施,包括作出信用承諾、完成信用整改、通過信用核查、接受專題培訓、提交信用報告,以及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修復措施。三是明確公共信用修復不得收取任何費用。四是規范信用修復的處理效果,包括不再公開、共享、標注、屏蔽或者刪除已經修復的失信行為相關信息,移出相關嚴重失信主體名單或者停止實施相應失信懲戒措施。五是推動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的信用主體的信用修復,規定相關組織根據人民法院出具的重整裁定文書,可以在其信用記錄中添加相關信用信息,及時反映信用主體的重整情況;相關組織應當參照一般信用主體對重整后的信用主體實施信用管理。



====================================
免責聲明:
本站(law-lib.com)法規文件均轉載自:
政府網、政報、媒體等公開出版物
對本文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
請核對正式出版物、原件和來源
客服:0571-88086486更多聯系
====================================

《法律圖書館》公眾微信
《法律圖書館》公眾微信號

關注《法律圖書館》網站公眾微信號,即可每日獲取最新的法規法規,法治動態等法律專業信息。
關注方法:掃描二維碼,或搜索微信號:law-lib
安卓版軟件版
    凡購《新法規速遞》安卓手機版服務三年,贈預裝法規軟件的最新款七寸平板電腦一臺。購一年服務者,另有U盤贈送。
軟件可以在線全文檢索法規50萬件,離線查看本地法規3萬件,還可以實時下載新的法規到本地。
軟件有免費版可新法規速遞下載試用。
新法規速遞
 軟件收錄1949-2017法律法規、司法解釋、規范性文件及地方性法規約13萬件。“云檢索”功能,可以在線全文檢索、瀏覽50萬件法規,可下載收藏瀏覽過的法規。2015年推出免安裝綠色版
軟件可以免費新法規速遞下載試用,但未注冊用戶不提供更新和在線檢索服務。
新法規速遞
   收錄1949年至今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司法解釋、規范性文件、事務性文件;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地方政府規范性文件;國際條約、英文法律、英文行政法規、英文地方性法規;各地裁判文書、仲裁裁決、合同范本、法律文書、立法草案、法規釋義、參考文件等信息;數據庫記錄近60萬件,每天增加法規數百件。
提供數十種組合檢索方式,并有自定義首頁,收藏法規,保存瀏覽檢索記錄等多種個性化功能。
使用4G的U盤,方便您將法規數據庫隨身攜帶,在不同的電腦上方便使用。同時也可以當作普通U盤使用,復制拷貝文件。軟件功能和電腦版完全相同。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在线热视频 | 在线播放波多野结衣 |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一区 | 一级毛片观看 | 美女三级毛片 | 国产三级网 | 欧美 自拍 | 国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伊人 | 韩国一级a毛片 | 男人的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在线视频 | 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日韩美女啪啪 | 新婚第一次一级毛片 | 亚洲 欧美 中文字幕 | 毛片免费在线视频 | 香蕉成人国产精品免费看网站 | 一级日韩 | 爱福利极品盛宴 | 色综合九九 | 亚洲久久成人 | 午夜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精品国产亚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抢 | 日韩成人毛片高清视频免费看 |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不卡 | 在线视频中文 | 欧美一级xxxx俄罗斯一级 | 91理论片午午伦夜理片久久 | 亚洲三级网址 | 欧美一级亚洲一级 | 国产视频久|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欧美老妇69交 | xx欧美老妇 |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 加勒比色久综合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