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国产v片大片线观看网站-国产v视频-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片-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另类-这里只有精品首页-真不卡网站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淺談檢察機關關于農村信訪舉報工作的問題及對策

    [ 張海鵬 ]——(2012-11-16) / 已閱8563次

             淺談檢察機關關于農村信訪舉報工作的問題及對策

                景縣人民檢察院 張海鵬 李寧

    近年來,隨著中央對農業、農村和農民的財政投入力度不斷加大,下撥資金越來越多,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科技水平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涉農職務犯罪呈明顯增多之勢,問題十分突出。在相關政策落實過程中,一些國家工作人員和農村“兩委”干部暗箱操作、虛報冒領、截留侵吞、中飽私囊,嚴重損害了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我院從2010年到現在,共受理舉報線索283件,其中涉及農村的線索112件,占總受理線索數的39%。這不僅造成了國家投入的涉農資產的大量損失,也嚴重傷害了群眾的感情,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最高人民檢察院也提出了“緊緊圍繞中央“三農”政策措施的貫徹實施,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加大查辦和預防涉農惠民領域職務犯罪力度,保障涉農惠民政策資金真正惠及廣大農民,為“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的要求,要求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作用,把懲治和預防涉農職務犯罪作為服務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途徑。為有效地預防遏制農村基層干部侵財案件的發生,努力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筆者結合近年來我院受理舉報和查辦涉農侵財案件情況展開分析,談點思考。
    一、農村信訪舉報反映的主要問題
    這些信訪舉報案件中,經分類統計,主要涉及四個方面的問題:
    1、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管理環節。該環節的涉案人員主要是參與管理和直接經手具體事務、資金的鄉(鎮)、站所領導職工、村委干部等,利用職務之便,貪污或挪用農村基礎建設資金。從我院近兩年受理的案件線索看,一般表現為,貪占土地承包費和宅基費等集體財產,這類案件占舉報線索的24%。
    2、專項款物管理環節。在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社會保障等專項款物管理環節,一些村干部利用災害申報、處理緊急,監督滯后等因素,對村民隱瞞國家惠農政策、補貼標準,暗箱操作,大肆國家涉農資金侵吞。犯罪主體多是采取對經手的資金進行克扣,虛列造表、偽造簽字、欺騙審批等手段,騙取公款據為己有。一些資金管理人員借機構人員配備不齊,集部門領導、出納、會計職權于一身,一人大權獨攬,無人監管,挪用專款大肆揮霍。2010年、2011年我院受理這類案件線索有12件,占舉報線索的10%。
    3、退耕還林、糧食補貼資金管理環節。在退耕還林過程中,由于該工程涉及全縣每個鄉鎮千家萬戶,點多面廣,職能主管部門縣林業局無法全面抽調人員全程參與,且規劃面積是通過衛星測繪鎖定,覆蓋了農戶土地、溝道面積,而一些溝道原本沒有劃給農戶,一些村委干部在參與對退耕還林土地丈量、測算和申報過程中,利用溝道歸屬模糊,農戶不知曉如何處理的心理,將該溝道所占面積虛列戶名上報后騙取資金占為己有。在糧食補貼過程中,部分村干部多報耕地畝數,騙取國家補貼。從我院受理的112起案件線索來看,反映涉嫌貪污退耕還林款、糧食直補款的問題較為突出。其中反映村干部在發放糧食直補、林業補貼的過程中涉嫌貪占的有56件,占舉報線索的50%。
    4、農村資金管理環節。部分村財務制度不健全,不按規定由財務人員管理款項,部分款項而是由村干部直接管理,不入財務賬,致使資金長期滯留于個人手中,完全脫離監管,用隨心所欲,導致資金被貪污、挪用揮霍一空。二是入賬發票不正規,用收據和打“白條”的形式入賬。從我院近兩年受理的案件線索年,一般表現為,村財務不公開或公開不及時、不真實的問題,這類問題占受理案件線索的100%。
      二、造成以上問題的因素:
    一是部分村干部法制觀念淡薄。在一些案件的查辦過程中我們發現,通過近幾年的宣教工作,大部分基層干部已經有了一定的法制觀念,知道那些事該做,那些事不該做。但同時他們的這種法制觀念非常單薄,并沒有一個系統的概念,往往在一些實際問題上把握不住。如公款私存、挪用公款償還村里其他債務等問題都是由于法制觀念的淡薄造成的。這些人往往認為:只要不把錢裝進自己的腰包,只要是為村里辦事,就不算違紀違法。因此說法制觀念在一些基層干部的心中依然淡薄。
