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国产v片大片线观看网站-国产v视频-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片-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另类-这里只有精品首页-真不卡网站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略論中國司法規律的內涵——兼談司法規律對檢察權配置的意義

    [ 賀胤應 ]——(2014-6-29) / 已閱9619次

    一、引論:司法規律——一個新的學術命題
    當我在網上看到第九屆全國檢察理論研究年會的主題是“司法規律與檢察權的科學配置”時,不禁為之一震。對于檢察權及其科學配置的命題,倒比較熟悉,因為關于此類的學術理論文章不少,我也讀過一些,有一個大概的認識和印象。而關于司法規律,說實話,是第一次聽說,關于此類的文章更是沒有見過、也沒有讀過,對于何謂司法規律?司法規律有何特點?有何內涵?我一頭霧水。面對此情況,我起初認為是自己讀書淺薄,一定早有學者論述到此問題,只是自己沒有讀到罷了。后來的資料查找經歷告訴我,我的判斷錯了。目前,學術界和司法實務界有關探討司法規律的學術理論文章尚沒有看到,司法規律只是作為一個概念星星點點地出現在一些司法實務人士的訪談或文章中,如《孫謙代表:新時期檢察工作思路符合司法規律》 、《按司法規律改革檢察官管理體制》 、《曹建明:法院改革須遵循司法規律立足中國國情》 、《法院文化建設應當遵照司法規律》 等等。這些訪談或文章均認為,司法工作(指審判工作和檢察工作)的改革和發展必須遵循或符合司法規律,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司法實務界的一致呼吁,但是,在另一方面,這些文章或被訪談者對于何謂司法規律均沒有談到,司法規律只是作為一個大概念而出現,司法規律在這些文章或訪談中只具有工具性價值。這就容易讓讀者產生迷惘,不知司法規律為何物?又如何去遵循或者符合司法規律呢?
    理論是實踐的先導,反過來,實踐的發展又是理論研究的重要素材和助推力。從當前中國法治發展的狀況來看,自1978年中國開始改革開放及法制重建以來,至今天,已經整整30年。30年來,單就司法工作這一方面來說,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領導下,經過無數司法界及關心關注司法工作的人士的努力,中國的司法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司法對于社會的巨大推動作用得到全方位的展現,司法的權威、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司法的價值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總結30年的司法工作,除了那一組組數字、一項項制度、一個個案例之外,從理性的角度、理論的層面、前瞻的方位來看,司法規律可能是我們需要細細梳理和認真總結的一個方面了。最高人民檢察院在今年的第九屆全國檢察理論研究年會上適時提出“司法規律”的命題,突出反映了高檢院領導和研究部門對中國法治建設規律的準確把握,這無疑又為中國法學研究界增加了一個新的學術命題。
    司法規律,作為一個新的學術命題,在中國法制重建30年之際,對其展開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現實意義。首先,就學術角度而言,司法規律作為一個新的學術命題的出現,必然會吸引諸多學者和司法實務人士的眼光,進而形成一個學術研究的氛圍。其次,就目前來看,司法規律尚處在初始研究階段,關于何謂司法規律,司法規律有何內涵,不同的研究者可能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形成不同的觀點,學術爭鳴也是不可避免的。可以預見,以司法規律為主題,必將在中國法學研究界掀起一個學術研究的熱潮和繁榮,此為學術意義。從司法實務角度來看,對司法規律的研究,既要總結過去,又要前瞻未來;既要有世界眼光,又要立足中國本土的國情實際;既要從實證的角度展開,又離不開哲理的思辨;等等。全方位地梳理、總結司法規律,得出其最科學的內涵和要旨,必將能回答一些在司法工作理論和實踐上懸而未決的疑難問題,進而為中國司法工作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和理論導引。
    二、司法規律的概念及其特點
    要探討司法規律,先要搞清楚何謂規律。規律是一個哲學用語,亦稱法則,源于古希臘哲學中的邏各斯,在中國哲學史上往往稱之為道或者天道。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其共同特性有三方面,一是任何規律都是事物運動過程本身所固有的聯系;二是任何規律都是事物運動中的本質聯系;三是任何規律都是事物運動過程中的必然的聯系。規律是客觀的,主要包括三層含義,一是指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二是指規律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三是指規律的不可抗拒性,不管人們承認不承認,規律總是以其鐵的必然性起著作用。規律是客觀的,不等于說人們在客觀規律面前就無能為力。人們在實踐中,通過大量的外部現象,可以認識或發現客觀規律,并用這種認識指導實踐,即應用客觀規律來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為社會謀福利。
    司法工作作為專門的活動,也必然有其規律性可言。筆者認為,所謂司法規律是指司法主體依據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具體運用法律處理案件的專門活動的基本規律。司法主體即行使司法權的機關,在不同社會和不同的法律體制下有所區別。在實行三權分立的國家里,司法權專由法院行使,司法權和審判權同義,法院便是司法機關。在我國,司法權一般指的是審判權和檢察權,司法機關包括法院和檢察院,亦即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是我國司法的主體。本文著重研究中國司法規律,自然所說的司法主體指法院和檢察院。
