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国产v片大片线观看网站-国产v视频-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片-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另类-这里只有精品首页-真不卡网站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論事實婚姻的法律保護

    [ 管志勇 ]——(2005-3-22) / 已閱103050次

    論事實婚姻的法律保護

    內容提要:新中國成立后50多年來,我國在立法上一直采取婚姻登記制度,但由于受傳統習俗的影響,男女雙方未進行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事實婚姻現象在我國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屢禁不止。對事實婚姻如何認定其法律性質,是否予以保護,在多大程度上給予保護一直是困擾司法實踐的一個難題,受到了從業人員和立法者的高度關注。本文根據我國事實婚姻現實情況、中外關于事實婚姻的態度和發展趨勢,結合我國的實際如何從法律上對事實婚姻進行保護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事實婚姻、法律婚姻、婚姻關系、法律效力。

    一、事實婚姻的概念和特征及在我國的現狀
    1、事實婚姻的概念:
    事實婚姻作為婚姻關系存在的一種方式,其概念在我國一直就存在著不同的見解。有的學者認為:“在我國,事實婚姻通常是指沒有配偶的男女,未經結婚登記,而公開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群眾亦認為其是夫妻關系的,被有條件地確認為事實婚姻。”①也有的學者認為:“所謂事實婚姻是指具備結婚實質要件或欠缺結婚實質要件的男女雙方未經結婚登記即以夫妻關系同居生活,群眾亦認其為夫妻關系的客觀事實。”②
    比較上述兩種不同的見解,都認為事實婚姻當事人的夫妻關系須為公眾所認同,其根本的區別在于事實婚姻是否要符合結婚的實質要件。根據第一種觀點要求事實婚姻的男女雙方不但相互沒有配偶,還應當符合規定的條件(實質要件),僅沒有進行登記(形式要件)這樣的一種婚姻狀態;而第二種觀點則不問其實質要件是否符合,只要未進行登記,就構成事實婚姻。按此說,事實婚姻無非有這么二種情況:一是符合結婚實質要件僅缺形式要件的

    注:①巫昌禎主編:《婚姻與繼承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1月修訂第2版,第134頁。
    ②馬俊駒、余延滿著:《民法原論》,法律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851頁。
    事實婚姻,二是結婚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均不符合的事實婚姻。“婚姻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歷來就是其自身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辯證統一,是為一定的社會制度所確認的男女兩性結合的社會形式。”③婚姻的自然屬性決定了婚姻的基本特征:男女雙方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婚姻的社會屬性決定了男女兩性的結合應符合一定社會制度所承認的條件。根據我國婚姻法的有關規定建立合法有效的婚姻關系必須符合婚姻法所要求的結婚條件(實質要件)和結婚程序(形式要件)的規定。一般情況下婚姻的這兩種屬性是統一的,但在有些時候,由于各種原因往往是分離的。例如一對男女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了結婚登記,領取了結婚證,即使他們根本不符合結婚實質要件,從此以后行同路人,也不管其是否以夫妻名義同居或者有沒有同居,其仍是夫妻具有婚姻關系。就是我們常說的:有夫妻之名,無夫妻之實。再如一對男女以夫妻關系同居,在共同生活中雙方互盡夫妻之權利義務,在事實上形成了婚姻關系,只是沒有履行法定結婚程序,對這樣的婚姻,在習慣上我們稱其為事實婚姻或實際上的婚姻。
    “認定事實婚姻的成立的目的并不在于肯定其婚姻的法律效力,而是為了區別事實婚與法律婚的界限。履行了法定的結婚程序的稱為法律婚,而欠缺形式要件的即為事實婚。具備結婚實質要件的男女可以構成事實婚,不符合結婚的實質要件的男女也可以形成事實婚”④“男女公民以事實行為結成‘婚姻’,即事實婚,是一種獨立于法律和人們的評價之外的客觀存在,其客觀屬性不可抹殺。但是,承認其客觀存在的事實,絕非承認其存在的價值和效力。《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申明:‘未辦結婚登記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一律按非法同居對待。’此主張不應被理解為事實婚在客觀上已不存在,而應理解為不承認事實婚的效力。”⑤可見是否為群眾認可或是否符合結婚的實質要件不應成為事實婚姻成立的要件,而應是認定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一個評價標準。就象一對要結婚的男女,婚姻登記機關給不給登記并不能影響他們之

