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家弘 ]——(2000-11-5) / 已閱19207次
5.偵查協作與偵查信息。隨著流竄犯罪、
跨地區犯罪和集團犯罪的增加,加強偵查協作和交流偵查信息已成為犯罪偵查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有的學者對偵查協作的作用和方式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并提出了完善偵查協作的具體措施。有的學者建議建立偵查工作協查回復制度,以提高偵查協作的效率。有的學者分析了經濟犯罪偵查中的協作方法。有的學者分析了刑事技術工作中的協作問題。有的學者論述了刑事案件信息資料系統的重要性及運作方法。還有的學者探討了及時更新偵查信息資料的必要性和途徑等。
6.偵查措施和方法。
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種偵查措施和方法的運用,而且多結合實際案例或實踐中的具體問題加以論述。例如,有人探討了大跨度確定偵查范圍的方法;有人論述了調查訪問中的“灰區”及其對策;有人分析了并案偵查中的問題;有人研究了訊問情境及其對被訊問人的影響;還有人論述了“刑嫌調控”的方法。此外,有些學者還研究了偵查措施和偵查方法的合法性問題,如測謊技術在訊問中的應用及有關的法律問題等。
7.經濟犯罪案件的偵查。我國現階段經濟犯罪增長很快而且變化很多,因此經濟犯罪案件也必然成為偵查學研究的一個熱點。有的學者在分析新形勢下經濟犯罪特點的基礎上探討了偵查工作的特點和對策。有的學者分析了打擊經濟犯罪工作中的幾個“誤區”。有的學者分析了當前經濟犯罪分子的心理特點及訊問對策。在各類經濟犯罪案件中,貪污罪、受賄罪和詐騙罪是研究的重點。
8.團伙犯罪和黑社會犯罪案件的偵查。
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團伙犯罪和帶有黑社會性質的集團犯罪日益猖獗,因此對這類案件的偵查對策的研究已引起人們的注意。不過,大多數文章對此問題的研究還停留在對犯罪情況和特點的介紹以及一般性對策的分析上。
9.外國偵查制度。隨著國際交往的加強,一些學者在對外國偵查制度的研究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中,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外國犯罪偵查制度》一書填補了我國偵查學研究中的一項空白。
(二)今后的展望
1996年我國偵查學領域內的主要研究課題應當包括:偵查學基礎理論的系統化和科學化;偵查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偵查思維特點、規律和模式;經濟犯罪案件的偵查對策;暴力犯罪案件的偵查對策;集團犯罪案件的偵查對策;新型犯罪案件的特點及偵查對策。
總共2頁 [1] 2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