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国产v片大片线观看网站-国产v视频-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片-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另类-这里只有精品首页-真不卡网站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特殊的房屋拆遷糾紛案

    [ 盛軍華 ]——(2003-3-13) / 已閱31553次

    特殊的房屋拆遷糾紛案

    盛軍華


    最近,法律圖書館網上發表了二篇關于房屋拆遷的文章,一篇是行政訴訟方面的,一篇是安置合同方面的。筆者結合自已的辦案實踐,與大家探討一個案例,望各位給予指點。

    第一部分:案情及事實經過
    一、服裝城的建造及出售
    浙江省東海市“服裝城”是由東海市人民政府主辦、市工商局承辦的一個項目,于91年8月12日正式動工興建。92年3月經東海市人民政府第三次常務會議討論,同意東海市工商局提出的“服裝城出售方案”(內容為:為籌集建設資金,將服裝城一、二層攤位進行預售,出資購買者對所購攤位擁有所有權,一層出售給個體戶,二層出售給市各企業單位等)。隨后,服裝城籌建辦于92年4月1日發布了“關于歡迎認購服裝城攤位的公告”,并于92年4月11日在東海日報上刊登廣告進行銷售。1992年9月眾多個體工商戶與東海市工商局簽訂了“服裝城攤位買賣協議書”并辦理了公證,92年10月市工商局向購攤位的個體工商戶頒發了“服裝城攤位所有權證”。自此,個體戶一直在服裝城一層攤位經營個體服裝、鞋帽、燈飾等批零生意。
    二、服裝城拆遷過程
    2002年2月6日東海市房地產管理中心向市土地流轉中心頒發“房屋拆遷許可證”,對服裝城進行拆遷改造,許可證載明:拆遷期限至2002年3月20日;
    2002年2月26日東海市房地產管理中心發布“關于服裝城房屋拆遷公告”;
    2002年4月2日拆遷人委托的拆遷單位東海市房屋拆遷辦公室對服裝城進行“強行”拆遷;(注:未達成拆遷協議,又未經行政裁決或法院判決)
    2002年4月11日東海市土地流轉中心、東海市市場發展中心、東海市房屋拆遷辦公室三方簽訂了“非住宅拆遷補償協議書”。上述三方在協議中的身份分別為:拆遷人、被拆遷人、拆遷單位。
    三、 服裝城拆遷爭議及行政裁決、訴訟過程
    2002年3月4日拆遷單位東海市房屋拆遷辦公室受東海市市場中心委托,發出“告攤主用戶書”,稱:接受所有權人東海市市場發展服務中心全權委托,代為處理服裝城內固定攤位有關補償安置事宜,單方決定了拆遷安置方式(貨幣安置)、貨幣補償安置金額等內容。個體戶認為:一服裝城攤位所有權人是出資購攤位的個體戶而非市場發展中心、二拆遷安置補償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雙方發生爭議,未能簽署拆遷安置補償協議。
    2002年4月12日東海市市場發展中心以申請人身份、以東海市土地流轉中心、個體戶為被申請人向東海市建設局申請行政裁決,要求依法對個體戶的拆遷補償安置費用進行裁決;個體戶向建設局提交了答辯狀及相關證據(包括:出售服裝城攤位的公告、廣告、買賣協議書、公證書、攤位所有權證、購攤位收款收據);
    2002年5月15日東海市建設局作出行政裁決:申請人東海市市場發展中心按國資局批復給予被申請人(即個體戶)實行貨幣補償,金額為===。
    2002年6月28日共有45位個體戶認為東海市建設局作出的行政裁決具體行政行為主要證據不足、違反法定程序、適用法律法規錯誤,依法向東海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被告:東海市建設局、第三人:東海市土地流轉中心、東海市市場發展中心)。個體戶在一審訴狀中提出:1、東海市建設局認定個體戶對所購服裝城固定攤位享有的權利是永久性使有權,沒有事實與法律依據,并且基于這一認定,裁決的內容也與法不符,包括主體、補償形式、金額(應以經房產評估的價格為準,是本案中無評估報告)、面積(因攤位無房產證,應以91年的出售方案及市場價格為準,攤位建筑面積約為11平方,使用面積為4平方)等;2、對個體戶的拆遷補償形式、補償金額的確定違反國務院拆遷條例的有關規定;3、拆遷人拆遷行為違法,屬超期無證違法拆遷,東海市市場發展中心申請行政裁決的程序違法,建設局作出行政裁決違反法定程序。
    東海市人民法院經二次開庭審理,于2002年12月24日作出判決。判決認為:“雖然原告(即個體戶)購入服裝城攤位,并持有東海市服裝市場籌建辦公室所發的《攤位所有權證》,但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不能證明原告是該房屋的所有人或共有人,該房屋的所有權人應是第三人東海市市場發展中心,對原告可視為被拆房屋的當事人。被告收到第三人東海市場發展中心提出的行政裁決申請,結合其自愿補償和服裝城攤位評估計算及攤位補償價格的說明等情況,根據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十六條和《浙江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被告所作的裁決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綜上被告所作的行政裁決認定的事實基本清楚,適用的法律法規正確,程序基本合法,應予支持,原告訴請的理由和依據不足,本院難以支持久。依照《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判決:維持被告東海市建設局于2002年5月15日作出的行政裁決書。”
    上面所述的是服裝城從建造、拆遷、發生爭議進行行政裁決、一審行政訴訟的全過程。