    司法規律具有這樣幾個顯著特點,一是差異性。不同國家,由于歷史傳統、政治制度、經濟體制、社會文化背景與價值觀念均存在較大差異,因此不同國家的司法規律在具有共性的同時,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差異性。二是普遍性。司法規律是對司法工作的系統梳理和總結,因而具有廣泛的適用性,無論司法官從事哪一方面的司法工作,都離不開司法規律(宏觀角度)的指導。三是發展性。社會在發展,司法面臨的形勢在變化,司法工作也在不斷發展,因此司法規律在保持不變的基礎上,也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以適應社會對司法工作的要求。四是科學性。司法規律兼具社會規律和思維規律二者的特點,必然也具有科學性,是能促進司法工作朝著正確方向發展的規律。五是絕對性。也可以稱為客觀性、不可違背性,司法機關的改革和發展及司法官從事司法活動,必須遵循司法規律,依司法規律查辦案件、處理糾紛,否則就有可能辦錯案,達不到公平正義的目標。
    三、司法規律的分類及層級體系。
    司法規律依據不同的標準可以進行相應的分類,對司法規律進行科學的分類有助于我們進一步在本文第二部分的基礎上理解司法規律。
    首先,依據司法規律作用的對象不同,分為靜態的司法規律和動態的司法規律。所謂靜態的司法規律是指有關司法組織架構及司法權科學配置的規律,具體是指法院、檢察院的組織體系架構以及審判權和檢察權科學配置的規律。所謂動態的司法規律是指司法權的行使主體具體運用司法權處理案件、化解糾紛的基本規律,具體來說,是指法院的法官運用審判權處理案件的規律,檢察院的檢察官運用檢察權查辦案件行使法律監督權的規律。靜態的司法規律主要解決的是司法制度的設計問題,沒有科學的制度架構,很難想象會有公正廉潔高明的司法官,因此靜態的司法規律與動態的司法規律相比,處于基礎的地位。
    其次,依據司法規律所處的地位不同,分為宏觀的司法規律和微觀的司法規律。宏觀的司法規律所探討的是司法規律的一般問題;微觀的司法規律所探討的是司法工作某一個方面的規律,如審判規律、檢察規律,甚或是審判規律下的民事審判規律、檢察規律下的公訴檢察規律等等。宏觀的司法規律處于基礎性的指導地位,對微觀的司法規律的探討離不開宏觀的司法規律的指導,反過來,對微觀的司法規律的總結梳理,有可能促進宏觀的司法規律的發展變化。
    通過對司法規律的分類,筆者進一步發現,司法規律具有一定的層級體系。
    竊以為,司法規律一共有三個層次。其中,司法規律是第一級層次,這一層次的司法規律是最基礎的、最原則性的,也是最為重要的,類似于前面提到的宏觀的司法規律。在第一層次下,司法規律又有第二級層次。這一層次中,司法規律被分為審判規律和檢察規律。審判規律是指人民法院及法官在行使審判權處理案件、化解矛盾過程中的基本規律,檢察規律是指人民檢察院及檢察官在行使檢察權查辦案件履行法律監督權過程中的基本規律。司法規律的第三級層次更加細化,如在審判規律之下,又可依據不同性質的審判工作,依次分為民事審判規律、刑事審判規律、行政審判規律、審判監督規律、審判執行規律等;在檢察規律之下,又可依檢察機關不同的職能性質,細分為公訴檢察規律、職務犯罪偵查檢察規律、訴訟監督檢察規律、民事行政檢察規律、控告申訴檢察規律等。
    四、中國司法規律的內涵
    (一)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內涵與中國司法規律的內涵的關系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以馬克思主義關于國家和法的學說為指導,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實踐過程中,繼承和發揚我國傳統法律文化的優秀成果,吸收和借鑒西方法治文明合理因素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是科學的先進的理念。 經過一年多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和學習,我對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因此在思考、梳理中國司法規律的內涵時,我覺得,有必要先對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內涵與中國司法規律的內涵的關系進行一番梳理。
    首先,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是中央政法委部署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是適應新時期政法工作新形勢新任務的客觀需要,也是確保政法工作的社會主義方向的客觀需要,更是解決政法工作現實問題、建設高素質政法隊伍的客觀需要。 司法機關是政法機關的核心組成部分,司法規律又是司法工作的基本規律,因此,司法規律必然與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具有天然的聯系,具體就表現在司法規律的內涵必須要體現或反映法治理念的內涵,司法規律的內涵與法治理念的內涵相比更加具體。其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與中國司法規律在根本指導思想上是一致的,即都以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以及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同志關于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思想為指導,這些思想既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形成的重要理論來源,同時也是中國司法規律的重要理論基礎。