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国产v片大片线观看网站-国产v视频-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片-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另类-这里只有精品首页-真不卡网站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佛山市眾達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等與佛山市正大機電設備有限公司侵犯商業秘密糾紛上訴案

    [ 唐青林 ]——(2010-12-20) / 已閱6198次

    佛山市眾達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等與佛山市正大機電設備有限公司侵犯商業秘密糾紛上訴案

    唐青林


    一、案件來源
    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2001)佛中法知初字第98號、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03)粵高法民三終字第39號判決書。

    二、案件要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或保密協議中約定有關商業秘密的保密義務、競業禁止義務的,在該勞動者在職或離職后到其他用人單位從事與原用人單位商業秘密有關的業務,給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時,原用人單位可以該勞動者及其所在的新用人單位為共同被申訴人,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三、基本案情
    原告正大公司成立于1997年4月,經營范圍包括經銷電機、減速機及配件等。2000年7月,正大公司聘用被告陳某為其業務主管,期限自2000年7月1日起至2002年6月30日。在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中含有競業禁止條款和保密條款,其中約定乙方(陳某)應嚴格遵守法律和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保守甲方(正大公司)的商業秘密,若違反保密制度,甲方有權追究乙方的法律責任。2000年9月,雙方又簽訂了《補充協議》一份,對《勞動合同》中的有關約定進行補充。其中,將競業禁止條款和保密條款補充約定為:“乙方(掌握商業秘密的)在受聘期間或在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后3年內,不得到經營同類業務且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任職,否則甲方有權追究乙方的法律責任,但甲方應按國家有關規定給予(乙方)一定經濟補償(補償金額不超過市府規定月上崗工資標準)”。 1999年5月,被告何某進入正大公司,從事業務員工作。雙方于2001年6月27日簽訂《勞動合同》及其《補充協議》(其中所含的競業禁止條款和保密條款內容與陳某所簽的相同),合同期限自2001年7月1日起至2003年6月30日止。
    陳某、何某與正大公司的《勞動合同》中均包含了仲裁條款,約定:“在履行合同過程中,發生勞動爭議,雙方可以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先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不服的,可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同時,為讓員工能正確履行保密條款,正大公司制定了《正大公司保密制度》,對公司信息的保密范圍以及保密措施做出了約定。
    2001年7月2日、7月20日,陳某、何某分別辭職離開正大公司。兩人離開正大公司時,均未向正大公司要求支付競業禁止補償費,正大公司也未主動向該二人支付或者辦理提存手續。2001年7月27日,陳某、何某各出資11.5萬元與八達陶瓷機械廠的業主霍某(出資27萬元)共同設立眾達公司,經營普通機械、陶瓷機械配件等的銷售業務。至2001年9月18日,眾達公司與19個銷售客戶建立了機電產品的銷售業務關系,其中16個客戶與正大公司的銷售客戶重疊。
    2001年9月20日,正大公司以眾達公司、陳某和何某侵犯其商業秘密為由向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被告陳某、何某立即停止侵犯正大公司商業秘密的行為;被告眾達公司立即停止利用陳某、何某披露的正大公司的商業秘密進行不正當競爭的行為;三被告共同賠償原告經營損失10萬元,并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四、法院審理
    在本案一審審理期間,被告眾達公司、陳某、何某提出由于陳、何二人與原告正大公司的《勞動合同》中約定有仲裁條款,故本案系勞動爭議,不能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抗辯主張。對此,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所謂勞動爭議,是指企業與在職職工或者與其尚存在勞動關系的職工之間,因履行勞動合同,或因企業開除、除名、辭退職工和職工辭職、自動離職,或因執行國家有關工資、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的規定等事項發生的爭議。因此,要成為勞動爭議,其當事人必須一方是企業,另一方是該企業的在職職工或者與該企業尚存在勞動關系的職工。而本案中,陳某、何某已與正大公司解除勞動關系,眾達公司更是與正大公司沒有任何關系,故明顯不屬于勞動爭議。本案爭議是因履行勞動合同中附帶簽訂的競業禁止條款和保密條款引起的,而競業禁止條款和保密條款相對于勞動合同是獨立的,是不同性質的合同,其獨立性表現在,勞動合同終止,它們并不終止。因此,本案不能作為勞動爭議案件處理,而是因履行勞動合同中附帶簽訂的與勞動合同一樣獨立存在的競業禁止條款和保密條款引起的、受《反不正當競爭法》所調整的侵犯商業秘密糾紛,屬于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民事訴訟范圍。
    關于正大公司主張的信息是否構成商業秘密的問題。正大公司在本案中要求保護的商業秘密,是其在經營過程中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所形成的銷售客戶資料,屬于經營信息。上述信息不為公眾所知曉,能為公司帶來經濟效益,具有實用性,且經正大公司采取了相關的保密措施,故可以認定上述經營信息符合商業秘密的構成條件,應受法律保護。
    關于眾達公司、陳某和何某是否侵犯了正大公司商業秘密的問題。經查,眾達公司在成立半年后即迅速發展了與正大公司相重疊的16名客戶,而在此之前其自主發展的客戶僅3個。陳某、何某均曾在正大公司任職,具有接觸這些客戶名單的條件,且眾達公司也未舉證證明涉案客戶是其自行開發的。故由此可認定,此客戶名單系何某、陳某將正大公司的客戶資料披露給眾達公司的,眾達公司未經許可使用了這些客戶名單,故三方均已構成侵權。按照陳某、何某與正大公司所簽的競業禁止條款和保密條款,在二者離職后,正大公司應按規定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現在正大公司尚未履行經濟補償的義務,并不意味著陳某、何某在辭職后可以披露、使用有關的商業秘密。保密義務應認定為是一種合同義務,雙方已通過合同約定了各自的權利義務,均應各自遵守,一方違約,另一方應循法律途徑保護其合法權利。如果正大公司未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陳、何二人可循訴訟程序追索,但不得以此為由解除保密義務。陳某、何某在從正大公司離職后,即與霍某共同投資設立了與正大公司經營范圍類似的眾達公司,并將其所掌握的正大公司的商業秘密披露給眾達公司使用,上述行為,可以認定三被告構成了共同侵權,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綜上,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陳某、何某、眾達公司于判決生效后立即停止使用正大公司的商業秘密,并共同賠償正大公司經濟損失人民幣5萬元(因根據現有證據,無法計算眾達公司的利潤所得或正大公司因被侵權所遭受的損失,故法院在綜合考慮侵權銷售額、本行業的利潤水平和侵權的情節等因素后,酌情予以確定)。
    判決后,眾達公司、陳某、何某均不服,認為正大公司的客戶資料不構成商業秘密,原審判決賠償數額過高等,并共同向廣東省高院提起上訴。
    但廣東省高院經過審理后,對于案情的認定與一審法院基本相同,認為正大公司所主張的銷售客戶資料等經營信息符合商業秘密的構成要件,應屬其商業秘密;陳某、何某在離職后違反與正大公司所簽的競業禁止條款和保密條款,將所掌握的正大公司的客戶資料披露給眾達公司,眾達公司未經許可使用了這些客戶名單,三方共同構成對正大公司商業秘密的侵權。原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三上訴人的上訴理由沒有事實、法律依據,不予支持。綜上,法院作出了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二審判決。