    第二部分:對本案處理的個人意見
    現其中的30位個體戶不服一審判決,已向東海地區中院提起上訴。
    一、 對上訴人在拆遷過程中的身份未依法作出認定,從而導致模糊判決。
    一審判決認為:上訴人不是房屋的所有權人,但可視為拆遷房屋的當事人。上訴人認為,一審判決的這一認定缺乏法律依據,與事實也不符。《浙江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十五條規定了5種拆遷當事人:拆遷人、被拆遷人、承租人、(公房)代管人、(公房)房屋使用人,個體戶是哪一種呢,一審判決沒有認定;一審判決認為是個體戶是拆遷當事人,那么又享有哪些權利呢,沒有說明。而是模糊地認為是當事人,但不歸類,沒有列明能否適用《拆遷條例》所規定當事人權利。而事實上,個體戶對所購攤位是有處分權(如出租、出售)的,不僅僅享有使用權,其權利比承租人的權利要大的多。
    比如:國務院《拆遷條例》明確規定:“拆遷租賃房屋的,被拆遷人與承租人達不成解除租賃關系協議的,實行產權調換”,本案中個體戶沒有這種權利嗎。
    二、 未正確適用法律、法規。
    被上訴人東海市建設局作出的行政裁決適用了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16條和《浙江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17條的規定,這二條均是關于被上訴人有作出行政裁決的行政職權的規定,而不是有關拆遷、補償方面實體規定的條款。一審判決認為被上訴人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適用法律法規正確,是故意遺漏拆遷條例的相關實體規定,對被上訴人的違法之處不作評判。
    1、 拆遷補償形式的確定違反拆遷條例的規定。
    上訴人對攤位享有比承租人更多的權利,因而在拆遷中至少享有拆遷條例所規定的承租人的權利,被上訴人依據奉化市市場發展中心的單方申請,作出進行貨幣補償的裁決。違反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27條的規定,剝奪了上訴人在權利。
    2、 補償金額的確定。
    被上訴人依據東海市市場發展中心的單方申請、東海市國資局的一批復,裁決確定了對上訴人補償的金額,違反了《浙江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31條關于要求進行評估確定的法律規定。
    3、 裁決的程序。
    行政裁決是實施強制拆遷的法律依據。進行行政裁決的目的是為了完成拆遷,拆遷條例規定拆遷人應在拆遷許可證規定的拆遷期限內完成拆遷,所以行政裁決應當在拆遷期限內進行。而本案中,拆遷許可規定的拆遷期限至2002年3月20日,強行拆遷的時間是4月2日,東海市市場發展中心申請行政裁決的時間是4月18日。是先違法強行拆后申請行政裁決,行政裁決解決的是拆遷過程中的補償安置問題,進行裁決的前提是拆遷行為合法,而本案中這一前提不存在(超期違法無證拆遷),被上訴人理應依法行使職權對違法拆遷行為進行管理,對違法的裁決申請不予受理,但被上訴人卻違反程序進行受理并作出了錯誤的裁決。
    4、拆遷補償安置發生在拆遷人與其他拆遷當事人之間。東海市市場發展中心不是拆遷人,東海市市場發展中心與上訴人間也無任何合同法律關系存在,雙方間不存在拆遷補償安置關系。而本案中,對上訴人的補償形式及金額、裁決申請均是市場發展中心提出的,不是拆遷人土地流轉中心提出的,被上訴人依市場發展中心的申請及補償方案作出裁決,不符合拆遷條例的規定。
    三、一審判決書未對被上訴人提交并經庭審質證的證據進行完全的羅列和認定。
    被上訴人在8月26日第一次開庭前、12月11日第二次開庭前分兩次向法庭提交了相關證據。第一次提交了9份證據,其中證據三是東海市計委“關于同意東海市經濟開發區恒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新建東海商貿大廈建設項目立項的批復”、證據四是東海市規劃局發給東海市經濟開發區恒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副本);第二次提交了五份證據,證據一是東海市計委“關于同意市土地流轉中心開發服裝城地塊建設項目的批復”、證據二是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對被上訴人在一審中提交的上述證據,上訴人認為:
    1、逾期提交且無法定可延期提交的事由,違反了行政訴訟法的強制性規定,應不予認定,一審判決認為逾期提交的證據有效與法無據。
    2、一審判決遺漏了對被上訴人不利的證據,單列了對被上訴人有利的證據。
    3、東海市計委、規劃部門先后二次分別對東海市土地流轉中心和東海市經濟開發區恒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立項、發證,被上訴人在庭審中答辯稱是項目轉讓即土地流轉中心將未完成拆遷補償安置的項目轉讓給恒業房地產開發公司,但被上訴人在行政裁決中、一審法院在判決中均未對此進行陳述,也未適用拆遷條例的相關規定進行審查評判。導致判決認定事實與實際存在出入。

