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莉 ]——(2011-9-8) / 已閱10644次
【摘要】基層檢察院的公訴科業務量大、接口多,公訴內勤承擔著沉重的工作壓力。本文以二元解構的方式剖析公訴內勤工作的兩大重點——內勤業務性工作和內勤事務性工作的內涵和外延,進而提出調和二者矛盾的方法和技巧。筆者對公訴內勤工作分不同層次進行闡述、提出創新觀點,并以此為據,以流程圖的方式表現創新后的公訴科內勤工作的精髓和延伸,并闡述公訴內勤工作之可持續發展與公訴科整體工作的作用與反作用,并試圖從公訴內勤工作的角度提升公訴科的工作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基層院公訴內勤工作 創 新 可持續發展
公訴科可謂是檢察院的拳頭部門。公訴科內勤工作在公訴工作中占據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內勤工作的水平高低對于公訴工作能否再上新臺階至關重要。如何實現小位置、大效用,如何在完成內勤工作中穩中求變、科學創新,值得深入思索和研討。
我們從宏觀處著眼,從細微處把握,充分利用公訴內勤工作視野廣闊、信息豐富的優勢,不光提高公訴內勤工作的效率,更是挖掘公訴內勤工作的深度,進而提升公訴內勤工作的層次,最終實現公訴工作的騰飛。
鑒于筆者從事的是基層檢察院公訴科內勤工作,本文亦駕輕就熟,僅就基層院公訴科內勤的工作進行經驗總結、在經驗的基礎上挖掘該項工作的新內涵。
一、 創新基層檢察院公訴內勤工作的必要性
基層院公訴科內勤的工作量大、頭緒復雜,大致可分為業務性工作和事務性工作兩大塊,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為公訴工作服務。公訴內勤的業務工作包括報錄案件信息、撰寫信息材料、調研材料和宣傳材料并對辦案人的工作成果進行階段性整理等。公訴內勤的事務性工作包括管理司法文書、檔案管理、收發信件、管理財產、領發物品等。所以常有人誤以為內勤工作就是后勤保障工作,盡管不甚全面,但也言之有理。
公訴內勤工作紛繁復雜,兩大塊工作都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協調主次關系、平衡業務性工作和事務性工作的關系,是難點,亦是重點。在工作中創新方法,實現工作的規范化、高效化,在實踐的基礎上拓寬思路、提升工作平臺,具有現實意義。
二、公訴內勤工作的實踐經驗與創新
上文已論及,公訴內勤工作包括業務性工作和事務性工作兩大塊。只有“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才能協調好二者的關系,從而促進整個公訴內勤工作的進步。
(一)公訴內勤事務性工作之創新
1、以司法文書的有序管理為基礎,協調好其他事務性工作。
規范化之后,我科新增司法文書近100種。為了更好地管理文書,筆者采用了以下新辦法:
其一,設計、訂做專門的文書陳列柜。文書陳列柜設計成條格狀,在收納格下標注所納文書名稱,方便辦案人拿取。
其二,做好法律文書的歸類工作。將司法文書按公訴工作流程進行排列,將辦案人從漫無邊際的查找工作種解脫出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三,設計專門的文書使用登記本。筆者在科內制定重要司法文書使用登記制度,促進文書管理保密工作的落實。
2、建立“即時歸檔”制度,按照材料、文件的性質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
檔案歸納、整理工作是公訴科內勤的一項重要職責。有效、及時、全面的歸檔工作既是固定了工作階段性成果,也為各項工作的有序展開提供了歷史性的參考、比對資料。檔案資料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案卷材料,即已結案、裝訂的訴訟材料;第二類是業務工作中產生的經驗材料、分析材料和上級機關發文;第三類是日常事務性工作產生的收據、說明性材料等。對這三類資料的管理方法各異、各有千秋。
第一、對已裝訂好的訴訟材料,根據辦案人交卷情況建立嚴密的登記制度,對交納的時間、案卷內頁的缺損情況進行登記,有必要補正的立即交給辦案人補全。筆者與檔案室建立良好的溝通,分季度移交案卷,并對移交情況進行詳細登記。
第二、對日常業務工作中產生的各類文件、材料,筆者分門別類進行歸納,建立專門的文件夾收納整理。例如建立專門的“案件質量分析文件夾”、“工作總結文件夾”、“會議記錄文件夾”等,年末對文件夾中的材料進行整理、裝訂,即可提交檔案室封存保管。
第三、對日常事務工作中產生的各種收發條據,筆者擬按照年份進行總結。方法很簡單,購買或是制作頁面比A4紙稍大的“粘貼簿”,將事務工作中的條據粘貼在頁面上,并在空白處進行說明,標注時間、接口單位、責任人等。在粘貼簿首頁編撰目錄,按時間排序。對收發條據進行有效管理,可使事務性工作有序、高效,一旦出現問題即可責任到人,便于實現院內對科室的管理。
盡管以上三類材料歸檔方式各異,但都強調“即時歸檔”四字,做到有檔即歸、登記在案、責任到人。
3、建立財產管理制度,保證專物專用、杜絕浪費。
針對日常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公物私用、浪費辦公資源的問題,內勤建立公物使用登記制度,對辦公用品的使用按辦公需要進行分配和登記,有效杜絕浪費。
筆者認為,對公訴事務性工作的規制和革新關鍵在于建立切實可行的工作制度,使事務性工作規范、有序,為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奠定堅實基礎。