    還有一些農村干部對國家法律法規知之甚少,對自己行為的法律后果認識嚴重不足,加上私心雜念太重,私欲澎脹,經不起金錢誘惑,存在著“有機會撈一把”的僥幸心理,最終走上了貪污挪用的犯罪道路
    二是部分村干部家長式粗暴、野蠻作風。現在一些基層干部,特別是村干部中普遍存在家長式粗暴、野蠻作風,這些人沒有民主的概念,在作出決策的時候不征求意見, 在村里的事務上專橫獨裁。如私自收費、敲詐勒索等行為,都是粗暴、野蠻作風的體現。此類案件往往牽涉的金額不大,但是激起的民憤很大,經常造成農村不穩定因素。
    三是權力過分集中,缺乏監督。隨著國家支農惠農政策的實施,涉農資金逐漸增多,一些農村基層組織工作人員既是涉農資金的實際運作者,又是涉農資金的管理監督者,他們集權錢職務于一身,這就為涉農職務犯罪提供了空間和機會,因此,他們一有機會不撈一把,就在所難免
    四是監管缺失。目前對于村級財務及村務公開,上級有了非常明確的規定,我縣也在全部行政村實行了村務公開“大臺歷”制度,要求每個村都要按時、按規定、按要求對村務進行公開。但在具體實施中對于村務公開工作本身卻缺乏有力的監督,盡管對公開時間、公開內容、公開形式進行了詳細的規定,但其透明度和全面性卻得不到保證。何時公開,如何公開,公開什么仍然由村干部們說了算,廣大群眾并不能完全看到自己想看的公開內容。僅靠紀檢監察部門的監督檢查肯定無法保證,公開質量靠村干部科自覺對村務進行全面公開也不現實,監督的缺失直接導致了村務公開不全面、不透明,致使部分干部仍然有機會違規違紀。
    三、當前農村信訪舉報突出的原因
    1、群眾民主法律意識日漸提高。隨著法律知識的普及和新聞媒體對法律宣傳力度的加大,農村集體學法、用法的意識顯著提高。與以前相比,村民管理村務的主人翁意識得到增強,監督村務的積極性得到提高。“有難題靠法律”的觀念逐步樹立起來,促使村民在遇到基層不易解決的難題時,自覺運用法律手段到司法機關“討個說法”。
    2、個別農村基層干部違法亂紀,侵害了群眾的合法權益。農村干部隊伍中主流是好的,但有一些農村基層干部受特權思想和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利用手中權力,假公濟私,對土地承包、征地補償款使用等村民敏感的問題,不經村民或村民代表同意,擅作主張,在位時不是考慮如何帶領群眾脫貧致富,而是盤算如何利用職權謀取私利,甚至個別村干部作風霸道、橫行鄉里,使村民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這些行為引起了群眾的強烈不滿,嚴重傷害了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關系,激起了群眾義憤而導致上訪。
    3、村財務管理混亂,辦事透明度不高,群眾有疑問。有的村由于執行財務制度不嚴,使得村干部將上級下撥的糧食直補款、退耕還林款、征地補償費等隨意截留,不入帳、不上報,長時間不向村民公開村務。即使公開也只是象征性地公開收支總額,不公開明細帳,透明度低。當群眾提出質疑時,一些村干部不予說明和解釋,甚至壓制、打擊群眾,造成干群情緒對立。
    4、村民反映的問題在基層得不到有效解決。農村群眾也想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更渴望得到基層村干部的理解與支持。但有些村干部對群眾反映的問題相互推諉“踢皮球”,使問題長時間不能從根本上得到圓滿解決,村民對鄉村干部失去信心,無奈只好到司法機關告狀舉報。
    四、解決農村不穩定因素的主要對策
    通過分析影響農村社會穩定的原因,我院將從以下四方面加強工作,以維護農村穩定。
    (一) 緊緊圍繞黨委、政府關于建設好新農村的重大決策和部署,積極關心和支持新農村建設,將依法履行職責與服務“三農”有機地結合起來,既嚴格依法辦案,又堅決摒棄就案辦案,就事論事的單純業務觀點,充分發揮懲治犯罪,維護穩定的檢察職能作用。要認真查辦侵害廣大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破壞農業生產、危害農村穩定的案件,必須站在為發展這一執政興國為第一要務的高度發揮職能作用,嚴厲打擊盜竊、破壞等有害農村社會穩定的刑事犯罪及農業生產、經營領域內發生的各種坑農害農犯罪活動,為建設新農村創造良好的社會法制環境。
    (二)積極查辦“涉農”職務犯罪,加強農村職務犯罪預防機制建設。針對利用職權侵吞、挪用“涉農”專項資金的犯罪,加大打擊力度,加強防范和預防,充分發揮預防職能。利用縣、鄉、村三級預防點建立起便民舉報責任區,使農民監督成為現實,構建起農村預防職務犯罪網絡,積極為新農村建設創造良好的社會管理環境和服務環境。
    (三)根據涉農重大刑事案件多由民事糾紛轉化而來的特點,建立影響較大的民事糾紛鄉鎮上報制度和民刑通報制度,從而形成縱橫交錯的立體報告網,使影響較大的民事案件政府早知道、司法機關早知道,通力合作、形成合力,提前做好各方調解、安撫工作,全力避免由民事糾紛向刑事案件轉化或者發生嚴重危害社會穩定的群體性違法事件發生的可能。同時,公、檢、法、司要建立整體聯動預防工作機制,避免嚴重危害農民利益,影響農村穩定的嚴重刑事案件的發生。
