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娜 ]——(2010-2-20) / 已閱19100次
規范文化影像市場的管理,加強對非法出版物的查禁和打擊。同時,要加大優秀文藝作品的創作力度,以寓教娛樂、生動活潑的形式來引導青少年的文化生活,陶冶青少年的情操。加大素質教育推行的廣度和深度,轉變傳統的灌輸式的思想教育方法,注重知行合一,并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同時,貫徹《義務教育法》,依法控制學生流失現象。
完善我國青少年的立法工作,對青少年在生活、學習、工作中的權益,應以詳備的法律形式確立下來,并在司法實踐中給予切實的保障。
2.家庭方面的預防
家庭教育是家庭預防機制中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種形式。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給孩子留下深深的烙印,家庭要擔負起預防青少年犯罪的主要責任。
(1) 觀察少年的一言一行。一般情況下,少年犯罪都是有前兆,家長如果細心觀察就可以將犯罪消滅在萌芽狀態。
(2) 多與孩子談心。如果家長能夠做孩子的朋友,及時和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或許就會避免許多不該發生的人生悲劇。
(3) 別怕家丑外揚。家長應克服虛榮心理,將孩子的不良言行告訴教師和鄰居們,在相互配合下,在孩子的周圍形成一個監督圈,通過各方面的督促、引導,使孩子改邪歸正,健康成長。
3.學校方面的預防
學校要堅決貫徹德、智、體全面的教育方針,堅持把德育放在首位,把學生培養成有理想、有紀律、有文化、有道德的社會主義新人,對差生多給予指導,要看到他們的長處,教師要經常性地給他們講理想、講人生、講奉獻,不能對他們諷刺、挖苦,更不能一發現錯誤就將他們趕出校門,把隱患留給社會。同時,要進一步改進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質量,嚴肅校紀,培養出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人才。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家庭、學校、政府乃至全社會都應當有義務來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教育他們。給青少年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是社會各界的責任,只有全社會積極行動起來,才能達到預防、減少青少年犯罪的目的。要堅信:只要拉一把、幫一把、扶一把,就有可能挽救一個靈魂,造就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
總共2頁 [1] 2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