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軒 ]——(2003-9-1) / 已閱48045次
網絡詐騙犯罪淺析
西安財經學院 李軒 710061
[內容提要]:
依托于網絡的發展,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生活正經歷一場史無前例的變革,而形形色色的
網絡犯罪給這場變革提出了全方位,不容忽視的挑戰。本文僅僅針對利用網絡進行詐騙犯罪的新特
征,種類,犯罪構成,未完成形態及危害結果等方面立足于刑法學的立場。提出自己的觀點。以期
有用于刑法理論的研究,有用于司法實踐。
[關鍵字]:
網絡詐騙 詐騙罪 網絡犯罪
[正文]:
計算機網絡無疑是當今世界最為激動人心的高新技術之一。它的出現和快速的發展,尤其是國際互
聯網的日益推進和迅猛發展,為全人類建構起一個快捷、便利的虛擬世界。在這個空間里也有它的
黑暗的一面,網絡詐騙犯罪正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
一. 形形色色的網絡詐騙犯罪
網絡詐騙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互聯網采用虛擬事實或者隱瞞事實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
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正是由于網絡詐騙犯罪可以不親臨現場的間接性特點,表現出形式多樣的
網絡詐騙犯罪。
1. 利用網上拍賣實施的詐騙犯罪
在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今日公布的《掃蕩網絡詐騙》報告中,調查數千宗網絡投訴案件中,其中網
上[拍賣名列榜首,占總數的78%之多。受害人大多中付款后或收不到商品或收到的商品不如賣主
所承諾的那樣值錢,或者干脆一文不值。
2. 利用Modem撥叫國際長途的詐騙犯罪
犯罪行為人誘使上網者下載一個“瀏覽工具”或者“撥號器”,以便免費登陸成人網站。而所謂
“撥號器”就會悄悄切斷Modem的當前連接,轉而通過撥通一個國際長途號碼連接上互聯網。這
樣,用戶會在不知不覺中損失一大筆電話費。
3. 利用互聯網騙取信用卡的詐騙犯罪
有的網站允許你免費在線瀏覽成人圖片,不過你必須提供信用卡號碼以證明你已經滿18歲。然而,
當你打開它卻有一大堆你意想不到的東西是套收費的。《環球時報》2001年3月20日報道了美國新
月出版社集團利用旗下的網站,以免費瀏覽做幌子,騙去網民1.88億美元。而主要用的行為就是
騙取網民的信用卡號進行詐騙。
4. 利用互聯網提供特許權的詐騙犯罪
犯罪行為人在向投資者提供經營特許權時,有意隱瞞相關情況進行詐騙。通常以其中商業機會和特
許產品展覽做誘餌。譬如說,有的提出低價出售數以百萬計的電子郵件地址名單,而有的則提供收
信人的代理服務器號碼,但實際中:提供代理服務器的號碼是違反網絡規定的,而所謂的電子郵件
地址不是失效的就是錯誤的。
5. 利用互聯網進行多層次銷售和傳銷的詐騙犯罪
種類詐騙花樣更是五花八門,有的利用網絡電話兜售一些非法或欺騙性的投資產品;有的則把定價
過高的為房地產提供保證底風險債券作為風險普通的一般債券來推銷;也有的在網絡上刊登啟事要
求應征者花大筆的錢買回某種生產資料,生產出商品后,公司負責回收,卻又以“質量不達標”等
這樣那樣的理由拒絕回收,從而使許多投資者損失慘重。
而所謂的多層次銷售一般宣稱“你可以通過自己以及你所發展的下線銷售產品和提供服務來賺
錢”。其實商品或服務不過買給了和你一樣的銷售者。那么,你通過什么來賺錢呢?
6.利用互聯網提供的旅游休假以及醫療保健商品及服務的詐騙犯罪
犯罪行為人宣稱“你可以參加一次豪華旅游,并提供許多打折的附加服務”。實際上這全是謊言,
就算成行的話,你也得因為那些“附加服務”損失不少錢。
總共4頁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