    五、律師點評
    本案中,被告眾達公司、陳某、何某曾提出本案系勞動爭議,不能由法院直接受理的抗辯主張,但法院卻以本案是因履行勞動合同中附帶簽訂的與勞動合同一樣獨立存在的競業禁止條款和保密條款引起的、受反不正當競爭法調整的侵犯商業秘密糾紛,屬于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民事訴訟范圍為由,駁回了三被告的抗辯理由。那么,在發生商業秘密侵權時,企業能否對侵權勞動者提起勞動仲裁呢?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可知企業可以在與員工的勞動合同或保密協議中約定員工的保密義務或競業禁止義務,即商業秘密保護的有關內容可以通過企業與員工簽訂的勞動合同或保密協議中的條款進行約定。
    再根據勞動保障部《關于勞動爭議案中涉及商業秘密侵權問題的復函》(勞社廳函[1999]69號)第2項規定:“勞動合同中明確約定了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內容,由于勞動者未履行,造成用人單位商業秘密被侵害而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受理,并依據有關規定和合同的約定作出裁決。”可知員工違反勞動合同中的保密條款或保密協議中的有關約定,給企業造成損失的,企業可依據勞動法的有關規定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請求員工承擔其違反上述約定所應負的損害賠償責任。
    同時,根據《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第六條:“用人單位招用尚未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除該勞動者承擔直接賠償責任外,該用人單位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向原用人單位賠償下列損失:(一)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二)因獲取商業秘密給原用人單位造成的經濟損失。”以及《關于加強科技人員流動中技術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見》第九條:“科技人員或者其他有關人員在離開原單位后,利用在原單位掌握或接觸的由原單位所擁有的技術秘密,并在此基礎上作出新的技術成果或技術創新,……未征得原單位同意或者無證據證明有關技術內容為自行開發的新的技術成果技術創新的,有關人員和用人單位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可知,新用人單位招用了負有對原用人單位保密義務的勞動者,并使用了該勞動者泄露的屬于其原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并給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原用人單位可以將勞動者和其新的用人單位共同作為被申訴人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由此可見,在發生商業秘密侵權時,企業除可依法以侵權勞動者及其所在的新用人單位為共同被告向法院提起訴訟外,還可以選擇以該勞動者及其新用人單位共同作為被申訴人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編者注:本文摘自北京市安中律師事務所唐青林律師主編的《中國侵犯商業秘密案件百案類評》(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唐青林律師近年來辦理了大量侵犯商業秘密的民事案件,為多起涉嫌侵犯商業秘密罪提供辯護,在商業秘密法律領域積累了較豐富的實踐經驗,歡迎切磋交流,郵箱:lawyer3721@163.com,電話:13910169772。



    ==========================================

    免責聲明:
    聲明:本論文由《法律圖書館》網站收藏,
    僅供學術研究參考使用,
    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

    論文分類

    A 法學理論

    C 國家法、憲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經濟法

    N 訴訟法

    S 司法制度

    T 國際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特色大黄美女播放网站 | 久久久欧美综合久久久久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99久久99热久久精品免费看 | 6080伦理久久精品亚洲 | 亚洲日产综合欧美一区二区 | 国产乱淫a∨片免费视频 | 97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色偷偷女男人的天堂亚洲网 | 国产好片无限资源 | 大片在线播放日本一级毛片 | 亚洲精品视频区 | 人成午夜 |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 99热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看 |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 | 欧美a大片 | 欧美在线观看成人高清视频 | 日本免费毛片 | 久久在线免费视频 | 成年男人午夜片免费观看 | 91久久国产成人免费观看资源 | 韩国美女爽快一级毛片黄 |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观看 | 久久日本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五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国产区高清| 亚洲欧美小视频 | 日本黄网在线观看 | 亚洲m男在线中文字幕 | 999久久久| 久久手机在线视频 | 东京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 www.久久精品 | 香蕉tv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 99久久99热久久精品免费看 | a级精品九九九大片免费看 a级毛片免费观看网站 | 亚洲超大尺度激情啪啪人体 | 亚洲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