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論著 |
|
論文: 1、《實施訴訟財產保全的時間》,載《人民法院報1998年1月15日 2、《論被告人口供的價值定位及其保障》,載《法律科學》1998年增刊 3、《民訴法應規定舉證時效》,載《安徽律師》1998年第2期 4、《應重視證據的法定形式》,載《人民檢察》1998年第5期 5、《應規定舉證時限》,載《中國律師報》1998年6月27日 6、《對我國財產保全制度中幾個問題的理解及立法建議》,載《經濟與法》 1998年第9期 7、《論我國舉證時限制度》,載《中國法治探索》(賈宇主編),陜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淺議財產保全制度中幾個問題》,載《陜西審判》1998年增刊 9、《物權行為獨立性探析-一房二賣引起的法律思考》,載《河北法學》1999年第4期 10、《第三人參加仲裁程序研究》,載《法律科學》1999年增刊 11、《律師辯護制度完善舉要》,載《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9年第1期,又載《司法公正和司法改革(訴訟法理論與實踐1998年卷)》(陳光中主編),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12、《該房屋買賣合同應否適用定金罰則》,載《經濟與法》1999年第5期 13、《澳門民事案件管轄權的分配》,載《法制周報》1999年8月25日 14、《預決事實的證據效力》,載《律師世界》2000年第7期 15、《藝術照及其底片的所有權與著作權歸屬》,載《法治與社會》2000年第9期 16、《試論民事證明責任的法律性質》,載《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4期,又載《訴訟法理論與實踐民事行政訴訟卷》(陳光中主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 17、《法權觀念及中西法權觀念比較之得失兼論儒教思想在法治現代化中的作用》,載《延安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 18、《對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辨證分析》,載《中國現代法學論叢與審判案例要覽》(單長宗主編),中國言實出版社2001年版,并獲中國法官協會研究部“優秀論文證書”。 19、《當事人如何向法庭提供證人》,載《法制世界》2002年第1期 20、《論被告人舉證負擔》,載《安徽律師》2001年第6期 21、《善意取得法律要件之重構》,載《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期 22、《論代位執行程序的法律適用》,載《東方研究》(第一輯),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38-43頁 21、《淺論物品與證據種類的劃分》,載《安徽工業大學學報(哲社版)》2002年第2期 22、《〈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對當事人訴訟權利的平等保護》,載《律師世界》2002年第6期 23、《刑民合一抑或刑民分審-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評析》,載《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2年第6期 24、《論我國民事訴訟中的處分原則》,載《當代中國檢察文論》(第5卷),西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26、《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的反思》,載《安徽律師》2002年第4期,又載《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期 27、《民事訴訟舉證時限制度在我國的確立和發展》,載《中國當代教育文論》,遼寧民族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28、《參與分配制度若干問題研究》,載《人民法院報》2003年4月13日 29、《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反思與重構》,載《政治與法律》2003年第3期 30、《應重新構筑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載《檢察日報2003年7月24日 31、《否定性確認之訴中的當事人適格與舉證責任分配》,載《經濟與法》2003年第11期 32、《論我國民事訴訟中當事人權利不平等傾向》,載《中華社科論壇》2003年第3期 33、《我國民事訴訟審前程序檢討與完善》,載《四川大學法律評論》2003年卷 34、《淺析建設工程承包人優先受償權》,載《安徽律師》2003年第5期 35、《刑事訴訟簡易程序與被告人權利保障》,載《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5期 36、《自認屬性及其相關問題研究》,載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編:《第四屆中國律師論壇百篇優秀論文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獲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第四屆中國律師論壇優秀論文獎”。 37、《兩岸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若干問題之比較——兼論我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的完善》,載《現代臺灣研究》。 38、《中國古代刑事訴訟“五聽”制度述評》,載《中國刑事法雜志》2005年第2期。 39、《“治愈” 抑或“緩解”:死刑復核程序改革論析》,載《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3期。 論著: 1、合編:《專升本入學考試專用教材·民法》,北京:知識出版社2002年8月版。 2、合編:《司法考試5+1立體備戰攻略:刑法、刑事訴訟法》,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