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国产v片大片线观看网站-国产v视频-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片-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另类-这里只有精品首页-真不卡网站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參與分配制度若干疑難問題探討

    [ 奚瑋 ]——(2003-5-23) / 已閱12577次

    參與分配制度若干疑難問題探討

    奚瑋 葉良芳


    [內容提要] 申請參與分配制度是一項重要的民事執行制度,但這項制度在具體設計時卻還存在許多不明確之處。本文對申請參與分配的主體范圍、不足清償全部債務的認定標準、法院的告知義務、主持具體分配財產的法院的確定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申請參與分配 主體 清償 告知 主持

    申請參與分配制度,是指已經取得執行依據或者已經取得財產保全裁定的債權人,在其他取得執行依據的債權人對被執行人的財產啟動執行程序后至被執行人的財產被清償前,發現被執行人的財產不足清償所有債務時,向人民法院申請就所有債權按比例平均受償的一種制度。這項重要的民事執行制度,對于平等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提高訴訟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以下簡稱《規定》)對這項制度均有相應的規定。但由于這兩個司法解釋的內容均較為原則,對許多具體問題的規定存在一些模糊、沖突之處,給司法適用帶來一定的困難,有必要予以分析澄清。
    一、 關于申請參與分配的主體范圍問題
    《意見》規定,申請參與分配人必須是已經取得執行依據或者已經起訴的債權人。具體而言有兩種:一是已經取得執行依據的債權人,即與被執行人存有債權債務關系,而且這種關系已經人民法院判決、裁定、調解,或經仲裁機構裁決,或經公證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且相關的法律文書已經生效的債權人;二是已經起訴的債權人,即與被執行人存有債權債務關系,在法院因其他案件執行被執行人的財產的過程中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并被法院立案受理的債權人,既包括向一審法院起訴的債權人,也包括向二審法院上訴的債權人;既包括法院已經受理其案件但尚未開庭審理的債權人,又包括法院雖已開庭審理但尚未對其案件作出裁判的債權人,還包括其案件一審裁判已經作出但尚未生效的債權人。
    根據《規定》,申請參與分配人須是已經取得金錢債權執行依據的債權人,即與被執行人的債權債務關系是否存在已由生效的內容為金錢給付而非交付特定物或履行特定行為的法律文書所確定的債權人。
    比較兩個司法解釋,關于申請參與分配的主體范圍明顯存有以下差別:一是參與分配的債權種類不同。《意見》對申請參與分配的債權種類未加限制,《規定》則要求申請參與分配的債權必須是以金錢給付為內容。二是提出申請的依據不同。《意見》規定了申請人提出參與分配申請的兩個擇一要件:一是在結果上有執行依據;二是在程序上已進入起訴階段。《規定》則以取得執行依據為申請參與分配的唯一要件,排除了在起訴階段以法院受理為依據申請的可能。在司法實踐中,我們應該以哪個司法解釋為準確定申請主體的范圍呢?根據新法優于后法的原則,當然是以《規定》為準。應當注意的是,根據《規定》,財產保全申請人的地位類似于申請執行人,而不是一般的申請參與分配人。因為一旦法院接受債權人的財產保全,并對債務人財產采取了查封、扣押、凍結等措施,其實質相當于提前實施了一部分執行程序,并排除其他法院對該部分財產重復采取執行措施的權力以及其他已取得執行依據的債權人對該部分財產申請立即強制執行的效力。其他債權人要參與分配該部分財產,必須向采取執行措施的法院提出申請,且需等到財產保全申請人的案件審結之后才能進行實際分割。從這個意義上說,財產保全申請人的地位,相當于申請執行人。當然,就其申請分配財產而言,由于其是在其他債權人已申請執行的情況下作出的,在時間上具有后續性,故又是申請參與分配人。
    二、 關于“不足清償全部債務”的認定標準問題
    《意見》和《規定》均將“被執行人的財產不足清償全部債務(不能清償所有債權)”作為申請參與分配人提出申請的一個前提條件。但如何判定“被執行人的財產不足清償全部債務”,兩個司法解釋均無明確的可操作性較強的規定。
    實踐中,有的同志認為,“被執行人的財產不足清償全部債務”,應采客觀標準,即被執行人的全部財產總額事實上少于其全部債務總額,方為“不足清償”。有的則認為,應采主觀標準,即申請參與分配人認為被執行人的財產短缺,欠缺償付能力,不能清償全部債務的,即可。上述客觀標準說要求申請參與分配人查明被執行人的現有全部財產總額和全部債務總額,這不夠切合實際。因為除被執行人隱瞞、轉移其財產、不愿公開負債狀況等人為因素外,對其公開的財產仍存在評估、折價、鑒定等技術上的困難,這使得正確評定一個被執行人的財產存在許多變素,實屬不易。當前在司法機關要做到這一點尚存有諸多困難的情況下,要求申請參與分配人做到,顯然勉為其難,失之過嚴。