    綜觀本案拆遷人、“被拆遷人”、市規劃與建設局的所作所為,東海法院二次向省高院申請延長審理期限,在過了近5個月時間后下達了一審判決書。30位個體戶現已提起上訴,等待二審法院開庭審理判決,但本案中出現的幾個問題,確是值得大家討論的,同時也希望各位朋友能發表自已的寶貴意見。
    問題一:攤主的身份及在拆遷中享有的權利。
    本案中個體戶購置了固定攤位,但至今無房產證,7年之后整個服裝城的房產證辦到了東海市市場發展中心名下。于是,東海市市場發展中心名正言順地以被拆遷人自居,拆遷人也以個體戶不是被拆遷人為由,創造出一個《拆遷條例》沒有規定的“永久性使用權人”概念,不評估、不安置,通過政府部門的紅頭文件(如國資局批復)來定了一個價格進行補償。于是,建設局又以準司法機關的身份為理由,來了一個根據民法公平合理的原則,并作出了一個自認為“公平合理”的裁決。
    我認為:個體戶雖無房產證,但其是固定攤位的購買者,又實際使用經營該攤位,承租人的權利總享有吧?,更何況對攤位是有“永久性使用權”呢?一審法院認為:攤位復雜,且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以國資局批文加上評估計算表和說明就可以定補償價格了,不評估不違法,而且是較公平合理的。實際是不確定個體戶的身份,進而以無法律可適用為由,大膽“自由裁量”了一回。對個體戶的權利、要進行評估的規定都視而不見了。
    問題二:行政裁決的程序要求。
    拆遷期限過了,再申請裁決,符合程序嗎?對此,《杭州市拆遷條例》作出明確規定,裁決申請必須在拆遷期限內提出。國務院及浙江省《拆遷條例》雖未有明確的條款規定時間限定,但我認為仍可得出行政裁決必須在拆遷期限內進行的結論,因為裁決是為了完成拆遷,而拆遷又必須在拆遷期限內完成。本案中,申請人市場發展中心是在拆遷期限之后申請裁決的。

    總共2頁  1 [2]

      下一頁

    ==========================================

    免責聲明:
    聲明:本論文由《法律圖書館》網站收藏,
    僅供學術研究參考使用,
    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

    論文分類

    A 法學理論

    C 國家法、憲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經濟法

    N 訴訟法

    S 司法制度

    T 國際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午夜性视频 | 欧美极品欧美精品欧美视频 | 亚洲精品午夜 | 男人天堂视频网 | 欧美国产伦久久久久 | 99免费精品| 免费一级网站免费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 免费观看欧美一级高清 | 国产a级精品特黄毛片 | 黄色美女网站视频 |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二区国产| 欧美性猛交xxxxxxxx软件 |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69 | 九九九九热精品免费视频 | 萌白酱国产一区 |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夜色伊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六区 |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高清 |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ⅴ |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 欧美在线视频二区 | 欧美一级片在线免费观看 | 久久aa毛片免费播放嗯啊 | 国产亚洲欧美久久精品 | 亚洲在线国产 |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97国产大学生情侣11在线视频 | 国产三级做爰高清在线 | 免费一级肉体全黄毛片高清 | 看一级特黄a大片国产 |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中文 | 国产片在线观看狂喷潮bt天堂 | 韩国美女高清爽快一级毛片 | 青草九九| 国产一区欧美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