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偉迪 ]——(2003-5-15) / 已閱22176次
[6]《舊唐書.李吉甫傳》[M]卷148,中華書局1975年出版,第1975年出版,第3992頁。
[7]長孫無忌等撰,劉俊文點(diǎn)校,《唐律疏義》[S]第20條,中華書局1983年出版,第57頁。
[8]長孫無忌等撰,劉俊文點(diǎn)校,《唐律疏義》[S]第20條,中華書局1983年出版,第190頁。
[9]長孫無忌等撰,劉俊文點(diǎn)校,《唐律疏義》[S]第20條,中華書局1983年出版,第225頁。
[10]長孫無忌等撰,劉俊文點(diǎn)校,《唐律疏義》[S]第20條,中華書局1983年出版,第231頁。
[11]徐溥等撰,《明會(huì)典.改調(diào)》[S]卷5,《四庫全書》[M]第617冊(c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151頁。
[12]《光緒會(huì)典事例》[S]卷47,轉(zhuǎn)引自中國人民大學(xué)中國古代史教研室等編《中國歷朝行政管理》[M],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835頁。
[13] 國家人事部(人發(fā)1996年第48號(hào)),《國家公務(wù)員任職回避和公務(wù)回避暫行辦法》[S] (1996年5月27日)。懷化地區(qū)人事局編印,《人事政策法規(guī)新編》[S],第198頁。
[14]劉政,《湖南日?qǐng)?bào)》2001年9月14日B3版:“家族腐敗”警示錄[N]。
[15]長孫無忌等撰,劉俊文點(diǎn)校,《唐律疏義》[S]第20條,中華書局1983年出版,第237頁。
[16]劉海年等著,《中國歷代貪賄案件選注》[M],法律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49頁。
Abstract: Consanguinity is importance gist in administration lawmaking in China,compare with the consanguinity and the administration lawmaking between ancient and modern,the modern law gain a great advancement on eliminating consanguinity franchise of administration,but,it is not as good as the ancient law in blench,bribery law of consanguinity,it bring on some holes of the administration.
Keyword:consanguinity;administration lawmaking;hold a post blench;bribery
注:原文發(fā)表在《湖南省行政學(xué)院學(xué)報(bào)》2002年第6期
作者Emai:liweidi1289@sina.com
總共2頁 [1] 2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