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鳳林 ]——(2009-11-21) / 已閱8232次
消防要先“防”后“消”
徐鳳林
常言道:天災人禍,水火無情。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口流動加快,社會化問題日益突出,火災、水災、風災及“甲流”病菌爆發流行等突發性事件增多,政府管理處置的難度加大。其中火災是易發易防的一種常見自然災害,國家通過立法,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對消防工作進行了科學、規范管理,使全民的消防意識不斷提高,管理體制日臻完善,執法力度逐步加大,消防設施逐步齊全,防御能力逐年增強。
但是,經筆者參與人大執法檢查活動了解到,在貫徹落實《消防法》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管理制度亟待完善,監督機制不夠完備。消防管理權限下放到基層派出所后,受警力、辦公條件等因素制約,“三級管理”制度落而不實。基層干警對消防認識不足,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對現有的消防設施、設備缺乏監督管理。二是教育培訓不夠深入,消防意識相對淡薄。個別單位缺乏必要的設施投入,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一些群眾對消防安全認識不高,重視不夠,防火自救能力有待提高。三是農村防御能力薄弱,火災隱患相對嚴重。輸電線路老化、柴草垛亂堆亂放安全隱患較大。一旦發生火災,斷電后無法抽水自救,加上路途較遠,專業消防隊趕赴現場撲救不及時,火災損失相對嚴重。四是消防經費投入不足,硬件設施有待完善。隨著消防車輛、消防器材、消防人員增加,消防經費缺口較大,滅火設施投入有待加強。
鑒于此,今后一個時期的消防安全形勢依然嚴峻,必須高度重視,采取措施,加強教育,增加投入,完善管理,進一步做好涉及民生民利的消防安全工作。一要加強宣傳,突出重點,進一步樹立全民消防觀念。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板報等宣傳媒介,有針對性地開展消防宣傳教育活動,樹立安全重于泰山的責任意識、預防勝于救災的憂患意識、防火刻不容緩的緊迫意識,在全社會營造全民消防的濃厚氛圍。要擴大宣傳領域,突出偏遠山區這一防火重點,利用正反實例宣傳教育,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要深入基層、企業,幫助解決消防工作中的困難,通過舉辦消防主題培訓班,增強企業法人對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視。深入開展宣傳日、宣傳月、消防宣傳“五進”活動,組織學校、醫院、高危部門開展消防演練,增強防災自救能力。在重點地區、重點部位設立防火監督員,在全社會樹立全民消防觀念。二要加強領導,健全制度,進一步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整治。要加強對消防安全工作的組織領導,領導包保、定期檢查、通報信息、追究責任。要制定應急預案及防火報警機制,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要抓好“三級管理”制度的貫徹落實,明確職責,將消防工作納入工作目標考評機制,提高消防大隊和派出所的管理水平。要加大消防經費投入,落實單位消防保險金制度,鼓勵保險公司介入消防領域。更新和完善消防硬件設施,增強實用性和實效性。要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整治活動,重點單位、部門組織救生演練確保萬無一失。要把公共聚集場所、易燃易爆單位作為重點嚴查嚴管,對農村糧食、柴草垛開展專項整頓,及時下發消防安全整改建議書,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嚴肅處理。三要勇于實踐,創新機制,進一步探索全民消防新途徑。要積極探索以消防大隊為主,以民營企業、事業單位、保安志愿者消防隊為輔的全民消防新途徑。突出防范重點,制定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個人大膽涉足消防領域,探索消防隊伍專兼職社會化路子。加大農村消防整頓力度,改造老化輸電線路,建立遠離民房的柴草集中堆放地,加強明火管理。要利用村委會“一事一議”制度解決實際困難,確保群眾生活、生產安全,建設平安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四要立警為公,加強隊建,進一步提高消防官兵素質。要加強消防官兵的思想政治教育,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開展消防技能崗位大練兵,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素質過硬的消防隊伍,提高新形勢下防御火災、撲滅大火,保民平安的能力。要關心消防官兵的生活,解決官兵的生活困難,使其安心服役,確保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