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建龍 ]——(2002-7-12) / 已閱30379次
[5] [13] 皮藝軍、馬皚.賣淫活動的共生模式[A]. 陳興良. 刑事法評論2000,(7)[C]. 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636, 648.
[6] 打拐情長路更長[J]. 人民公安, 2000, (9).
[7] [8] 周鋼:下崗職工違法犯罪的特征及預防對策[J]. 廣西公安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0, (1).
[9] 任平安、趙艷屏. 婦女心理學[M]. 沈陽: 遼寧大學出版社,1986.171.
[10] 蔡本紅. 可否給予色情業合法地位?[J/OL]. 三九健康網http// www.999.com.
[12] [美]湯姆?L?彼徹姆著,雷克勤等譯.哲學的倫理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430.
[14] 陳京秋. 青年女性賣淫行為的心理和防范[J]. 青少年犯罪問題. 1997, (1).
[15] 愛滋病盯緊性亂人群[J]. 性教育與生殖健康, 1999,(1).
* 作者簡介:姚建龍(1977—),男,江西省永豐縣人,華東政法學院青少年犯罪專業法學研究生。已在《法學》、《中國青年研究》、《中國司法》、《犯罪研究》等雜志上發表論文十余篇,合著《女性性犯罪與性受害研究》(即將出版)。主要研究方向:犯罪學。聯系方式:華東政法學院青少年犯罪研究所;郵編:200042;電話:013917330369;電子信箱:yaojian7244_cn@sina.com yaojianlong@sohu.com
① 近些年來,賣淫女遭受犯罪侵害高發現象已經引起了部分學者的關注,但總的說來對這一問題的關注還很不夠,有關研究也很少。參見: 盧正來. 陪侍女遭襲案高發現象的犯罪學思考[J]. 青少年犯罪問題, 2001,(4).
總共2頁 [1] 2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