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召峰 ]——(2010-11-10) / 已閱4980次
簡述撤銷權的成立條件
韓召峰
債權人撤銷權,又稱廢罷 訴權,是指當債務人所為的減少其財產的行為危害債權實現時,債權人為保全債權得請求法院予以撤銷該行業的權利。債權人撤銷權也為債權的保全方式之一,是為防止因債務人的責任財產減少而致債權不能實現的現象出現。因債權人撤銷權的行使是撤銷債務人與第三人羊的行為,從而使債務人與第三人間已成立的法律關系被破壞,當然地涉及第三人。因此,債權人的撤銷權也為債的關系對第三人效力的表現之一。
債權人撤銷權的成立條件
債權人撤銷權的成立要件可分為客觀要件與主觀要件,并且依債務人所為目的行為是否有償而有所不同
1.客觀要件。撤銷權成立的客觀要件為債務人實施了危害債權的行為。該要件包含以下意思:
首先,債務人須于債權成立后實施行為。債務人的行為是合 行為還是單方法律行為,是有償還是無償,在所不問。蛤事實行為與無效民事行為,不在此列。因為事實行為無從撤銷,無事行為無須撤銷。其他的行為,諸如訴訟上的和解等凡屬于處分債務人財產的行為又是可撤銷的,皆屬之。
其次,債務人的行為須為使其財產減少的財產行為。債務人所為的不以財產為標的的行為,或者雖以財產為標的,但不為使其財產減少的行為,不得撤銷。
再次,須債務人的行為有害債權。所謂有害債權,是指債務人的行為足以減少其一般財產而使債權不能完全受清償。若債務人為其行為雖使其量仍不影響其對債權的清償時,債權人自不能干涉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的行為是否害及債權,應從兩方面考察。一方面債務人因其行為而使其無資力清償債權。何為債務人無資力,各國法上不有同規定,瑞士以債務超過為要件,而德國以支付不能為要件。
2.主觀要件。債權人撤銷權成立的主觀要件,是債務人與第三人主觀上有惡意。對于撤銷權的主觀要件,依債務人所為的行為是有償或無償而有所不同。若為有償行為,則須債務人為惡意,債權人的撤銷權才成立,受益人為平日地,債權人才得行使撤銷權。而對于無償行為,則不以債務人和第三人的惡意為要件。因債務人無和而無償行為,其有害債權,至為明顯,況且無償行為的撤銷,僅使受閃人失去無償所得的利益,并未受其他損害,法律理應先考慮保護債權受危害的債權人利益而不應先保護無償取得利益的第三人。
債務人有無惡意的,一般應實行推定原則,即只要債務人實施行為而使其無資力,就推定為有惡意,至于受益人的惡意,則應由債權人證明。
北安市人民法院 韓召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