    注:③藍承烈著:《民法專題研究與應用》,群眾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第460頁。
    ④王 洪著:《婚姻家庭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97頁。
    ⑤賈凌、曾粵興作:《重婚罪解讀》,中國法律刑事網實務專題,
    http://www.criminallaw.com.cn/zhuantilunwen/zhuahtilunwen34.htm。
    間的夫妻生活,他們照樣可以夫妻之名,行夫妻之實,這是由婚姻自然屬性所決定的,登記只不過是行政權力對社會生活干預的手段,是法律指導功能和評價功能的體現。所以只要婚姻當事人能夠證明其之間是以夫妻關系同居生活,即使群眾不知也應當認為其具有婚姻關系。因此我認為事實婚姻應當是指男女雙方未按法律規定進行結婚登記,即以夫妻關系同居生活所形成的婚姻。根據事實婚姻當事人是否符合法定的結婚條件,可分為具備實質要件的事實婚姻和不具備實質要件的事實婚姻兩種。
    有人認為1994年2月1日以后我國不再存在事實婚姻,其實是混淆了婚姻的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婚姻關系成立與效力之間的關系。我國不承認事實婚姻的效力,是對事實婚姻法律效力的評價,并不是否認事實婚姻的存在。同樣“承認事實婚的存在不等于肯定事實婚的效力。‘存在’與‘肯定效力’是兩種不同概念,前者屬于意識范疇,后者屬于意志范疇。”⑥據說在廣西東興市江平鎮有一男子大擺酒席同時娶二女為妻,一時在當地甚至全國都引起了哄動,許多人認為我國不承認事實婚,而將其視為同居關系,而同居并不違法,便推出該行為無法可依,讓當地的官員們大傷腦筋。⑦一方面要制止這種傷風敗俗的行為,另一方面又不能對之采取法律手段,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但如果我們能夠正確的理解婚姻的宗旨,婚姻關系和婚姻關系效力之間的區別,婚姻的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之間的關系,正確理解我國不承認事實婚姻并不是否認事實婚姻不存在,我們就很容易解決上述的問題。一男娶二女的現象,由于當事人沒有進行登記,法律只是不承認其婚姻的法律效力,當事人之間也不具有配偶權,雖不能構成重婚罪,但他們之間事實上已同時存在二個婚姻關系,其行為已違反了《憲法》第五十三條“公民必須尊重社會公德”和《婚姻法》第二條“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的規定,違背公序良俗和一夫一妻制度,其行為的違法性非常明顯。“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⑧至于如何追究,那只不過是手

    注: ⑥同⑤。
    ⑦沙陽作:《一男同日娶二女法律咋辦?》,http://www.lihun.net. 離婚網焦點新聞,2003年4月20日報道。
    ⑧詳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條。
    段與方式的問題。法律沒有規定具體的處罰辦法,并不是叫我們坐視不管。現實生活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而法律卻具有穩定性和概括性,其規定不可能包羅萬象。對于法律沒無明確規定的,可以通過法律解釋、法律原則精神解決。
    2、事實婚姻的特征:
    (1)事實婚姻的當事人必須是男女雙方異性的結合,同性之間不能成立婚姻,只能是同居,這是由婚姻的自然屬性所決定。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也不排除一些男女,開始是同性同居,后來做了變手術就成了異性而締結婚姻。但《參考消息》在“市長頒發證書,總統建議禁止”一文中報道“在2003年11月美國馬薩諸塞州最高法院作出裁定禁止同性結婚違反了該州法律,使得該州必須從2004年3月17日開始為申請結婚的同性戀伴侶頒發結婚證。2004年2月初美國舊金山市市長曾為一對同性戀者頒發了結婚證。”⑨這種婚姻有違倫理,是婚姻關系中的極個別現象,是非曲直還有待人類歷史去證明。
    至于男女雙方以前是否有配偶或未婚,我認為不能影響事實婚姻的成立。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第五條規定:“已登記結婚的一方又與第三人形成事實婚姻關系,或事實婚姻關系的一方又與第三人登記結婚,或事實婚姻關系的一方又與第三人形成新的事實婚姻關系,凡前一個婚姻關系的一方要求追究重婚罪的,無論其行為是否構成重婚罪,均應解除后一個婚姻關系。…….”。顯然這里前后二個都是婚姻。1994年12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給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的批復:“新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發布施行后,有配偶的人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仍應按重婚罪定罪處罰。”如果已婚者再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不能構成事實婚姻,那么這里也根本就無婚可重,從而也無法認定事實重婚,這樣將會使我國《刑法》有關重婚罪的規定形同虛設,因為在實踐中的重婚絕大多數是事實重婚。其實正因為事實重婚的行為侵犯了他人的配偶權和一夫一妻制度,其行為具有嚴重的違法性,而我國法律不能對犯罪行為提供保護,因此其之間成立的婚姻關系無效,這與我國不承認此類事實婚姻的法律效力

