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洪軍 ]——(2004-9-19) / 已閱16462次
4.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由國務院討論、比較、選擇、補正條例草案,最后制定、頒布條例,“三北”地區再依照條例規定的程序和時間推行新的供熱取暖模式。
按照系統法學中法規則和法律的概念,我國現在并不是沒有供熱取暖方面的法規則或法律,只是這些法律不科學、不明確和不完備。因此,供熱取暖制度的改革,實質上是對供熱取暖法律的修改、完善,使之科學化、明確化和完備化。為了實現供熱取暖法律科學化、明確化和完備化的目標,首先要深化對供熱取暖關系內在規律的認識,深化對我國供熱取暖實際狀況的認識,然后再根據這種認識、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設計出適合我國的供熱取暖制度的目標模式,設計出新舊模式的轉換程序和時間表,最后將這種設計表現為法律,通過法律的實施,依法推行新的供熱取暖模式。因此,深化認識是首要的和必須的。筆者承認本文關于供熱取暖關系的認識還是相當膚淺的,比如對供熱取暖制度與社會保障制度的銜接問題的認識就一片茫然。但是,如果按照筆者提出的改革思路,由多學科的專家組成軟科學研究課題組來進行研究,相信由此形成的認識不僅會超過某個專家、權威的認識,也會超過各地方政府組織的人員的群體的認識。有了這種對供熱取暖內在規律的全面客觀的認識,制定一個科學的、完備的、明確的供熱取暖法規就為期不遠了。這樣的新法規實施之日,便是供熱取暖制度改革成功之時。
作者于洪軍,遼寧思達律師事務所律師,聯系電話:0421—4823147(辦)、4821199(辦)、4823676(宅),郵箱:lnkzyhj@online.ln.cn
參考文獻:
1.建設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3年12月1日發布的《城市燃氣和集中供熱企業資質管理規定》 。
2.建設部等八部委局建城[2003]148號文發出的《關于印發〈關于城鎮供熱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
3.黑龍江日報網站摘自《三聯生活周刊》的文章(作者不詳):《我在德國過冬天》。
4.《人民網》 生活 2001年12月08日文章:《“老大難”何時不再難?——眾口齊話取暖費》。
5.《城鎮供熱方式及計量收費的探討》 作者:中國城鎮供熱協會技術委員會 曾享麟。
6.《供暖分戶計量收費模式研究》 作者:長安大學鄧滬秋、田安民,陜西省城鄉建設學校張宇。
7.《我國城鎮供熱體制改革將實現三大目標》 法律之星-中國法律信息網站2003-11-05 16:56:45發表。
8.《杜絕人情強化服務——今冬大慶熱費收繳率全省第一》 黑龍江日報社網站 (張大軍 記者屈萬日)。
9.《對我國城鎮供熱事業可持續發展的思考》 作者:中國城鎮供熱協會 李 秀。
10.《分戶供暖想要實施還很難》 作者:孫昀 人民網 >> 生活 >> 生活報道 >> 生活報道 2001年9月16日12:44摘自2001年9月16日《黑龍江日報》
11.《新政策執行后 供熱又出六難題》新都市報 作者:記者王姝。
12.《哈爾濱出臺供暖費收繳新政策》人民網 >> 地方 2001年9月24日09:34摘自央視國際頻道 2001年9月24日。作者:邵莉 李宏友。
13.《哈爾濱一些居民嚴冬挨凍 因為有人未交供熱費》 人民網 >> 社會 >> 社會廣角 2001年12月22日10:47 新華網哈爾濱12月22日電 作者:記者韓世峰
14.《代市長石忠信向哈爾濱市中級法院贈送榮譽金匾 政府加大依法催繳熱費力度 法院已受理供熱糾紛案384件》黑龍江日報 作者:記者 戚泥蓮 柴雅晶。
15.《哈市歷年拖欠熱費達九億 每年“流失”近四億》 黑龍江日報網站黃海燕 本報記者 李偉俏摘自生活報。
16.《集中供暖的難局》人民網 >> 觀點 >> 網友說話 2001年11月19日08:28 作者:網友韓澈。
17.建設部2000年2月18日發布的《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
18.《交錢的挨凍 不交錢的蹭熱 熱:是不是商品?》 人民網 >> 觀點 >> 新聞圈點 2001年12月18日轉《中國青年報》 2001年12月18日文 作者:記者亓樹新。
19.《“熱計量”不利住戶的公平性問題探討》 作者:天津城市建設學院 王文起 韓學廷。
20.《“熱”商品,好一番爭論》 黑龍江日報轉自生活報 王洪啟 記者李曦。
21.《沈陽法院今起加大供暖欠費執行力度》 人民網 >> 社會 >> 法界動態 2001年11月01日19:37 新華社記者鄭東鴻。
22.《沈陽分戶供暖問題和可操作性建議》 沈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武云甫 夏鵬 高巖 任曉燕。
23.《實施熱計量收費過程中存在的幾個問題及改進意見》 北京市熱力工程設計公司 董樂義。
24.《天津市集中供熱管理規定》 轉自天津房地產天津政務網。
25.《系統法學大綱》 北大法律信息網 論文論著欄目,作者于洪軍。
總共2頁 [1] 2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