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鐵川 ]——(2012-1-5) / 已閱10559次
注釋:
[1]周葉中主編:《憲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280頁。
[2]參見彭剛、黃衛平主編:《發展經濟學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366頁。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1頁。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776頁。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頁。
[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9頁。
[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30頁。
[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73頁。
[9]《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7、758、760頁。
[10]譚崇臺主編:《發展經濟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頁。
[11]譚崇臺主編:《發展經濟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頁。
[12]轉引自呂景勝等:《法學理論前沿》,中國檢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650頁。
[13]洪銀興編著:《發展經濟學與中國經濟發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145頁。
[14]洪銀興編著:《發展經濟學與中國經濟發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91、192頁。
[15]彭剛、黃衛平主編:《發展經濟學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430頁。
總共2頁 [1] 2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