第三,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與中國司法規律在實踐基礎和目的是一致的。首先,兩者的實踐基礎都是以新中國尤其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民主法治實踐為其基礎的。其次,無論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提出,還是對中國司法規律探索,其目的都是一致的,即進一步促進中國的法治建設,使中國早日成為一個繁榮、富強、文明的法治發達國家,只是一個從宏觀的全局角度考慮問題,一個從微觀的部分角度考慮問題。最后,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與中國司法規律都需要借鑒中國古代的法律文化和外國的法治經驗和文明。中國作為一個法治建設的后發國家,一方面,需要在結合實際的基礎上,繼承中國古代優秀的可以繼承的合理法律文化;另一方面,也需要在結合國情的基礎上,借鑒外國的法治經驗和文明,避免走彎路。
    基于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與中國司法規律這種特殊的關系,筆者發現,本文所思考的中國司法規律的十大內涵,有三個內涵必須也應當引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內涵,分別是“執法為民、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內涵的其它兩個方面“依法治國”和“公平正義”,雖然沒有直接引用,但在這七個內涵中或多或少都可以見到“依法治國”和“公平正義”的影子,尤其表現在公平正義,本文下面所談到的司法平等、司法獨立、中立權威等大多是對公平正義的細化和深度挖掘。
    (二)中國司法規律的內涵
    中國司法規律的內涵豐富,加之目前的研究尚處在初級階段,因此,不同的學者、專家難免理解不一、眾說紛紜。司法是法律實施的重要形式,以公平正義為其最高目標,以正確、合法、及時為其基本要求。筆者認為,為了司法最高目標和基本要求的實現和達成,結合中國的國情和司法實踐,從宏觀的司法規律角度來認識和探討中國司法規律的基本內涵,現階段,中國司法規律須具有以下基本內涵:
    第一、依法司法。依法司法是我國多年來司法實踐的科學總結,是正確適用法律的一條基本經驗,也是中國司法規律的首要的基本內涵。依法司法簡單說來,就是指司法主體在履行職責中,必須嚴格依照法律,此處的法律既包括實體法,也包括程序法。在我國,依法司法具體體現為一句耳熟能詳的法律原則:“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該原則在我國三大訴訟法中均有所體現。以事實為根據,是指在司法過程中,司法機關及辦案人員應依據客觀的案件事實作為處理案件的根據,不能以主觀想象或主觀判斷為根據,更不能按事先定好的框框去搜集證據。以法律為準繩,是指司法機關及辦案人員在處理案件時,要嚴格按照國家的法律規定辦理,把法律作為處理案件的惟一標準和尺度,這就要求司法機關在查清事實真相的基礎上,首先要按法律規定確定案件的性質,其次要按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適用法律。
    第二、司法獨立。司法獨立最早是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專制統治的過程中提出來,是資產階級“三權分立”原則的重要內容之一,現在,司法獨立作為民主政治的一個基本原則已經為世界各國人民普遍接受。在我國,司法獨立被表述為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的原則,并在憲法、訴訟法及有關組織法中作了明文規定。司法獨立具體包括四方面內容:一是國家權力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司法權不依賴也不受制于立法權和行政權;二是國家的司法權只能由國家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統一行使,其他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此項權力; 三是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自己的職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非法干涉;四是司法官獨立,司法官應超然于一切機關、團體、組織,其所從事的司法活動只服從法律,不受任何外部或內部的非法的干涉,司法官的身份、薪水、地位、安全應有法律的特別規定,以保證司法獨立的真正實現。
    第三、司法平等。我國憲法第33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司法平等是憲法該條在法的適用中的具體體現。要實現司法公正,首先須做到司法平等,司法平等是司法公正的內在要求和題中之義。司法平等包括三方面的含義,一是司法機關在適用法律時對于一切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社會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等,都是統一適用的,既不能搞特殊優待、法外施恩,也不能搞任何歧視;二是一切公民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法律賦予的權利,承擔法律規定的義務,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司法機關對任何公民的合法權益,包括被依法剝奪了政治權利的公民的其他合法權益,都要依法加以保護,對于任何公民的違法犯罪行為,不管他們的社會地位、家庭出身、政治面貌才能、業績如何,都應秉公執法,一視同仁,依法論處;三是司法機關對所有的公民都一律平等適用法律,同樣的犯罪應給予同樣的處罰,不同的情節應予以不同的處理,不允許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殊公民,不允許有超越法律規定的任何特權。
