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勝宇 ]——(2012-11-23) / 已閱4204次
加強制度文化建設 著力提升審判效率
北安市人民法院 王勝宇
一、立足制度文化的價值導向作用,樹立質效意識
我們深知,制度文化來自于社會實踐。而制度文化一旦構建,必將對人的價值觀取向產生重要影響。為此,我們緊緊圍繞政法干警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活動,以“厚德崇業,尚法至公”為院訓,加強政治學習、司法品行和廉政等制度的建設,突出抓好“三個強化”,牢固樹立干警審判質效意識:一是強化干警學習制度,堅持每周五學習制度,定期開展院長薦文、資深法官講座,練兵競賽、主題演講、黨團共建等活動,加深了全體干警對核心價值觀內涵的理解,提升法官職業素養,為提升審判質效提供了思想保證。二是強化品行作風制度,制定《干警司法品行建設規劃》,將干警品行、形象作風納入審判質量管理范疇,實行績效考核,對工作作風投訴,在全院大會實名、實況無條件通報并扣分。堅持一年一個品行建設主題,近四年來先后開展“規范司法禮儀”,程序、實體、形象“三公正”建設,“司法責任專項教育”,“司法公信提升年”,“審判質效體系推進年”等主題實踐活動,為提升審判質效提供了行為保證。三是強化廉政制度,我們被省法院命名為全省法院“法官廉政建設工程”首批示范單位,工作實踐中,我們通過建立50余項制度,開展一檔、二案、三會、四員、五書、六進”活動[1],全方位加強廉政建設,努力形成廉政制度體系,實現了“零違紀”,為提升審判質效提供了紀律保證。
二、立足制度文化的約束規范作用,推進質效管理
我們堅持把無形的價值理念與有形的制度載體結合起來,使法院制度文化在規范管理、提升審判質效上發揮最大作用。一方面,積極發揮主體作用,強化制度認同。從文化自信到文化自覺,是一個人民群眾作為文化主體積極主動參與文化建設的過程。就此,我們堅持以干警為主體,全員參與制度修訂,使制度的創設過程成為干警了解、認同并自覺遵守的過程。目前,包含政務、審務、黨務三大方面的《標準化工作制度匯編》已成體系,其中考評細則歷經3次調整完善,形成了6大管理項目、11個類別、52個子項目、近1000個節點的考核體系,涵蓋了法院所有崗位、執法行為以及司法要求。通過落實公開檢查、公開考核、公開比對、公開通報等規范管理措施,全院干警工作績效狀況一目了然,充分調動了干警自我管理、自我規范的積極性,得到干警廣泛認同。另一方面,以制度化為先導,著力實施“精品工程”,推進質效管理。文化產品要多出精品,同樣,執法辦案也要多出精品,基于這一認識,我們從制定制度標準、規則入手,實施“精品工程”,推進質效管理。一是打造精品卷宗。制定《卷宗評查標準》,設立評查點近400個,計分點從0.1分開始,對報結案件、發改案件、信訪案件、督辦案件100%評查。實行書面卷宗與電子卷宗同步比對評查,結果每月通報。近四年來評查案卷1.5萬宗,目前滿分卷宗非常普遍。二是打造精品庭審。制定三大訴訟《標準化庭審規則》,每年實行“一人兩考”,即考核每一位法官適用簡易、普通程序庭審情況,自2008年開始,已考核庭審145場,在全市法院規范庭審評比中,我院參評數量、獲獎檔次和比例,始終位居全市首位。三是打造精品裁判文書。制定裁判文書評查規則,實行常規評查和優秀裁判文書評選相結合,改革裁判文書,添加印有法徽的封皮,用附頁注明裁判所適用法條內容,規范裁判文書行距、字距、字體、用印等,確保裁判文書在體例格式上完全統一,得到上級院肯定和推廣。近四年來,全市法院裁判文書評比11個一等獎中,我們獲得8個。
三、立足制度文化的預期評價作用,建立長效機制
制度文化具有預期評價作用,基于這一作用,可以預期判定審判質效的好壞。為此,我們著眼長遠,充分利用這一作用,積極構建審判質效管理長效工作機制。一是內外互動,建立審判質效管理監督機制。強化監督是提升審判質效的重要保證,這是法院制度文化題中應有之義。為此,我們堅持全覆蓋、無縫隙的監管理念,在全市法院系統率先成立了審管辦,專門管理案件質量指標、效率指數。同時,加強外部協同監管,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聘請14名執法監督員。通過內外互動,相互協調,加強審判質效監督,保障陽光司法。二是正面引導,建立審判質效管理激勵機制。文化作為“軟實力”,更多地體現在激勵、引領上,我們針對審判管理更多的體現“管”、“考”、“罰”三大特征,加大“激勵性管理”資源的投入,把審判質效作為評選先進、評價法官和年度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近年有30人因審判質效突出得到提職晉級,實現“嚴管”和“激勵”均衡。三是追責問效,建立審判質效管理查處機制。我們認為,屬于文化范疇的制度文化雖然有“軟”的一面,但制度和機制本身是剛性的,因而,我們從責任追究入手,建立了審判質效管理查處機制,制定《法官錯案責任追究實施辦法》,將錯案分為三個等級15種情形,實行承辦人、承辦部門、監察室和審委會“四級”甄別制,結果在全院大會和局域網上公布。四年來,有8起案件被甄別為二類錯案,6起案件被甄別為三類錯案,22人次被績效處罰。四是堅持主題,建立審判質效管理服務機制。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是包括法院制度文化建設等一切工作必須堅持的主題,為此,我們制定了《司法便民二十條》,開展預約立案、釋法答疑、風險告知等一站式服務,近四年,辦理訴訟保全、先于執行、訴前調解案件700余件,發出司法建議46項,采納30項。今年我院又推出了《服務小微企業方案》,開展普法宣傳、釋法答疑、走訪座談等活動,快速穩妥審結涉小微企業案件200余件,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受到省市法院充分肯定。我們“審判質效體系建設經驗”在雞西日報、黑龍江法制報、人民法院報刊發,雞西市委政法委、黑龍江省委政法委做為典型經驗推廣。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法院制度文化建設,為雞冠區法院工作科學發展提供強大的文化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