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仕杰 ]——(2002-6-27) / 已閱16143次
淺議基層院檢察信息化建設
劉仕杰
自2000年1月最高人民檢察院作出了《關于在大中城市加快科技強檢步伐的決定》以來,全國已有134個分市檢察院建成局域網,234個區縣檢察院已經建網,聯入各級檢察機關局域網的計算機超過1.3萬臺,全國檢察機關信息化建設總投資3億元以上,標志著全國檢察機關的信息化建設全面啟動。韓杼濱檢察長在講話中指出即將到來的新世紀是一個信息時代,我們一定要適應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需要,真正把科技強檢工作特別是檢察機關信息化建設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力爭在較短時間內把檢察機關的信息化建設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在此,筆者就基層檢察院信息化建設淺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觀念滯后、缺乏人才、缺乏資金是基層院檢察信息化建設面臨主要問題
(一) 觀念滯后,是基層院檢察信息化建設的思想阻力
檢察機關中部分領導和干警在思想觀念中存在著只須懂法就足以勝任檢察工作的偏見,對信息化的了解也僅限于信息化就是用微機打字、信息化就是上因特網,對信息化范圍、信息化開展的意義認識不足,還未真正意識到信息化建設對檢察工作有著巨大推動作用。因此各別檢察機關出現了阻礙科學技術與辦案結合的不利因素,缺乏依靠科技進步的內在動力,對于如何把信息技術運用到檢察工作中來、如何用信息化促進檢察工作的跨越式發展,研究較少,重視不夠。這種狀況已成為檢察機關加快信息化進程,推動辦公、辦案現代化發展的瓶頸,與當前形勢發展和檢察工作的任務需求極不相應,這些都制約了檢察工作的與時俱進,全面開展。
(二)、缺乏人才,使基層院檢察信息化建設力不從心
檢察機關信息化建設工作存在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嚴重缺乏信息技術人才。從目前來看,檢察機關的工作人員在過去所接受的教育中幾乎不存在信息技術知識,而專門的技術人員又大多為法醫、會計、痕檢、攝像等傳統技術型工作人員,因此對于信息技術這門科技含量很高的綜合技術,顯得束手無策,很難提出一個長遠的發展規劃、很難得心應手地組織建設信息化建設。對于有一些信息化建設的基層檢察院,又由于人才缺乏,先進的信息化設備不能使用或不能充分地發揮作用,使信息化建設的成果成為擺設。因此在沒有一支高水平的信息化技術人才隊伍的前提下,檢察信息化建設對某些院而言簡直是一種神話或資金上的嚴重浪費。
(三)、缺乏資金,基層院檢察信息化建設難以保障
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高技術、高投入、高效能的現代化基礎建設,必須要有足夠的建設經費作保證。它所涉及的硬件設備、軟件系統都需要大量的資金來購置。以一個基層院為例,建設一個由一臺服務器,20臺終端微機組成的小型局型網,購置網絡辦公辦案系統、多媒體示證系統、舉報自動受理系統、審訊監控系統審統,這幾項建設資金投入就得在50萬元以上。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信息化建設經費應由財政分級負擔的原則,因此建設經費應由各級地方政府專項劃拔。然而地方財政或專門人民檢察院所依賴的經費劃撥部門卻往往因為各種原因,不能保障和支持檢察機關的信息化建設。因此檢察機關在信息化建設上只能是等米下鍋,信息化建設得不到有效保障。
二、基層院檢察信息化建設應著重做好以下六個方面
(一)加強領導、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
信息科學技術是當今現代化最顯著的標志和最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對社會的發展產生廣泛深刻的影響。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努力提高檢察機關辦公、辦案效率和應對突發案件的快速反應能力,已成為檢察工作發展和融入社會的客觀趨勢,是實現科技強檢的重要途徑,也是更好的履行檢察機關職能,維護國家法律尊嚴的有力保證。因此基層檢察機關應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通過各種方法提高檢察機關工作人員對信息化工作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的認識,解決思想上存在的誤區。切實按照高檢院的要求成立信息化領導小組,全面指導、組織全院的信息化建設。制定并落實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及時解決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健全本單位信息化管理機構,開展信息化建設與應用工作。
(二)下大力氣、多渠道籌集信息化建設資金
經費投入是信息化建設的根本保證。基層檢察機關的一把手應積極主動地向地方黨委和政府匯報檢察機關信息化建設情況,勤請示、常匯報,積極反映建設經費緊缺的困難,力爭把此項建設經費納入地方財政預算。各院的信息化領導小組要把這項工作作為信息化工作的重點和難點,采取有力措施,千方百計,廣開渠道,保證建設經費足額、按時到位。
