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武 ]——(2004-10-16) / 已閱19025次
“經濟法的理念與科學發展觀學術研討會”
暨“中國商業法研究會房地產與物業管理法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綜述
殷 武
(西北政法學院 西安 710063)
由中國商業法研究會與西北政法學院聯合主辦、西北政法學院法學二系承辦的“經濟法的理念與科學發展觀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商業法研究會房地產與物業管理法專業委員”成立大會于2004年4月10日在西安隆重舉行。參加本次會議的代表有:中國商業法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劉瑞復教授,中國商業法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徐孟洲教授,中國商業法研究會副會長、天津商學院方嘉民教授,中國商業法研究會秘書長、中央民族大學徐中起教授,西北政法學院副院長、武漢大學博士生導師賈宇教授,西北政法學院法學二系主任黃河教授,法學二系副主任強力教授,《法律科學》總編韓松教授;還有全國二十余所知名大學法學院主要領導,著名專家、學者,陜西省法學會會長,遼寧省高級法官,遼寧省正寧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等二十余人。此外,西北政法學院經濟法專業的部分碩士研究生也參加了本次大會。大會受到媒體的廣泛關注,《中國教育報》、《華商報》等新聞媒體對本次會議做了相關報道。
在中國商業法研究會秘書長徐中起教授的主持下本次會議拉開了序幕。西北政法學院副院長、武漢大學博士生導師賈宇教授致歡迎辭,對各位代表蒞臨本次大會表示熱烈的歡迎,并向代表簡要介紹了西北政法學院的歷史及發展概況。中國商業法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劉瑞復教授在開場發言中指出,此次大會是中國法學界對中國改革開放積極回應的結果,并提出在中國法學界應打破英美法和大陸法之界限,建立反映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建議。
本次會議采取主題報告與分組討論相結合的辦法就“經濟法的理念與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問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徐孟洲教授作了《新發展觀與經濟法的理念》的主題報告。徐教授首先對新發展觀的含義進行了解讀,認為新發展觀從經濟領域開始提出,它要求經濟的發展應與人類和諧統一、協調發展。提出與新發展觀相適應的經濟法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使經濟社會與人類應和諧發展的理念。其次,徐教授提出了“新發展觀與經濟法的理念重塑”的觀點。他認為,經濟法的理念是經濟法的主要指導思想、精神及立法宗旨,是經濟法顯著的標志,由于學說紛紜,目前法學界對此尚未做出統一的定義。同時他指出,目前法學界有兩種較有影響的觀念:一種是認為經濟法是國家干擾法、管理法,經濟法的產生與國家干預、管理有很緊密的聯系。對此他認為能否把經濟法的理念歸納到國家干預方面尚需法學界的進一步研究;第二種思想觀念強調經濟效益,認為經濟法的調整目標是為了經濟效益的增長。徐教授認為這種觀點是片面地強調經濟的增長、GDP增長,關注企業贏利目標,而忽視了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問題。在堅持以人為本,考慮可持續、協調發展方面尚有待研究。對此徐教授提出了自己關于怎樣重塑經濟法理念的獨到見解:其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他認為,以人為本的思想應是經濟法理念的核心,原因有兩方面:①人的發展、經濟的發展是有目的的發展,生產的目的并不是為了生產而生產,而是為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因而發展經濟的目的也應是為了滿足人們生產發展的需要;②以人為本的要求是尊重人權、實現經濟民主,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才能在經濟領域考慮到人權。其二:平衡、協調的理念是以人為本的保障。經濟的發展需要協調,經濟法的很多制度為此提供了手段,典型的是財政轉移支付制度達到了東西部協調發展,因而平衡協調需要經濟法律制度做保障。其三:社會責任本位是實現以人為本思想的強制性要求。所謂社會責任本位,是要求所有參加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必須以社會整體利益為目標,要對社會盡責任,把社會整體利益、經濟全面協調發展作為經濟法的目標,企業也不能僅僅只考慮要贏利,還要考慮到社會全面可持續發展,不能只簡單地追求經濟效益而損害社會整體利益。因此新發展觀指導人們看待經濟法理念要堅持以人為本、平衡協調發展、社會責任本位的“三位一體”的架構,經濟法的制定要慎重考慮到該方面。最后,徐教授從主體制度、市場規制法與宏觀調控法三個方面對經濟法的理念與具體經濟法制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尤其在主體制度完善方面有獨創性見地。他認為目前經濟法主體體系,在兼顧以人為本方面不是直接強調社會責任本位,而是以企業、經營者為中心。他提出應當建立以消費者為核心的主體結構體系,經營者、政府、社會為消費者服務,整個社會的生產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要而進行生產,這樣才真正意義上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強調出人文關懷精神。
