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国产v片大片线观看网站-国产v视频-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片-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另类-这里只有精品首页-真不卡网站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商業秘密的權利主體

    [ 唐青林 ]——(2010-12-18) / 已閱8889次

    商業秘密的權利主體

    唐青林


      (一)、經營者和不從事經營活動的自然人均可成為商業秘密主體
      商業秘密的主體一般為經營者。但是不從事經營活動的自然人也可擁有商業秘密。
      1993年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把商業秘密納入保護范圍,但對商業秘密的主體和商業秘密侵權主體限制為經營者。《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的不正當競爭,是指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本法所稱的經營者,是指從事商品經營或者營利性服務(以下所稱商品包括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第十條也是詳細規定了經營者的四種侵犯商業秘密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相關規定導致許多學者認為商業秘密的主體和商業秘密的侵權主體只能是經營者,即從事商品經營或者營利性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而不從事經營活動的個人不能成為商業秘密的所有人。
      但后來的實踐表明,把商業秘密的主體范圍僅僅限制為從事商品經營或營利性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太過于狹窄,不利于真正保護商業秘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市場良好的競爭秩序,促進經濟的迅速穩定發展。
      1998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關于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若干規定(修正)》中的第二條規定: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本條中所稱的權利人,是指依法對商業秘密享有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關于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若干規定(修正)》的該條規定,商業秘密的主體可以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并未對商業秘密的主體作出特別的限制,并不排除非從事經營活動的個人成為商業秘密權利的主體,這相較于《反不正當競爭法》有關該方面的規定,是一種進步的表現,更能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
      因此,當非從事經營活動的個人通過獨立研發或反向工程等合法手段獲得的商業秘密,同時符合《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商業秘密的三個構成要件,則就可以享有對該商業秘密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例如,一位家庭主婦天天在家研究烹飪,偶然機會,突然發現了一種極其特別的烤鴨配方,市面上還沒有任何公開的以類似配方制成的烤鴨,并且根據配方本身的特征,定能給該主婦帶來現實的或潛在的經濟利益或者競爭優勢,該主婦從不外傳,對該配方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說該烤鴨方法屬于法律上的商業秘密,同時,該家庭主婦可以合法擁有該商業秘密。

      (二)、兩個以上民事主體共享商業秘密的情況
      當企業委托他人開發或者與他人合作開發一項技術時,雙方當事人可以用合同的方式約定共同享有研發成果的使用權、轉讓權以及利益的分配辦法;如果事前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事后又不能達成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仍不能確定的,則可依法確定當事人均享有使用和轉讓的權利。
      我國《合同法》第三百四十一條明確規定了委托開發與合作開發技術情形下的成果的歸屬權問題。委托開發或者合作開發完成的技術秘密成果的使用權、轉讓權以及利益的分配辦法,由當事人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當事人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如果仍不能確定,則當事人均享有使用和轉讓的權利,但委托開發的研究開發人不得在向委托人交付研究開發成果之前,將研究開發成果轉讓給第三人。
      在實踐中,對于委托開發與合作開發情形下的技術(商業秘密)的權屬和分享,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在委托開發合同中,當事人約定成果共有的,共有人均享有商業秘密的使用權和轉讓權。為了避免產生不必要的糾紛,共有人應當在合同中約定利益分配方法;共有人沒有約定的,則任何一方均有實施該商業秘密的權利,由此取得利益,歸實施該商業秘密的使用方所有。但是,一方行使轉讓權,必須征得另一方或其他各方的同意,由此獲得的收益由各方當事人共享。如果事前在委托開發合同中約定開發成果歸委托方所有的,應依約定或依法向開發方支付經費報酬。通常情況下,還應向開發方支付一定的技術價款。
      (2)在合作開發的合同中,如果當事人約定研究開發成果歸一方所有的,該當事人可約定將由此獲得的收益適當補償其他各方當事人;如果約定向第三方轉讓該商業秘密的,須各當事人協商一致,由此取得的收益由各當事人合理分享;如果約定共有的,或者在無約定或約定不明確時,依其他途徑無法確定歸屬權而依法共有的,則根據《合同法》第三百四十一條的規定執行。
      (3)如果當事人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的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仍不能確定的,當事人各方對商業秘密都有使用和轉讓的權利,但委托開發的研究開發方在向委托方交付研究開發成果前,不得擅自將研究開發成果轉讓給第三人。委托開發的研究開發方必須在向委托方交付該商業秘密后,方有使用權和轉讓權。
      (4)如果在委托開發合同或合作開發合同中涉及開發成果的保密問題,當事人應當遵守合同約定的保密義務和使用范圍。即使合同終止后,也不影響保密約定的效力,但約定的保密事項已由第三人公開的情形除外。
      (5)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體共同擁有一項商業秘密時,如果各當事人隨意轉讓該商業秘密或者與他人訂立排他使用合同,勢必會造成市場的混亂,損害其他所有人和合法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如何在充分實現商業秘密的價值、保證市場秩序的同時,保護所有當事人基本的合法利益呢?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技術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條規定,在兩人或兩人以上共同享有一項商業秘密時,當事人均有不經對方同意而自己使用或者以普通使用許可的方式許可他人使用技術秘密,并獨占由此所獲利益的權利。當事人一方將技術秘密成果的轉讓權讓與他人,或者以獨占或者排他使用許可的方式許可他人使用技術秘密,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或者追認的,應當認定該讓與或者許可行為無效。第二十一條規定,技術開發合同當事人依照合同法的規定或者約定自行實施專利或使用技術秘密,但因其不具備獨立實施專利或者使用技術秘密的條件,以一個普通許可方式許可他人實施或者使用的,可以準許。