    事實上,“被執行人的財產不足清償全部債務”應是申請參與分配人提出申請的一個誘因和動機,是其主觀上的認識,對于其能否參與分配財產不是決定性的,故應以主觀標準為宜。從參與分配制度的功能來看,其旨在保護債權人公平受償。因此,債權人只要在法定期間內提出申請,并附有執行依據的,原則上應允許其參加財產分配。如果被執行人財產事實上的確不足清償全部債務,則申請人的申請并無不當,允許其參加財產分配就是適宜的;如果申請人的認識片面,被執行人的財產足夠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有其他財產可供執行,則在參與分配程序結束之后,各債權人仍可就被執行人未執行的財產進行再分配,仍可公平保護各債權人的利益。從操作層面上來看,采主觀標準,法院只需審查申請參與分配人提供的被執行人不能清償其債務的表面證據,如債權人向有關法院申請執行后是否通過對被執行人的其他財產獲得清償,在債權人的請求履行下,債務人對于到期債務,是否有持續的不能清償的客觀狀態,債務人是否明示或默示其不能償還債務,是否有相反證據證明債務人能夠清償到期債務等,而無需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去調查核實被執行人的全部財產和全部債務,這無疑大大方便操作,從而有利于提高執行效率。
    三、 關于法院告知義務的問題
    參與分配程序因申請人提起而得以啟動,申請人若不向執行法院申請,則無從進入業已開始的執行程序。但實踐中,申請人沒有提出申請往往不是因為其主觀上不愿提起,而是因為不知道法院已啟動執行程序,開始執行被執行人的財產。因為被執行人的債權人可能是多個,對被執行人的財產采取執行措施的法院也可能是數家,即使是同一家法院,申請人也難以掌握法院的執行工作狀況,難以全面了解被執行人的財產是否被查封、扣押、凍結或者是否已被執行完畢,這樣就很可能使參與分配制度被虛置。由此帶來一個問題是:執行法院有無告知所有債權人其已開始執行被執行人的財產的義務?
    筆者認為,在一般情況下,法院并無告知義務。參與分配程序不同于破產程序。破產程序是對債務人的全部財產作一次性分配給所有債權人,并從實體上消滅債務人的民事主體資格,債務人以后將不再也不可能承擔清償剩余債務的責任。它是以公平為主要價值取向,同時兼顧效率。因此,在破產程序中,要求法院要有告知義務,以保證各債權人公平受償債務。參與分配程序是使債權人公平受償債務人現有全部財產,以便宜執行進行。它并不從實體上消滅債務人的民事主體資格。如果債權人在這次執行中未得到全部的充分的足額清償,以后發現債務人還有其他財產時,對剩余債務仍得申請法院繼續強制執行。它以效率為主要價值取向,兼顧公平。從法理上講,債權人如果在這次執行程序中未得到清償,畢竟還有其他清償機會,還有補救措施。另外,作為權利的享有者債權人也應該密切地關注被執行人的財產狀況,及早向法院提出執行申請,積極行使自己的訴訟權利。因而,在參與分配程序中,法院可以不履行告知義務。從操作上看,如果要求執行法院就每一個執行案件都以通知、公告等方式告知其他不特定的債權人,則無疑會使執行程序復雜化,拖延遲緩訴訟進程,降低執行效率。參與分配程序畢竟還是屬于執行程序,而效率是執行的第一價值目標,因此,在參與分配程序中,要求法院承擔告知義務并不妥當。
    但是,如果法院處置的財產是終極性的,即債務人僅以該財產為承擔責任的全部,則法院必須履行告知義務,如執行被執行人的開辦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的財產。根據《規定》,被執行人的開辦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只在開辦時投入的注冊資金不實或抽逃注冊資金范圍內或者所無償接受的財產范圍內承擔責任。如果已經在注冊范圍內或接受財產范圍內向其他債權人承擔了全部責任的,人民法院不得裁定開辦單位重復承擔責任。易言之,開辦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只承擔一次責任,且是有限責任。實踐中大量的作為被執行人的未清理或清算而撤銷、注銷或歇業的企業法人,基本上是空殼公司,已無財產可供執行。此時,在追加或變更投入資金不實、抽逃資金或轉移財產的開辦單位或其他單位為被執行人時,由于這類單位只承擔一次責任,故類似于破產清算,法院應履行告知義務,以確保債權人的債務公平受償。如有一個案例:A公司是B公司的投資人,公司成立后,C公司又抽回所投入的注冊資金100萬元。C公司因與B公司發生貨款糾紛而起訴B公司和A公司,取得勝訴判決并申請法院執行。但由于種種原因,法院未對A公司的財產采取執行措施。在此期間,D公司又向另一家法院起訴B公司,要求歸還借款120萬元,并在庭審過程中達成調解協議。在執行該協議時,追加A公司為被執行人,取得A公司的款項100萬元。當前一家法院要執行A公司的財產時,A公司辯稱,其已履行完畢債務,不應再承擔責任。此案B公司起訴在前,取得生效判決在前,債務卻得不到分文清償;D公司起訴在后,取得生效裁決在后,債務卻得以基本清償。主要原因在于法院未履行告知義務,以致其債權不能得到清償,事實上以后也失去清償機會,這對其是十分不公平的。因此,當被執行的財產是終極性的,即該財產執行完畢后將終結民事主體的資格,則法院應有告知義務。具體而言,主持分配的執行法院在受理第一個債權人的執行申請后,即應發出公告,督促其他取得執行依據的債權人在一定期間向法院申請參與分配,逾期不再受理。