    (四)建立縣、鄉、村三級聯動機制。我們將受理群眾訴求的渠道延伸至縣、鄉、村,在縣、鄉、村設立了舉報箱和12590公開舉報電話。從而進一步暢通基層訴求渠道,方便群眾監督、舉報違法行為,使廣大群眾足不出村就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加強與鄉鎮、村干部的聯系,便于及時發現涉檢信訪苗頭,及時解決。
    (五)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律宣傳活動,讓居住在農村群眾有更多渠道了解我國現行法律及相關規定,使“按法律解決糾紛”的觀念真正深入群眾心中。針對這些情況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大力開展“送法進村”活動,向廣大農民群眾宣傳法律知識。并通過捐資助困,文化扶貧,法律援助等多種形式,推進法治觀念的深入民心,聯系法院將具有代表性的案件的庭審搬到案發現場,讓當地群眾能通過以案講法的形式了解法律知識,促進其知法、懂法、守法進程,杜絕同類違法發生。真正做到辦理一件、教育一片、預防一地。
    2將執行法律和保護農民權益有機結合,組織律師和其他法律工作者,辦法律文化大集,真正送法到鎮、鄉、村。并且,長期開設法律咨詢熱線,為不懂法律的群眾解決具體實際的法律問題。而且司法機關可通過梳理近幾年辦理的各類涉農犯罪的案件,找出其涉及觸犯的刑法條文,并結合相關法律規定,制作簡易的法律宣傳小冊子。
    3結合辦案,深入農村,實地調研,為群眾排憂解難送溫暖,真心誠意辦實事,實現檢察機關職能從單純性執法向管理性服務的轉變,發現問題,找準癥結,向黨委、政府提出宏觀的意見和建議。通過加強對重點人群的幫教,特別是對青少年的法制宣傳教育,不能流于形式,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使農村青少年有學不上、有家不歸、無業可就的情況得以改善,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
    ==========================================

    免責聲明:
    聲明:本論文由《法律圖書館》網站收藏,
    僅供學術研究參考使用,
    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

    論文分類

    A 法學理論

    C 國家法、憲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經濟法

    N 訴訟法

    S 司法制度

    T 國際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窝窝午夜看片七次郎青草视频 | 亚洲精品www |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欧美性xxxx18 | 看性过程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国产a理论片 |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国产亚洲 | 亚洲 欧美 日韩 在线 中文字幕 | 男人的天堂中文字幕 | 91九九| 久久毛片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毛片在线 |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福利不卡 |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久久精品 | 成年女人免费看片 | 国产区精品| 性感美女一级毛片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毒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 亚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图片欧美 | 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 久久综合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毛片 | 欧美国产综合日韩一区二区 |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 成人老司机深夜福利久久 | 亚洲国产第一区二区香蕉日日 |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 |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大片午夜 | 干女人逼视频 | 大焦伊人 | 中文字幕在亚洲第一在线 | 欧美大片在线播放 | 欧洲一级视频 |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 | a国产在线 | 成人小视频免费 | 在线观看日本ww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