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衛洲 ]——(2018-8-26) / 已閱5527次
——致萬典律所新入職的小伙伴們
航班晚點2個小時,難得的清閑,本想在座位小憩,卻因為太過于清閑卻讓我陷入了思索,從2007到現在進入律師行業已經十年有余,十年間行業巨變宛如滄海桑田,這些年我們的行業真的是百舸爭流、黑馬奔騰,很多昔日的小助理已經成為今日的大律師;但也有不少昨天的朋友,止步不前、正處于迷茫階段。21世紀是年輕人的世界,法治社會的構造,我們大有可為、律師行業,機遇飄香、前途無量;但是千軍萬馬的涌入也會使我們競爭慘烈,適者生存,不適者亡,做為一名執業十年的律師,我并不喜歡于別人競爭,我只想做好自己,想想競爭的慘烈讓人有點厭惡、有點疲憊,但是也正是有競爭,才會讓區分出誰是誰是人才、誰是庸才,所以我也感謝競爭,因為接受競爭,才能證明自己。
所有人都想成功,但是并不是每個人都愿意付出、愿意過辛苦的生活,但十年的執業感悟、十年間向老大哥們取經、與小伙伴們的探討,讓我懂得其實成功律師也未必那么辛苦,成功律師所做的只不過是比普通人多了一點點而已,而正是每一天多做的一點點日積月累,決定了一個人的成功和失敗。
成功是習慣多做一點點
著名的乒乓球運動員王勵勤曾經說過:“成功是一種習慣”,最初我一直不理解,成功怎么會是習慣,如果這么容易,豈不是人人都可以成功?但是十年的職業生涯一步步走過、與太多的律師朋友一起探索交流、在業務中摸爬滾打、閱讀眾多成功律師的隨筆、新聞、經歷,讓我明白,成功確實是一種習慣,這種習慣就是多努力一點、多付出一點,大家還記得一本叫做《房屋買賣合同204條》的書嗎?204條的爆出讓一位叫做秦兵的年輕律師一躍成為律界的黑馬、房地產領域的專家,央視法律講堂還專門開了一個欄目叫做《秦兵說房》很多房地產律師看了后氣得要死,很多人認為秦律師的成功僅僅是一種幸運,但是很少人會想到秦律師的成功其實一種好的習慣,當別人辦完一起業務時會以業務完成而任務結束時,細心的秦律師卻能比別人多考慮一點,鉆研購房合同的缺陷,不斷利用閑暇去總結和思考,一條一條的合同條款便被總結和記錄,日復一日,便有了之后204條購房合同橫空出世,每一個優秀的律師成功之路都不盡相同,但優秀的律師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有一個好的習慣,有的人善于學習,比如案件的特征、業務的經驗、成功的技巧,使其不知不覺業務能力產生了質地飛躍;有的人善于總結、比如案件的進程表、每天的工作成果、明天的工作計劃等等,使其不知不覺效率大幅度提高;有的人樂于付出、終于職守,其責任心、人品漸漸的被委托人、被單位同事、被業界同行所認可獲得了更多的機遇河資源……等等等等,但是等我們看到這些成功的同行,其實我們會發現,他們比我們多做的就是每一天的這么一點點,如果可以重來,我們一樣可以做到,但是時間不會倒流,我們能做的就是從今天開始,比昨天的自己多做一點點。
成功是責任心多一點點
最近一位叫楊濤的律師在朋友圈里很火,朋友們都在瘋傳著他一張手舉公文包在漫過腰的積水中行走的照片,他要穿越積水走到看守所去會見自己的當事人,在我們為楊律師點贊的時候,其實一個忠于委托、高度負責的律師形象已經展現在公眾視野,能夠看到他的責任心不僅僅是我們的同行、還有委托人家屬、媒體、乃至社會各界,這樣負責的律師誰不愿意委托,而這種信任的鑄就,其實源于楊律師一貫的責任心比別人多一點,如果一位不太負責的律師估計他一定會放棄,改日再來會見,而當楊律的美照四處傳播時肯定這些人肯定不屑一致,認為不就是穿過積水做個會見嗎?