    注:⑨參見:新華通訊社主辦,《參考消息》2004年2月27日第16449期,第6版。
    是一致的。
    (2)男女雙方必須有共同生活的行為。沒有同居生活的不能構成事實婚
    姻。而法律婚只有當事人進行了登記,不管當事人是否自愿,有沒有同居生活不影響其婚姻關系的成立,重形式而輕實質。有觀點認為這里的同居行為“包括性生活在內的夫妻共同生活”,⑩但性生活不應成為事實婚姻成立的必要要件,因為婚姻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具有多樣性,其因人而異,可根據當事人的愛好、興趣和特點而各有不同。性生活只是夫妻婚姻生活中一部分,婚姻是以感情為基礎,而不是以性生活為基礎,沒有性生活仍然可以締結婚姻,但沒有感情,婚姻就無從談起。
    (3)男女雙方的這種同居行為必須是以夫妻名義進行。這是成立婚姻關系的前提,也是事實婚姻與同居、通奸、姘居及包二奶等非婚姻兩性關系的根本區別。后者不以夫妻的名義,也沒有締結婚姻的目的。
    (4)沒有辦理結婚登記手續。這是事實婚姻的最本質特征,也是其與法律婚姻(登記婚)最大區別。事實婚姻有符合實質要件的,也有不符實質要件的;有有效的事實婚姻也無效的事實婚姻。法律婚也一樣,也有一些當事人雖然取得了結婚登記,但由于各種原因也有符合實質要件和不符合實質要件的,例如當事人隱瞞有關事實騙取登記或登記機關違法登記、審查不嚴將不應給予登記的給予了登記等,同樣存在有效或無效的法律婚。只不過法律婚注重婚姻的社會屬性,當事人只要進行了登記,即使不同居生活,不以夫妻名義,也沒有夫妻之實,法律上也承認其夫妻關系,重形式而輕實質。事實婚則注重婚姻的自然屬性,要求當事人應以夫妻之名行夫妻之實,重實質輕形式。
    3、事實婚姻在我國的現狀:
    由于受舊習俗的影響,我國幾千年以來流傳下的通過舉行婚禮便得到承認的結婚習慣在我國至今仍然普遍存在。許多男女對舉行婚禮情有獨鐘,而對結婚登記不宵一顧。盡管我國從第一部《婚姻法》頒布實施以來一直強調結婚必須進行登記,才能確立夫妻關系,但社會實踐證明事實婚姻并沒有因此而
    減少。“事實婚在我國長期大量存在,在廣大農村特別是邊遠地區,事實婚甚

