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国产v片大片线观看网站-国产v视频-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片-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另类-这里只有精品首页-真不卡网站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關于醫療事故鑒定制度的立法思考

    [ 李生峰 ]——(2003-11-28) / 已閱18320次

    關于醫療事故鑒定制度的立法思考
    李生峰
    (新鄉醫學院社科部 453003)

    摘要:醫療事故鑒定是處理醫療糾紛的關鍵,而我國現行醫療事故鑒定制度卻嚴重滯后。本文就醫療事故鑒定機構的設置,構成醫療事故的案件實行地域管轄和級別管轄,鑒定結論聽證制度以及相應的法律約束等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認識。
    關鍵詞:醫療事故鑒定、地域管轄、級別管轄、聽證、立法

    近些年來,因醫療事故引起的醫療糾紛投訴大幅增加,醫患雙方的利益矛盾日益尖銳化、復雜化,并已成為當今社會的熱點、難點。筆者認為,在這類糾紛的處理中,最為核心的環節是對醫療事故進行鑒定,因為鑒定結論起著判定是非曲直的關鍵作用。然而,反思我國現行醫療事故鑒定制度,卻存在著相當多的問題亟待解決,其中最為緊迫的是對我國醫療事故鑒定進行立法完善。下面就此問題談些認識。
    1 關于醫療事故鑒定機構的設置
    1.1 醫療事故鑒定和衛生行政部門職能分開,擺脫醫療事故鑒定的地域管轄的束縛。
    將醫療事故鑒定組織從衛生行政部門獨立出來,與其它醫療事故鑒定機構(大型醫療集團的專科醫室、大學里的醫學科研機構、法醫部門等)共同組成多元化、多層次的面向全社會服務的公眾性中介機構。這樣一來,既有利于在政府機構改革中規范衛生行政部門的行政行為,使其將精力集中到加強衛生行政執法和衛生保健知識宣傳方面,更好地履行其政府職能,同時,也可避免由于現行衛生行政部門與鑒定組織和當事醫療機構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導致患者方對醫療事故鑒定組織的極端不信任。
    在醫療事故鑒定的管轄上,發生醫療事故的醫患雙方均可向任何一家醫事鑒定機構申請鑒定。這樣,可以有效地克服地方保護主義,擺脫鑒定組織、當事醫療機構、衛生行政部門之間因某種“近親”關系所結成的關系網。就衛生行政部門而言,這樣做并非削弱其政府職能,因為,衛生行政部門對醫療事故鑒定組織的鑒定結論如果有異議,同樣可以申請復議或申請重新鑒定。
    1.2 對發生的醫療事故,應根據其嚴重程度和性質,實行級別管轄。
    按照現行《醫療事故處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規定,醫療事故術鑒定委員會分三級。那么發生醫療事故或事件后,應由哪一級來管轄受理,在《辦法》中沒有明確規定,筆者認為對醫療事故的鑒定應實行級別管轄,對可能構成一級醫療事故的由市(區)級醫療事故鑒定機構進行首次鑒定;可能構成二級以下(包括二級)的醫療事故的,由縣級醫療事故鑒定機構受理鑒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級醫療事故鑒定機構除特殊情況(如涉及重大刑事偵查、國家安全等)外,一般不負責醫療事故的第一次鑒定工作。根據《辦法》第13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級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為最終鑒定。”這樣,如果第一次鑒定就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級鑒定委員會來進行,那么,當醫療單位和患者及其家屬對省級鑒定不服時,由于它是最終鑒定,已無法再向上一級申請鑒定,似有剝奪醫患雙方復議權之嫌。盡管醫患雙方可向作出處理決定的衛生行政部門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對該衛生行政機關提起訴訟。但從鑒定程序上來講,如果第一次鑒定就是最終鑒定是很難做到客觀、公正的,因而,根據醫療事故的嚴重程度和性質,實行級別管轄,更有利于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利。
    2 對現行醫療事故鑒定機構的人員構成進行徹底改革。
    目前,我國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雖然名義上獨立于衛生行政部門,但其日常工作仍由衛生行政部門負責處理,加之其與醫療單位的特殊關系,其成員大多數由本地區醫療機構的有關專家和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官員組成,鑒定組織作出的鑒定結論很容易使患者及其家屬產生“醫醫相護”的疑問和不信任。要改變“自家對自家人進行鑒定,自家人斷自家人官司”的局面,必須徹底改革醫事鑒定組織的人員構成。作為處理醫療糾紛重要依據的醫療事故鑒定結論并不是單純的醫學科學問題,它還涉及到倫理、法律、社會等諸多方面,因此,醫療事故鑒定組織應廣泛吸收醫學專家、法學專家、倫理學專家和法醫等組成,以提高鑒定結論的公正性和法律權威性。特別是法醫參加到醫療事故鑒定組織中,是當前打破醫療事故鑒定壟斷局面的捷徑。盡管在《辦法》中也規定了省級鑒定機構可以吸收法醫參加,而實踐中卻很難做到。所以,為公正鑒定,各級鑒定機構均應有一定比例的法醫學專家參與鑒定,杜絕暗箱操作,增加鑒定工作的透明度。
    3 關于醫療事故鑒定結論性質的認定。
    3.1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對鑒定結論實行聽證制度,接受公民的監督,依法行政。
    聽證就是聽取社會意見的一種方式和程序。實踐中體現為正式與非正式兩種方式,依法定程序進行的聽證就是正式聽證,如政府聽證會。目前我國價格法、立法法和行政處罰法中規定了聽證制度。聽證作為一種法律制度,在發達國家已經有了百年歷史,非常成熟。如在美國學校處罰一個學生都要聽證。
    法律授權衛生行政部門對醫療糾紛具有行政裁決權。隨著公眾自主意識的加強,人們對政府決策和履行職務的科學性、透明度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為此,衛生行政部門應對醫事鑒定結論進行聽證。實行鑒定結論聽證制度至少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積極意義。
    首先從法律角度講,聽證是保障公民合法權利的非常有效的制度,它以程序上的公開、透明保證行政行為的更加客觀和公平。特別是一些壟斷行業,包括目前的醫事鑒定,僅僅對自己的上級主管部門負責,脫離社會監督,這就很難避免主觀隨意性,有了聽證制度,醫事鑒定行為就會很慎重。
    其次從公共關系的角度看,聽證制度是溝通患者及其家屬、當事醫療機構、醫療事故鑒定機構和衛生行政部門的很好渠道。不聽證,就剝奪了公民的知情權,沒有群眾基礎,對鑒定結論不信任,往往對衛生行政部門的行政裁決也不服。
    第三從加入WTO的角度來說,WTO的原則很重要的方面是公開透明、打擊壟斷。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要面向世界,與國際社會接軌,接受來自各方面的挑戰。所以,實行鑒定結論聽證制度是勢在必行。
    3.2 立法上應當明確鑒定結論屬于證據材料,不經當事人質證和法院認可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現行醫療事故鑒定結論依《辦法》可直接用作定案的“依據”,于法有悖,這實際上是鑒定權部分取代了審判權。根據民法典理論,鑒定結論屬證據的一種。我國《民事訴訟法》第63條第2款明確規定:“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該法第66條也規定:“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并由當事人互相質證。”就此,醫療事故鑒定在性質上屬鑒定結論,概莫能外,也應當經質證和審查判斷后方能使用。這一程序規則的根本原因在于,案件事實的認定屬于審判權范疇,任何證據材料必須經法庭“過濾”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盡管醫事鑒定組織大多由醫學專家組成,其鑒定結論也因此具有一定的權威性,但這種技術上的權威要被法庭所認可,才能變成法律上的權威。
    4 立法上應對鑒定機構及其成員進行法律約束,實行錯案追究制度。
    4.1 實行鑒定機構評審制度。
    發生醫療糾紛后,受侵害方(患者)只能提出鑒定的申請,而鑒定的決定權、委托權和組織鑒定權由衛生行政部門行使,由此可見,醫療事故鑒定實際上是行政意志的體現。現行法律又規定,只有經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鑒定為醫療事故的,當事人才能提起訴訟,法院才能受理。如此一來,就形成了事實上的鑒定結論作為法律裁決的依據,給人一種以行政權力威逼法庭采信其鑒定結論的感覺,即使鑒定結論有誤,而法庭也不能追究錯鑒結論的法律責任,這無疑實際上授予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司法豁免權”。因此,對鑒定機構必須進行法律約束,立法上可實行鑒定機構評審制度。
    國家建立由專家組成的醫事鑒定機構評審委員會對鑒定機構的業務水平、服務質量等進行綜合評價,然后出具資質等級證書,不同資質等級的鑒定機構在受案范圍上作出限制。對有徇私舞弊、弄虛作假、濫用職權等行為造成鑒定結論錯誤或失實的,對鑒定單位給以罰款或降級等處分。
    4.2 對醫事鑒定機構組成人員實行錯案追究制度。
    現行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醫療事故鑒定實行的是“集體負責制”,鑒定結論最后只加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公章。如果鑒定結論出了問題,參與鑒定的諸成員怎樣承擔責任呢?現實生活中,這種集體負責制的結果往往是“集體負責,但集體中的每個人都不負責”,最后沒有人負責。所以,醫療事故鑒定必須實行主鑒人負責制(個人負責制),對鑒定結論要求主鑒人簽字,出了問題,實行錯案追究制度。