(二)公訴內勤業務性工作之創新
公訴內勤業務性工作頭緒復雜。筆者將在下文就日常工作中積累的經驗和創新思路一一闡述。
1、統計工作中的技巧和探索
公訴內勤工作中最基礎的工作就是統計工作,即案件信息的填報。統計工作是內勤工作的重點。
對所在院案件審查起訴信息的翔實、及時的報錄具有重要意義。案件填報具有資料性價值,它為本科調整辦案思路、高院和最高院制定和調整決策、把握本區犯罪動態提供第一手材料,它的質量高低、翔實與否與其他工作的展開息息相關。
如何實現統計工作的可持續發展,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統計工作的小技巧
公訴科內勤一個月須報送案卡數百條,難免出現錯誤報錄的情況。有的同志采用手錄與機錄先后進行的方式以避免錄入信息出錯,即將案件信息手錄在表上,再對照手錄的表格在計算機上實現檢察系統軟件的錄入。筆者認為這樣的做法固然精神可嘉,但是效果并不一定就好。筆者認為,這種狀況可以通過隨案隨錄加以改善。所謂隨案隨錄,就是每天根據案件的受理、審結、審理、判決等一系列情況予以當天報錄。這樣做不僅可以避免出錯,而且將報錄工作化整為零,減輕了工作強度、緩解了集中報錄的窘迫。
此外,隨案隨錄還可及時發現具有報道價值的典型性案例,公訴內勤可將其加工為信息、情況反映乃至于通訊材料、案件紀實等多種體裁的文字材料,可謂一箭雙雕。相反,月底利用手工報錄再集中計算機報錄就難免錯過了加工案例的絕佳時機,可謂暴殮天物。
(2)以統計工作為依托的思索
透過現象抓住本質,把握社會犯罪之脈動是案卡的一項重要功能。所謂解放思想,在公訴內勤工作中首先便是延伸觸角,在案件信息中把握規律,進而找到犯罪預防的方法。筆者認為,在統計工作中需注意以下幾點,方可做到觸覺敏銳、思維敏捷、思路廣闊:
第一、對犯罪構成有一個系統而清醒的認識,在報錄案卡時注意歸類和總結。以犯罪主體為例,我們可對未成年人犯罪問題進行追蹤考察,在報錄案卡時注重對該類案件的整體把握。除案卡的信息錄入外,內勤可通過查閱案卷、提訊犯罪嫌疑人、輔助辦案人出庭支持公訴、參加訓誡會等一系列方法系統掌握未成年人的犯罪情況、原因、特點等,如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加重,內勤就可第一時間訴諸各種形式的文字材料加以研究。
第二、對刑法分則中的常見罪名有較好的把握,特別關注多發案件的發案情況、規律、特點,并在掌握大量案件材料的基礎上尋求預防途徑進而提出建議。例如對交通肇事案件結合案發情況、本地區交通狀況進行整體把握,就可撰寫具有一定現實意義的調研文章,進而向有關部門提出合理化建議,從而一定程度上控制本地區交通肇事的發生率。
第三、對近期高發案件保持高度敏感,注意總結和深入探究,提出合理的防范措施。例如針對本地區汽車租賃公司屢屢受騙的現狀,筆者曾根據案卡提供信息深入汽車租賃公司考察、探求原因,并結合理論界及實務界的現有研究成果進行分析,及時撰寫調研及情況反映,收到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第四、注意歸納總結本地區高發案件的規律,在撰寫案件質量分析報告時切忌簡單的數字替換,而是在數字的基礎上結合平時的積累進行全面分析,使案件質量分析報告成為一段時間內案件研究成果的總呈現。通過對案件質量分析報告的反思,又可找到調研分析的突破點。
總之,只有利用好信息報錄這個工具,才能真正實現公訴信息、宣傳、調研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2、公訴內勤信息、調研、宣傳工作中的實踐和創新
信息、調研和宣傳工作即是公訴內勤工作的難點,卻也是容易出彩的地方。如何將這三項工作完成得利落漂亮,是值得思索的問題。
出色的內勤必須還是一個好“筆桿子”,能夠及時將公訴工作的動態、成果傳遞出去。筆者認為需做到以下幾點:
(1)對本科室動態有全面的把握,注重對科室文化的歸納和提煉,密切跟蹤本科室在業務創新和綜治工作中的進步。針對本科室成功的訓誡會經驗和法制“六進”中進學校宣講法律的有益實踐,筆者撰寫了大量宣傳稿件發表于市級和國家級刊物,效果顯著。
(2)深刻理解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講人性、促和諧,在此基礎上用更為理性、成熟的視角觀察問題,用生動、感人的筆觸反映科室工作。我科近十年來化解矛盾百余起,筆者以此為主題撰寫系列報道材料,樹立本院良好形象。
(3)案件信息是公訴工作中一切具有實踐性、區際性、現實性調研工作的基礎,也是信息、宣傳工作的源頭活水,只有重視數據報錄工作,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信息調研工作的全面展開。
(4)內勤工作接觸的是最翔實、最基礎的案件材料,研究的重點也應該是最實在、最具有實踐意義的課題。筆者不贊成大框架、高起點、喊口號式的“高屋建瓴”,空洞無物的長篇累牘絕不能帶來任何積極效應。我們應從細微處著手,或反映案件情況,或提出整改建議,一句話——實實在在,言之有物。
(5)客觀公正地評價案件事實之余,站在人性的角度剖析原因。犯罪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社會、教育等等均是人性發生畸變的可能因素。當我們在法律的考量之外再賦予人性的拷問,必能使作出的評析更加深刻、到位。
總共3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