    四、 關于確定主持具體分配被執行人財產的法院問題
    實務中,往往出現被執行人的財產因涉及多個執行案件而由多個執行法院分別采取了強制執行措施。當有其他債權人發現被執行人的財產不足清償全部債務就其中某個法院已采取強制執行措施的財產而申請參與分配,但還有其他財產已由其他法院查封、扣押、凍結,為使債權人公平受償,不同的法院應如何協調?是各自為政還是合并執行?在參與分配程序中如何合并?
    《規定》第91條第1款規定,“對參與被執行人財產的具體分配,應當由首先查封、扣押或凍結的法院主持。”該規定明確以采取執行措施的先后作為確定主持分配法院的依據。即如果兩個不同的法院對同一個被執行人都采取了查封(或扣押、凍結)措施,則先查封的法院為主持參與分配程序的法院,后查封的法院應將參與分配申請人、所查封的財產移交給先查封的法院,并承擔相應的委托執行義務。
    實踐中感到為難的是兩個法院對同一被執行人采取了不同的執行措施,如一個法院采取的是查封措施,另一個法院采取的是扣押措施,則該如何決定主持參與分配的法院?筆者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仍應以采取執行措施的先后來確定,即不管法院采取的是哪一種執行措施,只要事實上是最先對被執行人的財產采取執行措施的,即為主持分配的法院,而無需考慮所采取的措施種類,被采取執行措施財產的種類(動產或不動產)、標的額大小等因素。這樣理解,既符合《規定》的精神,又便于實踐操作。
    在有多個法院對同一被執行人的財產采取執行措施時,或者一個法院對同一被執行人多次采取執行措施時,應采取并案程序,即將數個相互獨立的對同一被執行人的案件合并為一個案件執行,并由先采取執行措施的法院主持并案執行,以使參與分配制度更具合理性和操作性。(作者單位:安徽師范大學法律系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人民法院)

    備注:本文發表于《人民法院報》2003年4月13日。



    ==========================================

    免責聲明:
    聲明:本論文由《法律圖書館》網站收藏,
    僅供學術研究參考使用,
    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

    論文分類

    A 法學理論

    C 國家法、憲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經濟法

    N 訴訟法

    S 司法制度

    T 國際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在线网站 | 国产在线极品 | 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 爽死你个放荡粗暴小淫货双女视频 | 成人a视频在线观看 | 成人免费午间影院在线观看 | 搞黄网站免费观看 | 国产成人咱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 欧美一级在线 | 国产综合在线视频 | 黄色成人在线网站 |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视频 | 免费国产成人高清无线看软件 | 欧美亚洲免费久久久 | 999国内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 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只有 |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免费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 97超在线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一区 | 国产成人在线视频播放 | 一区二三国产 | 三级毛片在线播放 | 手机在线精品视频每日更新 | 国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久久中文字幕日韩精品 | 久久精品香蕉 | 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 第1页 | 国产大乳喷奶水在线看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91啦丨国产丨 |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99re视频9在线观看 | 91热久久| 久久久久毛片免费观看 | 亚洲精品成人a | 欧美日韩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经典三级 | 欧美在线成人免费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