    參考文獻
    1.龔賽紅 《醫療損害賠償立法研究》 法律出版社 2001年9月版
    2.喬世明 《醫療糾紛與法律責任》 人民軍醫出版社 2001年6月版
    3.定慶云等 《醫療事故損害賠償》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0年4月版
    4.侯華象 《談醫療事故鑒定某些規定與法律存在的抵觸性》 《法律與醫學雜志》2001年第3期
    5.李澤釗 《反思現行醫療事故鑒定制度》 《法律與醫學雜志》2001年第4期
    6.睢素利等 《對我國醫療鑒定的思考與探索》 《醫學與哲學》2001年第4期
    7.劉革新 《醫與法》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1997年5月版





    ==========================================

    免責聲明:
    聲明:本論文由《法律圖書館》網站收藏,
    僅供學術研究參考使用,
    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

    論文分類

    A 法學理論

    C 國家法、憲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經濟法

    N 訴訟法

    S 司法制度

    T 國際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一级特黄性色生活片一区二区 | 第一色网站 | 国产美女做爰免费视 | 欧美三级日韩三级 | 久久伊人操 |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 | 欧美亚洲免费久久久 | 日日摸人人看97人人澡 |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日本www色视频成人免费网站 | 久久公开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免费 | 久国产 | 亚洲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色xxxx |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久久 国产tv在线 | 日本特黄特色高清免费视频 | 免费观看亚洲视频 | 亚洲成人7777| 国产性较精品视频免费 | 国产丝袜不卡一区二区 | 亚洲rct中文字幕在线 |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韩在线视频中文字幕 | 婷婷国产成人久久精品激情 | 欧美ab|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2020 | 国产成人在线影院 | 美女视频大全网站免费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豆国产97在线 | 亚洲 | 欧美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多人 |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 男女午夜爽爽 |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免费大全 | 宅女福利视频在线看免费网站 | 国产素人在线观看 | 特黄特黄一级高清免费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