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啟榮 ]——(2013-8-29) / 已閱18334次
[8][日]大森忠夫:《保險法》增補版,有裴閣 1997 年版,第 212 頁。
[9]前注[1],[英]M·A·Clark 書,第 841 頁。
[10]參見汪信君、廖世昌:《保險法理論與實務》,元照出版公司 2006 年版,第 35 頁。
[11]施文森:《保險法論文(第一集)》,三民書局 1985 年版,第 145 頁。
[12]江朝國:《保險法基礎理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401 頁。
[13][美]小羅伯特·H·杰瑞、道格拉斯·R·里士滿:《美國保險法精解》中譯本,李立彥譯,法律出版社 2009 年版,第358 頁。
[14]前注[1],[英]M·A·Clark 書,第 843 頁。
[15][日]石田滿:《保險契約法的論理與現實》,有裴閣 1995 年版,第 212 頁。
[16]前注[12],江朝國書,第 401 頁。
[17]前注[4],林群弼書,第 288 頁。
[18]參見王澤鑒:《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 1 冊,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45 -147 頁。
[19]參見樊啟榮:《保險事故與被保險人過錯之關系及其法律調整模式——兼評我國〈保險法〉第 27 條第 2 款及相關規定》,載《法學評論》2002 年第 5 期。
[20]John Birds,Morden Insurance Law,Sweet and Maxweu,1997,p.295.
[21]參見馬原主編:《保險法條文精解》,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52 頁。
[22]參見金勇主編:《金融法治前沿——金融創新與司法審查》2010 年卷,法律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537 頁。
[23]參見最高人民法院保險法司法解釋起草小組編著:《<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 保險合同章條文理解與適用》,中國法制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410 頁。
[24]參見前注[22],金勇主編書,第 538 頁。
[25]王林清:《保險代位求償權法律適用問題探討》,載《法律適用》2010 年第 5 期。
[26]參見前注[22],金勇主編書,第 538 頁。
[27]參見許良根:《保險代位求償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228 頁。
[28]參見前注[1],[英]M·A·Clarke 書,第 841 頁。
[29]參見施文森:《保險法判決之研究(總則編)》下冊,三民書局 2001 年版,第 626 -627 頁。
[30]參見陳欣:《保險法原理》,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185 頁。
[31]參見前注[13],[美]小羅伯特·H·杰瑞、道格拉斯·R·里士滿書,第 346 頁。
[32]前注[1],[英]M·A·Clarke 書,第 826 頁。
[33]例如,日本國會 2008 年 5 月 31 日審議通過的《保險法》第 25 條第 1 項規定:“保險人于支付保險給付后,以下列金額中最小的金額為限,當然‘代位取得’被保險人因保險事故造成的損害而取得的債權。一、該保險人支付的保險給付的金額;二、被保險人債權的金額。”
[34]參見前注[12],江朝國書,第 395 頁。
[35]梁宇賢、劉興善、柯澤東、林勛發著:《商事法精論》,今日書局有限公司 2001 年版,第 739 頁。
[36]馬廣太編譯:《判例所表現的商法法理:日本最高裁判所商法判例要旨(1962 ~2004)》,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57頁。
[37]前注[35],梁宇賢、劉興善、柯澤東、林勛發著書,第 737 -738 頁。
[38]前注[10],汪信君、廖世昌書,第 129 頁。
[39]鄭玉波:《法諺(一)》,法律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69 頁。
[40]前注[27],許良根書,第 238 頁。
[41]前注[27],許良根書,第 238 頁。
[42]參見前注[1],[英]M·A·Clarke 書,第 839 頁。
[43]我國現行《保險法》第 22 條第 1 款規定:“保險事故發生后,按照保險合同請求保險人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時,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應當向保險人提供其所能提供的與確認保險事故的性質、原因、損失程度等有關的證明和資料。”
[44]參見陳俊元:《兩岸保險代位法制之比較研究》,載《月旦法學》2004 年第 11 期。
[45]參見前注[4],林群弼書,第 285 -288 頁。
[46]例如,瑞士《保險契約法》第 72 條第 2 項規定:“請求權人由于自己之行為,致保險人不能代位時,保險人免除全部或部分對于被保險人之責任。”
[47][日]山下友信:《保險法》,有裴閣 2005 年版,第 561 頁。
[48]我國《海商法》第 253 條規定:“被保險人未經保險人同意放棄向第三人要求賠償的權利,或者由于過失致使保險人不能行使追償權利的,保險人可以相應扣減保險賠償。”
出處:《法學評論》2013 年第 4 期
總共3頁 [1] [2] 3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