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勇 ]——(2004-7-12) / 已閱21898次
充分認識做好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的重大意義
黨的十六大一如既往地將反腐敗工作擺到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江澤民同志在報告中指出:“堅決反對和防止腐敗,是全黨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關于反腐敗方針,報告作了如下闡述:“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方針,逐步加大治本的力度。”因此,作為承擔著專門法律監督職能的檢察機關,必須根據中央的精神,在加大打擊職務犯罪力度的同時,切實做好職務犯罪的預防工作。做好職務犯罪的預防工作,在當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1、做好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是維護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需要。古今中外的無數事實證明,執政者的腐敗是自身垮臺的一個重要原因。古人總結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前蘇聯共產黨的垮臺就充分說明了這點。中央黨校蘇共史專家王長江同志曾談起過一組數字,蘇聯解體前不久他正在莫斯科,當時的蘇聯社會科學院曾進行過一次問卷調查,被調查者認為蘇共仍然能夠代表工人的占4%,認為代表全體人民的占7%,認為蘇共代表全體黨員的也只占11%,而認為蘇共代表黨的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機關工作人員的,竟占85%!也就是說,絕大多數蘇聯人民并不認為共產黨是他們利益的代表!有自己特殊利益的黨,自然是腐敗的黨。在這種情況下,人民乃至普通黨員當然不會再有當年保衛蘇維埃政權和社會主義祖國那種政治熱情和奮不顧身的精神了,對蘇共的垮臺冷眼旁觀,甚至出現在她的對立營壘中,都是不奇怪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蘇聯黨群關系的首先解體,才導致了蘇共和蘇聯解體的悲劇。江澤民同志曾經深刻指出:“黨風是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如果聽任腐敗現象發展下去,黨就會走向自我毀滅。”十六大報告中也警示全黨:“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黨離腐敗越近,群眾離黨就越遠。所以,我們只有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遏制職務犯罪蔓延的勢頭,保持黨員干部隊伍的清正廉明,才能維系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關系,才能使黨永葆青春。就一個地方來說也是同樣,如果職務犯罪現象相對嚴重,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損害了地方黨組織的威信。我們只有加強職務犯罪的預防工作,有效地遏制了職務犯罪,才能真正樹立和鞏固黨和政府的威信,才能各級黨的干部真正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忠誠實踐者,從而得到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
2、做好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是維護安定團結政治局面的需要。經濟社會發展,要有良好的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作保障。沒有一個穩定的社會秩序,經濟就不能發展,社會就不能前進。而要有這樣一個良好的政治局面,就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腐敗。因為,腐敗泛濫之日,便是社會動蕩之時。江澤民同志在第七屆國際反貪污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中指出:“實現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同社會上存在的貪污現象作堅決斗爭,是世界各國人民在追求穩定和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個共同課題。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貪污腐敗現象是社會穩定、發展與進步的阻礙因素。”“要維護社會的穩定,促進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就必須堅持進行反對貪污腐敗的斗爭。”作為一個地方來說,也是同樣的。如果國家工作人員隊伍中盛行濫用職權、以權謀私,腐敗問題嚴重,那么,這個地方也就不會有穩定的政治局面。現在,有個別地方信訪問題相對突出,出現老百姓越級上訪情況,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那里的極少數干部總是有這樣那樣的不廉潔行為,從而引起了群眾的不滿,造成了某些不穩定因素。因此,做好預防職務犯罪工作,建設一支具有良好從政道德和良心的國家工作人員隊伍,是確保一方平安的必要條件。
3、做好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是凝聚人心,形成建設現代化的巨大合力的需要。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社會主義事業是千百萬勞動人民群眾的事業,只有他們的參與,我們的偉業才能成功。而要調動起人民群眾的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積極性,必須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在中國,這個核心就是中國共產黨。黨要承擔起這個重任,就必須加強自身建設。而一個堅強的黨,當然必須是清正廉明的黨。否則,一個擁有自己特殊利益的黨,一個謀取私利的黨,就會失去民心。例如國民黨,所代表是官僚資產階級利益,因而是一個極端腐敗的黨。這樣的黨,是根本不可能凝聚民心的。解放戰爭時期,蔣經國在他的日記中無奈地寫道:“這個腐舊的大廈無論如何是沒法再撐持下去了。”因此,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如果我們不加強廉政建設,也同樣會改變黨的性質。這樣一來,我們黨也就根本不可能帶領人民群眾去建設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一個地方而言,也是如此,如果地方黨組織沒有建設好,腐敗成為人民群眾議論的焦點,就必然會失去民心,人心就會渙散,群眾的積極性也就調動不起來,地方經濟也就根本不能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因此,加強職務犯罪預防工作,建設好黨的干部隊伍,是實現我們宏偉目標的前提條件。
4、做好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是愛惜和利用黨的人才資源的需要。黨的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我們的事業需要一大批政治、業務都過得硬的干部隊伍,而黨培養一個領導干部很不容易,耗費了大量的資源。可在現實中,有一些干部,由于經受不了市場經濟的考驗,走上了貪污受賄的犯罪道路,令人十分痛心。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黨的損失。這些領導干部,都有過為黨和人民努力工作并作出成績的輝煌的過去,正因為如此,他們才得到了黨組織和群眾的信任,走上了不同的領導崗位。他們過去曾經是黨和人民的寶貴財富,是經濟社會建設的重要力量。由于制度建設、組織教育不夠,更由于不注重世界觀改造,這些領導干部被淘汰出局,有的身陷囹圄,有的甚至走上了不歸之路。在這些人身上,往往存在著兩個極端現象,他們在工作上很有才能,但在腐敗問題上也十分“突出”,人稱“兩搞現象”,即工作、腐敗兩頭冒尖。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加強了職務犯罪預防工作,變“兩搞”為“一搞”,這些人都能勤政廉政,對我們黨和人民的事業,將有多大的意義!
5、做好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是保護好黨的干部的需要。每當我們看到某某領導被判刑,痛哭流涕,甚至暈到在法庭上,有的魂飛魄散地走向刑場,落得個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可悲結局,使人或多或少產生了惻隱之心。他們本來就是生活的幸運者,如果不貪污受賄,不違法亂紀,他們的人生是美滿的。因此,承擔著法律監督職責的檢察機關應當高度重視預防職務犯罪工作,以體現出現代司法的人文關懷。每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同志,也必須自覺成為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主體。要通過我們的努力,抓好各項制度的落實,形成一套包括“不愿為”的自律機制、“不敢為”的懲戒機制和“不能為”的防范機制在內的廉政建設制度體系,使我們每一個國家工作人員能夠在從政的道上,一路走好。
預防犯罪遠勝于懲罰罪行。智者寧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發。我們應當充分認識倒做好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重大現實意義,積極、主動地抓好這項工作,使之經常化、系統化和規范化。通過我們的努力,減少和防止職務犯罪的發生,建設高效、廉潔的國家機關,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實現我們跨越式發展的目標。
嵊州市人民檢察院 苗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