    第四、高效廉潔。效率是法所追求的價值目標之一。一般認為,法與效率的關系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民眾可以根據效率原則和價值來考察和衡量法律的運行機制,從而為法律按照理性和預設的機制運行提供最優化的經濟模型;法律對效率的實現起著促進作用,如法律可以作為計算的規則體系,在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促進生產效率、配置效率、工作效率等方面均發揮其獨特的作用。遲來的正義等于非正義。司法官作為法律的執行人、守護人,從事司法活動時應當做到及時、準確、有效,避免無故的工作拖延,有效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腐敗是人類社會的毒瘤,司法腐敗作為腐敗的一種類型,對社會的影響尤為惡劣,因此在毫不動搖地反對和懲治腐敗同時,還要努力造就一支廉潔、公正、文明的司法官隊伍,為司法工作提供有力的精神動力、組織保障和智力支持。培養司法官隊伍,具體需要做到:一要加強司法官的職業道德教育,使其樹立正確的職業信仰;二要加強制度建設,使其沒有腐敗的土壤和機會;三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財富觀和價值觀。
    第五、制約監督。思想家孟德斯鳩有一段著名的論點:“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遇到有界線的地方才休止。……從事物的性質來說,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制約權力”。 考察近年來發生的司法腐敗案件和發現的錯案,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權力的制約監督機制沒有充分發揮作用。就目前而言,中國司法主體的制約監督機制已經初步形成,關鍵是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具體表現在:一是按照我國的憲政體制,法院和檢察院要對產生它的權力機關(人大)負責,接受其的監督;二是在司法主體內部,檢法兩家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就有一種互相制約機制;三是檢察院作為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依法對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進行監督;四是法院、檢察院內部的紀檢監察部門專事對法官和檢察官的監督;五是在機構設置上體現出制約性,如檢察院實行批捕、公訴分離就是一種典型的制約機制;六是從廣義的角度來看,法院和檢察院也要接受社會組織、人民群眾、新聞媒體的監督。
    第六、中立權威。此內涵包括兩方面,即司法中立和司法權威。所謂司法中立,是指司法機關及其司法官應以不偏不倚的主觀態度處理各種案件和糾紛,并最終實現公平和正義的目標。司法中立既是司法制度得以確立及得到普遍社會主體的心理認同和支持的基本前提,也是司法公正的基礎和屏障,事關法律的公平、正義價值目標是否能夠實現。恢復法制建設30年來,我國關于司法中立的理論逐漸得到認同落實,實踐中逐漸確立了司法中立的具體制度,如人民法院的不告不理原則,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官客觀義務等。
    司法權威既是現代法治國家的標志,也是現代法治實踐的結果。任何社會必須樹立有效的司法權威,沒有司法權威就沒有法制和法律的權威,而沒有權威的司法則是無能的司法,不可能承擔起其在法治社會中應有的功能。通過考察中國司法工作的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看出,司法權威不是自然而然地生成的,而是由國家司法制度、司法機關及其司法官,以及各種社會機制(包括司法環境、糾紛解決機制、公民的法律意識等)等綜合作用的結果,中國的司法機關權威已經樹立,但是與法治國家的要求尚有一定的距離,需要不斷地提高司法權威。
    第七、執法為民。作為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內涵之一,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執法為民,就是要按照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要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做到以人為本、執法公正,一心為民。因此,執法為民也是司法規律的內涵之一。作為司法機關及其司法官來說,執法為民就要求做到,司法工作必須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維護和保障人民群眾的利益,尊重和保障人權。