換成是我我也會做到,我相信,如果他們知道這個事跡會被媒體如此報道他們肯定可以做到,但是世界不會有如果,楊律師穿越積水時應該不會想到如果,而只是源于一貫的責任心。客觀的說,穿越積水做個會見,其實每個人只要想做就會做到,只要責任心比別人多一點,就能做到,而這一點點的匯聚,換來的就是委托人對你的信任,市場對你的回報,事業的成功、價值的實現。世界就是這樣,你對誰負責,誰就會對您信任,因為都喜歡和負責人的合作,單位喜歡負責的員工、當事人信賴負責的律師、女孩子希望找一個負責的男朋友,你對誰的責任心多一點誰就會對你的信任多一點,而信任將會帶來無限的機遇。
成功是為他人多想一點點
各種公號上、朋友圈里、會議沙龍等等,經常會有同行抱怨或者曬當事人的奇葩要求或問題,用以博取大家一笑或者展示自己的不易。但是如果靜下心來想一想當事人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問題或者要求,源于當事人對法律、對委托事項的不了解,當事人正是因為不了解、不懂才會委托律師,作為接受委托的律師有何理由去抱怨他們、笑他們,如果當事人什么都懂還需要委托律師嗎?我認為律師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與當事人進行溝通,要讓當事人全面了解自己的辦案方案、相關法律規定等問題,當事人了解了之后自然會放心、自然會溝通順暢,合作就會愉快,效率就會提高,所以在我們與當事人溝通的時候,應當多站在當事人的角度考慮一下,多理解他們一點,一位成功的律師一定時一位善于、樂于同當事人進行溝通的律師,相反拒當事人于一墻之外的律師,必然不會是很成功的律師。我們單位經常會接到這樣的案子,當事人原本先去了另一家律師事務所,可是因為該所的律師不愿意太多的與當事人交流、沒有足夠的耐心和當事人溝通,而當事人決定放棄這家律所,而我們萬典律師事務所的律師,之所以能夠耐心的聽當事人的訴說、認真的為當事人解說,就是因為平時我們開會的會多說一句話,多站在當事人的角度考慮問題。而多為他人考慮一點,不僅僅是適用于當事人、同事之間的合作辦案子、同行之間的業務交流都是這樣,多為他人考慮一點,才會有良好的溝通交流、才會有愉快的合作。
習慣多做一點、責任心多一點、多為他人想一點,所有人都可以做到,所以每一個人都可以成功,就是這樣的一點一點地積累,鑄就了一個個優秀律師的成功之路,只是有些人選擇了做、有些人選擇了不做,所以有的人成功、有的人不成功,如果有的人知道多做一點點就會成功,相信他也會選擇多做一點,問題是世界上沒有如果,只有結果。
所以我希望,萬典律師事務所每一位律師和助理都要比別人多做一點點,成為一名成功律師,讓你的家人、朋友、還有我們律所,一起見證你們的成長的經歷、分享你們的成功的喜悅!
2018年8月14日零點25分
撰文簡述:8月12日晚上我從北京東坐火車到阜新南站,早晨7點到達,匆忙的吃過早飯,到達細河區法院后當事人已經云集在安檢口,9點正式開庭,緊張的一上午庭審之后,我還需要趕往立即趕往杭州到浙江省高院開庭,據悉高院的副院長親自我辦理寧波市某當事人的房屋征收案件,作為代理律師領導關注我們的案子,我很高興,當事人已經在杭州等待,飛機晚點,在等待飛機的時間夾縫中,一時興決定寫這篇小文章,不料寫了兩個小時,還是沒有寫好,登機之后繼續打開電腦把它完成,所以很感謝,這篇文章雖然不夠美好卻是在天上寫的。
我這樣的行程正是每一位萬典律師真實的生活,我們就是這樣馬不停蹄、飛來飛去,習慣了忙忙碌碌,也習慣了在忙碌中尋找樂趣,在此和律所的新人予以寄語,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