(三)以經濟、實用、高效為原則組織信息化建設
為保證檢察信息化建設能規范、有序、高效地進行,基層檢察院必須嚴格貫徹執行最高人民檢察院制定的“統一規劃、統一技術標準、統一規范、統一應用軟件、統一管理”的建設原則。在建設中要立足本院實際,以經濟、實用、高效為原則,高起點建設、高水平設計、高技術配置。避免盲目建設和低水平重復建設。筆者認為信息化建設中最基本項目應該有以下幾個:
1、組建基層院小型實用的局域網。根據本院實際和信息化經費籌集的情況,確定本院局域網規模。對于服務器、交換機在投入上最大限度的做到高配置。從而保證局域網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局域網建成后,就結束了單機辦公的歷史,搭建了網絡化辦公的平臺,為局域網內資源的共享、信息的快速傳遞創造了基礎條件。
2、購置實用的檢察業務辦公系統軟件,實現辦公辦案自動化。基層院可根據本院情況可以自行開發或購買相應的檢察業務及辦公系統軟件。但此軟件系統必須要符合高檢院“五個一”標準,以利于三級網連通后,數據信息的采集和傳遞,并且還可以確保此項經費投資不浪費。檢察業務及辦公系統軟件基本的功能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業務系統,以各項檢察業務為中心,體現批捕、起訴、法紀、監所、反貪、控申等辦案業務流程,所有個案信息由辦案人員輸入后,按照職責權限自動流轉給相應的負責人,由負責人做出相應的處理或決定。二是辦公系統,將各類辦公公文處理、各種規章制度、信息、情況均放在局域網上,通過瀏覽器進行網上公文寫作、批示、閱讀。從而實現辦案、辦公信息的流程化、信息化、無紙化、現代化。
3、購置專項功能的應用軟件,提高檢察機關的信息化建設程度
購置法律法規檢索系統,實現法律法規的便捷查詢;購置多媒體示證系統,強化公訴人出庭示證效果;購置舉報自動受理系統,實現舉報受理自動接聽、自動應答、提供咨詢、自動錄音和24小時無人值守;購置建設審訊數字錄像監控系統,實現審訊過程的實時錄像、錄像信息局域網內實時傳送、監控微機實時顯示,錄像資料的數字化形式硬盤存儲。
4、在互聯網上建設檢察機關的因特網網站,擴大檢務宣傳。
通過因特網進行檢務宣傳、在線法律咨詢,設立電子信箱,接受群眾舉報等等,這些都是利用先進信息通訊手段開拓檢察業務的新途徑的做法,它必將擴大檢察機關在社會上的影響。
檢察機關信息化建設是具有挑戰性、創新性和探索性的工作。面對缺乏信息化建設的工作經驗和信息技術人才匱乏的現實,為更好地進行本院的信息化建設,更準確地定位信息化建設中的各個建設項目,花好每一分來之不易的信息化建設資金。基層院在在建設中可以走出去,對建設較早、較好、有代表性的基層院進行考察調研,通過考察學習達到少走彎路、少花錢、高效建設的目的。從而積極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建設路子。
(三)引進和培訓人才,確保信息化建設真正落到實處
根據全國檢察機關信息化建設的要求,三級網連通以后,各級人民檢察院要根據實際情況,一方面要積極爭取政策,引進人才,把技術精、有責任心和熱愛檢察事業的信息技術人才充實到檢察機關中來,并努力營造一個適合技術人員發展的空間,保證信息技術人才進得來、留得住、用得好、有發展。其次立足本院,在未有專門人才的情況下,加大全員培訓力度,從實際工作出發,從實際應用出發,努力提高全員干警的信息化素質。可以采取 “請進來、送出去”的方法。“請”是請計算機方面的人才來院給全院干警授課,利用建成的網絡現場傳授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送”是送干警接受培訓。也可以選拔有微機基礎知識的干警做教員,通過他們的 “傳、幫、帶”,使全體干警熟練掌握了局域網操作的基本技能、應用軟件使用。積極組織干警參加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提高計算機使用水平。
信息化建設的項目建成以后,不能放著、擺著不用,而要充分地、強制性地利用起來。不能因為干警囿于傳統工作方法,學習掌握上存在在惰性,學習掌握需要一段時間,而不做制度上的要求。應從全院整體發展的角度、檢察事業發展的高度,制定規章制度,要求各類案件信息必須輸入微機、各類公文必須在微機上書寫、流轉,從而使干警的傳統的辦公狀態進入到網絡化辦公、信息化辦公的角色中,只有這樣才能把信息化建設的成果應用到檢察工作中,推動檢察工作的向前開展,才真正地將信息化建設落到實處。
高檢院張穹副檢察長在講話中曾要求各級檢察機關深刻認識加快檢察機關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從組織上切實加強領導,從經費上提供保障,按照確定目標,進一步加快科技強檢步伐,力爭通過一、二年的努力,使檢察機關辦案現代化和辦公自動化達到新的水平。這就為基層檢察機關進行信息化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基層檢察院只要樹立起科學技術是檢察機關的第一戰斗力,也是檢察機關現代化的強大動力的觀念,增強起事業的使命感、責任感,振奮精神,堅定信心,開拓進取,扎實工作,就一定能把基層院的檢察信息化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作者單位:錦州鐵路運輸檢察院
通訊地址:遼寧省錦州市凌河區延安路五段五號
作者姓名:劉仕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