在“經濟法的理論與科學發展觀”的討論過程中,天津商學院的方嘉民教授在討論中首先簡要回顧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歷程,主張應當研究經濟法如何適應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提出應當借鑒英美法的經驗,強調實用法學,使經濟法真正起到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西北政法學院法學二系主任黃河教授在討論中認為,科學發展觀的樹立為經濟法的完善提供了新的契機,提出了在科學發展觀中兩個應當由經濟法來論證和解決的問題:一是發展與增長、發展與效率、增長與效率等范疇的區分問題;二是科學發展觀在諸如《不發達地區促進法》、《地區經濟協調發展法》、《劣質產業扶助法》、《國家經濟安全保障法》等具體法律制度中如何體現的問題。討論中,鄭州大學法學院程寶山教授認為,經濟法與科學發展觀之間存在著內在的、天然的聯系,經濟法是以促進國民經濟協調發展為其宗旨,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有助于經濟法學研究的發展;強調科學發展觀與經濟法的聯系,突出表現在經濟法的理念與部門化上。西北政法學院法學二系的李永寧副教授認為,經濟法的“人本主義”不同于民法的“人本主義”。經濟法的“人本主義”仍是以“整體主義”和“社本主義”為基礎的“人本主義”,“整體主義”的價值體現在國家干預上,而在“人本主義”影響下的國家干預是應更加體現出人文化、人性化和彈性化。
本次大會上,中國商業法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劉瑞復教授就中國商業法的宗旨及成立情況向大會作了說明。他指出,商業法涉及與國民經濟相聯系的諸多部門,因此應當重視進行其與多學科交叉的研究。緊接著,山西財經大學法學院馬躍進教授對商業法的概念進行了解析。北方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法律系主任畢穎教授也從商業法與商法之間存在著較大差異的角度,談到在外延上,商業法的范疇涵蓋的內容應更為廣泛的觀點。其后,西北政法學院法學二系副主任強力教授結合理論與實踐的層面,充分論證了商業法存在和發展的合理性。他認為商業法不同于傳統的商法,它是實際中存在的商務法,是存在于現存經濟法、民法、商法等不同層面法律領域中的商務法。他指出,今后商業法的研究應當更為關注到實務與社會實踐,并建議應定期出版諸如商業法的學術論文集等刊物,從而加強擴大商業法的社會影響。會議上,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徐孟洲教授在發言中指出,商業法更像一個綜合性的學科,它具有多學科相互滲透的特點。
本次大會的另一個重要議題是:審議并批準成立“中國商業法研究會房地產與物業管理法專業委員會”。由西北政法學院法學二系的王興運副教授代表籌委會成員,就“房地產與物業管理法專業委員會”成立的必要性與可行性進行了充分的論證。首先他提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房地產業和物業管理必須在法治的軌道上才能健康發展,而蓬勃發展的房地產業要求著我們必須對這一行業的法律制度進行專門的探討研究。其次,業已頒布且為數眾多的房地產與物業管理法法規、規章已形成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有必要對他們進行全面研究,以使其能夠相互協調、共同調整與規范房地產及物業管理活動。再者,由于研究的滯后性、低層次性等弊端已難以滿足現行房地產與物業管理活動的客觀需要,因而有必要成立房地產與物業管理法專業委員會對房地產與物業管理法法規進行專門的研究。最后他指出,申請成立的該專業委員會背依西北政法學院,是在現有的西北政法學院“房地產法研究中心”基礎上成立,因而有著足夠堅實可靠的法律根基與可供其發展的法律平臺?傊,憑借強有力的師資保障、憑借自己的理論體系及相當的科研成果、憑借在全國房地產法學界享有的一定聲譽,因而該專業委員會的成立具有完全的可行性。同時,王興運副教授還就該專業委員會的籌備情況向大會作以了詳細說明。中國商業法研究會秘書長徐中起教授宣讀了中國商業法研究會《同意成立房地產與物業管理法專業委員會申請報告的批復》及相關批準文件,這標志著“中國商業法研究會房地產與物業管理法專業委員會”正式成立;同時任命西北政法學院法學二系主任黃河教授任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法律科學》總編韓松教授及西北政法學院法二系王興運副教授任副主任委員,王興運副教授同時兼任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之后,黃河教授作了《我國房地產與物業管理法的研究狀況、熱點問題和專業委員會今后工作思路》的報告。報告中,黃河教授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房地產法律法規體系及理論的構件作了較詳細的闡述,提出應以房地產業運行過程中所發生的生產、流通、消費環節來構建我國房地產開發、交易和物業管理法的理論體系的觀點,并對現存房地產法研究中的若干熱點問題作了精彩的論述,指出土地征用與土地征收之間存在著差別,二者的補償標準不應相同。他提出不應當以公共利益作為土地征收的標準。此外,他還對城市房屋拆遷及物業管理法中業主公約的效力等問題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西北政法學院法學二系李永寧副教授在之后的討論中認為,現行的土地征用補償費用低的根結在于:土地價格以土地地力的倍數為計算依據,可能造成土地價格的扭曲。他提出可根據被征用地地方的低保標準來確定土地價格,以此確定土地征用后的標準。隨之,黃河教授針對征用與征收的不同用途,談到應將補償標準相應地區分為完全補償標準和適當標準,即針對征用,其補償標準應當是完全標準,并包括農民因此而受到的精神損害;而對于因公共利益而發生的征收,其補償標準應當是適當標準,不含農民因此而受到的精神損失。
參加大會的西北政法學院經濟法專業的部分碩士研究生們,在本次會議的討論中,也熱情踴躍發言,他們積極同與會的著名法學家、學者們共同探求經濟法的理念,探討經濟法的未來。本次大會得到了西北政法學院校領導的大力支持,4月11日下午,為期兩天的會議在與會代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拉上帷幕。本次會議取得了良好的預期效果,為完善依法治國的理念、推動我國法制建設進程的向前延伸邁出了新的一步!
作者簡介:殷武,男,西北政法學院經濟法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經濟法研究。通訊地址:西安市長安南路300號西北政法學院研究生部125-17。電話:029—86387521。Email:Yin-W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