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慧 ]——(2018-1-30) / 已閱6249次
在學校網站上傳名著行為的認定
作者:左慧
如今,在校園網上開辟閱讀板塊,上傳優秀的文學作品供學生閱讀、下載已經成為很多學校選擇用來豐富網絡教學資源的方法。園區某學校也趕了趟“時髦”,在網上登載了幾篇名著,頗受學生好評,不料被出版公司告上法院稱其侵權。日前,該區法院審結了這起出版公司訴學校侵犯其他著作財產權糾紛案件。經調解,該學校刪除了網站上的涉案作品,并賠償經濟損失35000元。
學校作為教育機構,并不是出于盈利目的,而是為了方便學生學習上傳文學作品。這么做不僅節約了經費也能克服紙質圖書同步利用率低的問題,也算是侵權嗎?
如今對作品的使用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報刊雜志,網絡傳播是隨著互聯網絡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的作品使用方式。在網絡上使用他人作品,也是作品的使用方式之一,學校上傳小說應當征得著作權人的許可。學校未取得授權,在校園網上傳文學作品供學生瀏覽閱讀已經構成侵權。
【法律知識速遞】
我國《著作權法》依法保護著作權人的著作權,其中包括信息網絡傳播權。信息網絡傳播權是指以有線或者無線的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學校向學生推薦閱讀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本是一件好事,不僅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還能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但是學校在登載他人作品前一定要注意審查作品的權屬情況,如果超出著作權法規定的合理使用范圍的,應及時辦理相關授權手續,征得著作權人同意。如確需登載文學藝術作品的,可以選擇已超過著作權保護期限的中外名著,也可以選擇購買相關數據庫使用權的方式充實學校的教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