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龐建兵 ]——(2004-10-18) / 已閱7109次
司法會計領域的鼎力之作
──評《司法會計學》
龐建兵 朱家佑
由山東省濟南市人民檢察院于朝同志編寫的《司法會計學》近日由中國檢察出版社出版。該書以66萬字的篇幅,從司法實踐的需要出發,研究和闡述了司法會計領域內的諸多基本理論與實務問題。全書由司法會計概論、司法會計檢查實務、司法會計鑒定實務三部分組成,是一部融理論性、學術性、綜合性為一爐,集指導性、實務性和適用性為一體的鼎力之作。與同類題材的書籍相比,其特點是:
1.系統性。該書綜合運用會計學、審計學、邏輯學、偵查學、證據學、鑒定學等眾多學科的研究成果,采用借鑒法、抽象法、推演法、個案剖析法等方法,對司法會計領域內的基本理論、司法會計檢查、司法會計鑒定進行了全面的系統性研究。作者通過提出大量司法會計新概念,將司法會計學的基本原理與實務理論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系統化的新的理論模式。
2.新穎性。該書注重法理、學理原則,從訴訟實踐的需要出發,將司法會計定義為訴訟活動,并依據訴訟法和偵查(調查)學原理,將司法會計活動的基本內容概括為司法會計檢查和司法會計鑒定。在具體研究過程中,一方面,以訴訟中偵查、調查原理為依據,借鑒審計學的查賬查物技術,將訴訟法規定的勘驗檢查與司法會計實踐相結合,深入探討了司法會計檢查實務理論;另一方面,以司法鑒定的“同一認定”理論為指導,將司法鑒定與會計要素相結合,科學闡述了各類司法會計鑒定問題的具體鑒定原理、程序和方法。在堅持學理與法理并重的原則下,構建了以司法會計檢查和司法會計鑒定為主體的“二元”司法會計實務理論體系,不僅促進了對司法會計理論研究的深入,也為偵、鑒分開的訴訟原則在司法會計活動中的運用提供了科學依據。
3.實務性。該書以最新的財務會計制度和原理為依托,以滿足司法實踐的需要為目的,用大量篇幅對各類案件的司法會計查證對策和新型鑒定問題進行了具體闡述,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操作原理、方法和程序,并配有多種常用表格及計算公式,易學易會,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如在司法會計檢查實務方面,對走私犯罪案件、涉稅犯罪案件、違反公司法案件、證券期貨犯罪案件、洗錢犯罪案件、貪污賄賂犯罪案件、侵權瀆職犯罪案件等30余種常見刑事案件提出了具體的查證對策和技術方法,使公安機關、檢察機關的偵查人員能夠易學易會,從而提高查辦案件的水平和能力;在司法會計鑒定實務方面,探討了有關賬務鑒定、資產鑒定、往來賬項鑒定、投資損益鑒定、經營損益鑒定、涉稅鑒定、所有者權益鑒定等八種司法實踐中常見的、必需的鑒定問題,總結出了科學的鑒定原理與方法,同時附以大量案例予以說明,并對實踐中容易出現的失誤進行了歸納,對司法會計鑒定實踐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4.適應性。該書在體例安排上,針對不同層次讀者的特點及需要,既注重對基本理論的系統性介紹,又注重對各類司法會計實務問題的多層次分解闡述,便于偵查、檢察、審判人員及律師、注冊會計師、專業技術人員學習和使用。
司法會計學和司法會計技術的興起與運用是伴隨著我國檢察機關反貪污賄賂斗爭而發展起來的。多年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國司法會計理論與實務研究一直十分薄弱。《司法會計學》一書的出版,不僅標志著司法會計學研究的日益成熟,也將對我國司法會計實踐尤其是檢察機關的司法會計工作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