    第八、服務大局。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中,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是政法工作的重大政治責任,服務大局就是要求政法機關要保障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與和諧社會建設。因此,服務大局同樣也是司法規律的內涵之一。司法機關及司法官服務大局,就是要在司法過程中做到:一要胸懷大局,善于圍繞大局籌劃部署工作,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二要立足本職,通過運用司法權,全面正確履行職責,認真負責地處理每一起案件,全力維護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第九、黨的領導。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中,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堅持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是我國司法體制的政治優勢和重要特征。司法規律是司法工作的基本規律,也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具體到司法官,需要做到:一要切實增強黨的觀念,始終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做到永遠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二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政法工作中的指導地位;三要堅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重大決策部署;四要充分發揮黨組織和共產黨員在司法工作的帶頭作用。
    第十、司法責任。司法工作是一項復雜而又特殊的工作,雖然有著統一的標準和程序,但也難免出現認定事實或適用法律錯誤,形成錯案。對于錯案,無論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的,一經發現,必須立即糾正,同時要依法追究相關辦案人員的有關責任,此即司法責任。司法責任是根據權力與責任相統一的法治原則而產生的一個權力約束機制。目前,我國的國家賠償法、法官法、檢察官法以及其他司法解釋及規范性文件都對司法責任進行了確認和規定,認真落實司法責任,對于強化司法意識,提高司法水平,確保辦案質量,都具有重要意義。
    五、司法規律對檢察權科學配置的重要意義
    就檢察制度這一方面而言,筆者認為,司法規律對檢察權的科學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司法規律是檢察權科學配置的理論基礎來源之一。研究、探討以及科學進行檢察權配置,需要多方面的理論知識,如政治視角的、憲法視角的、法律經濟視角的等等,但其中司法規律視角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司法規律的豐富內涵為檢察權科學配置提供了強大的理論基礎,使檢察權科學配置在理論上更加完備。其次,司法規律為檢察權科學配置具有指南針的作用。司法規律來源于司法實踐,又高于實踐,同時其作為規律,還具有絕對性,也可以稱為客觀性、不可違背性。因此,檢察機關的改革和發展及檢察官從事司法活動,必須遵循司法規律,依司法規律查辦案件,否則就有可能辦錯案,達不到公平正義的目標。檢察權科學配置作為檢察改革的重點,也必須體現和遵循司法規律,換言之,司法規律對檢察權科學配置具有指南針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金國、舒國瀅主編:《法理學教科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2、嚴存生主編:《法理學》,陜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

    免責聲明:
    聲明:本論文由《法律圖書館》網站收藏,
    僅供學術研究參考使用,
    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

    論文分類

    A 法學理論

    C 國家法、憲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經濟法

    N 訴訟法

    S 司法制度

    T 國際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亚洲国产欧洲精品一 | 欧美大片aaaa一级毛片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六月伊人|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我 |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伊人久爱 |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亚洲免费影院 | 日韩日韩日韩手机看片自拍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一级毛片 | 亚欧成人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本高清免费视频www | 久久精品操| 99久久国语露脸精品对白 | freese×video性欧美丝袜 | 91成人在线播放 | 在线看片日本 | 免费99视频 | 免费欧洲毛片a级视频无风险 | 超清首页 国产 亚洲 丝袜 | 成年男女拍拍拍免费视频 | 手机看片国产 |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婷婷久久小说 | 可以看毛片的网址 | 亚洲另类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小明台湾成人永久免费看看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老湿菠萝蜜在线看 | 亚洲一区二区久久 | 欧美扣逼视频 | 欧美精品午夜 | 香焦视频在线观看黄 | 国产中文在线视频 | 国产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一级毛片看一个 | 男人天堂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