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前紅 ]——(2003-5-10) / 已閱32751次
①參見 (意)薩爾沃·馬斯泰羅內:《歐洲政治思想史——從十五世紀到二十世紀》,黃光華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年版,第273—277頁
②(法)盧梭:《社會契約論》,何兆武譯,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第9頁。
③參見(意)圭多·德·拉吉羅:《歐洲自由主義史》,楊軍譯,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2頁。
④(法)貢斯當:《古代人的自由與現代人的自由》,閻克文、劉滿貴譯,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第33頁。
⑤(法)貢斯當:《古代人的自由與現代人的自由》,閻克文、劉滿貴譯,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第27頁。
⑥(法)貢斯當:《古代人的自由與現代人的自由》,閻克文、劉滿貴譯,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第35頁。
①參見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鄧正來譯,三聯書店1998年版,第61—82頁。
②哈耶克在討論法國式自由主義時,曾指出幾個例外:孟德斯鳩、(法)貢斯當以及托克維爾。這幾位思想家更接近于英國自由主義,而明顯有別于法國自由主義傳統。
③ 參見江宜華:《自由主義哲學傳統之回顧》,載于《公共論叢》第六輯,三聯書店2000年版。
總共3頁 [1] [2] 3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