      (三)、多個民事主體對同一商業秘密各自享有
      商業秘密是知識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知識產權的共性。但商業秘密又是一種特殊的知識產權,區別于專利等傳統的知識產權,可能出現多人同時享有一個商業秘密,而該商業秘密的內容一模一樣或者基本一樣的情況。
      我國一些地方性法規,比如《廣東省技術秘密保護條例》、《珠海市企業技術秘密保護條例》、《深圳經濟特區企業技術秘密保護條例》、以及《寧波市企業技術秘密保護條例》,都明確規定了不同單位或者個人獨立研究開發出同一技術秘密的,其技術秘密權益分別歸該單位或者個人所有。
      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不正當競爭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7〕2號)第十二條也明確作出大同小異的規定,通過自行開發研制或者反向工程等方式獲得的商業秘密,不認定為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規定的侵犯商業秘密行為。即其他單位或個人通過自行開發研制或反向工程等合法方式,可以享有其研發的商業秘密的所有權,對該商業秘密行使占有、使用、收益或者處分的權利,而不被認定為《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
    多人對同一商業秘密各自享有的情況主要由于以下幾種情況:
      (1)獨立研發
      獨立研發,是造成多人對同一商業秘密各自享有所有權的主要方式,所有商業秘密都是人類智力和勞動的結晶,具有可創造性。在商業秘密權利人之外,不能否認他人可能通過努力研發出相同的商業秘密。
    在有關商業秘密糾紛的實務中,在后研發出相同商業秘密的權利人,應當提供資料證明其確實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獨立研發,獲得相同的商業秘密,而不是通過盜竊、利誘、脅迫等非法手段獲取的。在后的商業秘密權利人應當在研制過程中注意收集和積累研發過程中的階段性數據、購買研發材料的花銷發票、研究開發的人才等證據,以便在糾紛發生后可以證明其商業秘密是獨立開發而非侵犯他人商業秘密。
      (2)反向工程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不正當競爭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7〕2號)第十二條規定,通過反向工程的方式獲得的商業秘密,不認定為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侵犯商業秘密行為。通過反向工程所獲取的技術信息,可以與原商業秘密享有人一樣,合法地適用該項技術。
      所謂“反向工程”是指通過技術手段對從公開渠道取得的產品進行拆卸、測繪、分析等而獲得該產品的有關技術信息。在實踐中,具有競爭關系的企業或其他組織為了提高自身的競爭地位,獲取商業秘密帶來的巨大的經濟利益,常常安排技術人員對從公開渠道取得的產品進行拆卸、測繪、分析,以獲取該產品的有關技術信息。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反向工程研究對象的產品必須是從公開的渠道,通過合法的手段取得的,比如從市場上購買所得。否則,如果從競爭對手車間里面偷盜一個尚未問世的產品進行“反向工程”,即便獲得了技術信息,也是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
      應當注意的是,在實務中,許多人以不正當手段知悉了他人的商業秘密之后,為了規避法律的制裁,后又以反向工程為由主張獲取行為合法。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不正當競爭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7〕2號)中明確規定了不予支持以不正當手段知悉了他人的商業秘密后又以反向工程為由主張獲取行為合法的行為。
      (3)其他合法手段
      除了以上法律規定的獨立研發和反向工程兩種情況下,可能多人對同一商業秘密各自享有所有權,實際上還存在一些其他的不常見的合法途徑,例如:通過對含有商業秘密的商品的簡單觀察獲取商業秘密。總之,只要權利人之外的人通過合法途徑獲取商業秘密的所有權,都是被法律所認可的。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反不正當競爭法》所保護的商業秘密,僅僅具有相對的排他性,而非絕對的排他性。權利人之外的單位或者個人,通過獨立研究開發或反向工程等合法手段獲得同一商業秘密的,該單位或個人與原商業秘密權利人即可主張對商業秘密各自享有所有權,可以在不違背商業道德的前提下依法任意行使處分權,包括對外公開該商業秘密。


    編者注:本文摘自北京市安中律師事務所唐青林律師主編的《中國侵犯商業秘密案件百案類評》(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唐青林律師近年來辦理了大量侵犯商業秘密的民事案件,為多起涉嫌侵犯商業秘密罪提供辯護,在商業秘密法律領域積累了較豐富的實踐經驗,歡迎切磋交流,郵箱:lawyer3721@163.com,電話:13910169772。

    ==========================================

    免責聲明:
    聲明:本論文由《法律圖書館》網站收藏,
    僅供學術研究參考使用,
    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

    論文分類

    A 法學理論

    C 國家法、憲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經濟法

    N 訴訟法

    S 司法制度

    T 國際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午夜精品 | 毛片一级免费 | 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 97视频久久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看 | 国产视频成人 | 亚洲成人在线视频网站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不卡中文 | 男女视频免费网站 | 狠狠色狠狠色狠狠五月ady | 手机看片在线 | 欧美成人精品 | 亚洲国产99| 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 | 欧美一级片网 | 久久成人18| 中国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 欧美一级高清片欧美国产欧美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 中文字幕亚洲另类天堂 | 日韩欧美国产视频 | 国产偷自拍 | 久久综合伊人77777 | 亚洲欧美激情精品一区二区 | 九九色网站| 一级全免费视频播放 | 天天看夜夜看 | 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激情一级毛片久久久 | 一级做a爰性色毛片 | 午夜爱爱毛片xxxx视频免费看 | 日鲁夜鲁鲁狠狠综合视频 | 国产高清视频a在线大全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看 | 国产成人v爽在线免播放观看 | 免费特黄一级欧美大片在线看 | 欧美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观看 | 99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h | 婷婷的久久五月综合先锋影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