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光明 ]——(2012-11-30) / 已閱10081次
論我國政府信息公開的原則
劉光明
一、“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
國外政府信息公開立法時,一般都沒有規定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范圍,而是確立一個“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基本原則。也就是說,政府機關擁有的與其行政權力運行相關的信息,原則上都是應當公開的,除非法律有例外規定。我國雖然沒有明確地規定這一原則,但實際上《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中暗含著這一原則!墩畔⒐_條例》一方面規定主動公開的基本要求、基本內容、重點內容以及依申請公開。另一方面也規定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信息不能公開外,其他政府信息都可以公開。這兩個方面已經體現“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我國之所以這樣規定主要是考慮增加政府信息公開的主動性、時效性針對性防止行政機關把一些重要的信息不予公開或者公開隨意性。所列舉的主動公開的范圍,大都是群眾關心的問題,明確主動公開的內容也有利于有降低公開成本。[1]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二章專門對公開范圍做出了規定,第九條概括地規定需要公開的政府信息應符合的基本要求;第十條、十一條、十二條是關于行政機關應當主動公開的條款。第十三條是關于行政機關依申請公開的條款。在政府信息主動公開的條款中,第十條列舉了縣以上各級政府及其部門重點公開政府信息;第十一條進一步列舉了市、縣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應當重點公開的政府信息;第十二條列舉鄉(鎮)人民政府應當重點公開的內容。根據條例第二章所列舉政府信息的具體內容及要求,我們大體可以將政府信息概括為四類信息:一是有關行政機關職權法定的相關信息,如行政機關的法定職權范圍、法定運行程序等;二是行政機關在行使其職權的過程中制作的信息,如行政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主要是行政機關執法解釋性規范)、執法文書等;三是行政機關組成人員的相關信息,如行政機關公務人員的職務、性別年齡、學歷、工作經歷等信息;四是私人(包括法人、其他組織)的信息,如行政機關在具體行政行為中所掌握的行政相對人或者相關人信息。公開的政府信息一般不能涉及公民的個人隱私,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商業秘密,除非權利主體同意或者行政機關認為如果不公開可能對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響的。涉及國家秘密的政府信息也不得公開。同時我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第七條、第八條還規定,行政機關公開政府信息不得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安全,按照國家規定需要批準的政府信息,未經批準也不得發布。
二、“誰制作誰公開、誰保存誰公開”的原則
在政府信息公開的實踐中,常常遇到不同的行政機關同時掌握同一項政府信息,如果不明確該項具體政府信息的公開主體,則可能會產生責任不清,相互推諉,甚至拒絕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義務的情況。如果籠統規定行政機關均有義務公開所掌握的政府信息,則又會導致多家行政機關重復公開同一項政府信息的局面,增加了行政機關公開政府信息的負擔,造成了不必要行政資源浪費,有必要對行政機關公開政府信息的權限加以明確。因此,條例第十七條第一款規定“行政機關制作的政府信息,由制作該政府信息的行政機關負責公開;行政機關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獲取的政府信息,由保存該政府信息的行政機關負責公開!痹摽钜幎ǹ梢愿爬ā罢l制作誰公開,誰保存誰公開”的原則。但是在特殊情況下,一些關系國計民生、影響重大的政府信息,在公布前還要經過上級部門核實后統一對外發布,這種情況主要是突發公共安全時間信息、國家重要基礎數據的發布。行政機關在發布這類信息時,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特殊規定執行。因此,條例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法律、法規對政府信息公開的權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三、“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則
黨的十五大確立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將其載入憲法。為了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和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2004年國務院出臺了《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該綱要對依法行政提出六項基本要求,即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一。[2]政府信息公開作為一種行政行為,也應當符合這些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筆者認為這些要求也就是在依法行政這個總原則下的行政權力運行的具體原則,也是政府信息公開過程中應當遵循的原則。但是政府信息公開行為又具有自身特點,我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五條規定行政機關公開政府信息,應當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則。該條是關于我國政府信息公開的基本原則的規定。[3]該原則的基本含義就是要求行政主體在其所掌握的政府信息時不偏私、不歧視,按照法定的正義標準,排除一切不合法、不合理因素的干擾,禁止以雙重、多重標準來區別對待具有相同情況的相對人。同時,在遵守法律規定時限,積極履行職責的前提下,采取盡可能便利的方式,為公眾、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如條例中規定除非因公共利益確有需要或者當事人同意,否則不得公開損害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政府信息;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可以根據自身生產生活科研中的特殊需要,向行政機關申請獲取相關的政府信息;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有證據證明與自身相關的政府信息不準確的有權要求相關的行政機關改正;公民法人及其他社會組織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公開政府信息時可以向有關機關投訴、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條例還規定在公民經濟困難時可以減免相關費用以及為獲取政府信息有困難的公民提供必要幫助,…等等。這些規定不但體現依法行政六項基本要求(或者稱之為原則)而且還突出地體現“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則。
【作者介紹】黑龍江省北安市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