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振厚 ]——(2013-9-23) / 已閱5425次
職業化建設,是全國法院隊伍建設工作會議工作報告強調的加強“三化”建設中的第三項,重點是指完善職業保障。三者之中,職業化是關鍵。
既然是關鍵,那就意味著,前兩項不過是為該項做準備、打基礎。沒有職業化建設,其他建設就失去了意義。
就職業本身來說,任何職業都是需要保障的。記得林肯說:世上沒有卑賤的職業,只有卑賤的人。從這個角度,我們不能因法官從事司法裁判,而把法官職業仰視為高尚到無人企及的職業。但是,每種職業因性質的不同,的確需要不同的保障。譬如,軍人、警察是要配槍的;環衛工如果連掃帚也沒有,是無法工作的;高溫、高寒環境下工作的職業要給予崗位津貼的。
法官隊伍建設,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但卻把職業保障單獨列了出來,某種程度而言,法官的職業保障,相較于其他職業的保障,可能更迫切。
會議對完善法官職業保障,提到很多方面,其中一項是,要提高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員的職業尊榮感。就其后的安全保障、撫恤救助、工資福利等等,應當說,都是為了滿足法官的這一“感覺”。
然而,別說尊崇感,甚至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基本的安全感都感覺沒保障。曾多次引用早些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一位法學專家,在談及信訪問題時說過的一句話:一個法官被不合理的撤職,可是這個法官卻不知道上哪兒告狀。年年歲歲,法治似乎在進步,但在職業保障方面,法官們感覺,似乎變化不大。不但變化不大,法官們竟然以自己也是“弱勢群體”自嘲。且不作深入分析,僅僅由這一表象稍作考慮,以裁斷他人是非乃至生死為職業的法官尚且在司法的過程中如此沒有底氣,其他群體該怎樣依靠法治來保障自己的權益。從這個角度,完善法官職業保障,不僅僅是保障法官,更重要的是能樹立起整個社會建設法治國家、法治社會的信心。
完善法官職業保障,不少法官提及此事,常常第一反映是,漲工資,提級別。身為基層法院沒什么級別的普通法官,做夢時同樣因此興奮的不知所以。但如果限于所謂政治經濟待遇的追求,想說的則是法院領導作報告時指出的那樣:有些法官素質不高。
工資待遇,咋一看只是錢的多少,其實,什么崗位發什么樣的工資,個人感覺也不是一句話說明白的,但整體感覺是,應當與職業、崗位相匹配,與所處地域的經濟狀況相適應,與其他職業有恰當的類比。而級別,之于法官則有愛恨交織的味道。法官們反對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但當前體制下,又不得不和其他行政官員一樣,以追逐行政級別為目標。
或許,這些分析真的很膚淺;而法官職業保障,相對于其他“兩化”,真的有更多深層次的問題需要解決。整個社會的支持非常重要,但法官們則當從自我做起,在“三化”建設的關鍵環節,發揮關鍵作用。
作者:劉振厚 電話:0376—6362259
地址: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法院 郵編:46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