    注:⑩同③。
    至占當地婚姻總數的百分之六、七十。”○11我在今年4月份對自己曾居住過的村子(四都鄉洋岙村)進行調查,由于村子不大,人口只有1000人左右,我在該村會計的協助下對該村的事實婚姻狀況進行了統計。得出這里事實婚姻的比例竟占已婚總數的百分之五十七,事實婚比法律婚還多出14個百分點。在60歲以上的人中事實婚占百分之八十二,登記婚不到二成, 40歲到60歲之間的人中事實婚占百分之四十八,40歲以下的人中事實婚占百分之四十五,周邊的幾個村莊情況大致相同。對這種狀況他們大多數人認為自己當時是名媒正娶,結婚是自己的事情,登不登記沒關系,只要子孫滿堂,夫妻恩愛就比什么都好,結婚證有什么用。在40歲以下的人中大多認為不進行結婚登記是為了規避計劃生育的檢查,能夠省去許多忙繁事。在我國只要當事人領了結婚證,計劃生育工作部門就會對其進行監督,要求已婚婦女定期接受計劃生育檢查,生孩子的還要先領準生證等,而不登記便可省去這些不必要的忙繁,想多生孩子往往計劃生育部門也很難進行有效的管理。
    同時我們也發現這些事實婚姻中的很多家庭的戶籍證明或戶口薄都登記他們為夫妻關系(據說多數是在人口普查時登記的),這就產生了戶籍登記與婚姻登記的矛盾。今年二月份,我的一位朋友起訴他人償還借款,借款人夫婦也是未進行結婚登記,最后法院還是以戶籍證明和當事人的承認,判決認定是他們夫妻共同債務,應共同償還。對此雙方當事人均沒異議,表示服判。可見事實婚姻已在社會現實生活中根深蒂固,為大眾所承認。設想一種被60-70%人所不接受的制度,其存在的價值是很值得懷疑的。法律雖然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但總是由經濟基礎所決定,反映并作用于經濟基礎,受經濟基礎的制約,一部與其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法律必然不會被接受,并會被戴上惡法罪名。“一個法律制度得以切實有效實施的根本保證卻是它能為社會所普遍接受,而不是國家的強制力。”○12因此我國在立法規定結婚必須進行登記的同時,司法實踐不得不考慮到社會的現實,在不同時期,不同程度上又承認事實婚姻,其實

    注:○11胡康生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釋義》,法律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27頁。
    ○12于海涌作:《中國事實婚姻法律地位研究》,,見梁慧星主編:《民商法論從》總第18卷,金橋文化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1年3月第1版,第364頁。
    是實行登記婚與事實婚共存的雙軌制度。
    二、事實婚姻法律保護在我國的演變過程
    我國歷史以來人民群眾對結婚普遍注重結婚儀式而不在乎登記。新中國
    成立以后,盡管兩部《婚姻法》均明確的規定結婚必須采取登記的形式,但男女雙方不進行登記公開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事實婚姻現象在現實生活中仍然普遍存在。面對如此現狀,隨著社會的變革和政治、經濟、文化生活條件的變化,我國對待事實婚姻的法律效力也大致經歷了從持肯定態度到否定態度,從承認到不承認,從注重婚姻的實質到注重婚姻的形式這樣一個發展過程。

    總共3頁  1 [2] [3]

      下一頁

    ==========================================

    免責聲明:
    聲明:本論文由《法律圖書館》網站收藏,
    僅供學術研究參考使用,
    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

    論文分類

    A 法學理論

    C 國家法、憲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經濟法

    N 訴訟法

    S 司法制度

    T 國際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在线播放 | 日本黄大片影院一区二区 | 国产第二页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 |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欧美在线免费观看 | 天堂最新版 | 亚洲成人免费视频在线 |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视色 |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 天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黄免费 | 亚洲的天堂 | 成人在线综合 | 中文字幕亚洲不卡在线亚瑟 | 成人做爰视频www片 成人做爰视频www视频 | 夜色www | 国产午夜免费视频 | 免费观看大片毛片 | avtt天堂网永久资源手机版 | 亚洲精品一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一区 |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免费 | 午夜一级成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a∨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 成年男女免费视频网站 |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二区 |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 | ffyybb免费福利视频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四色综合免费 | 国产精品黄在线观看免费软件 | 九九99九九视频在线观看 | 精产网红自拍在线 | 免费一级毛片无毒不卡 | 免费一级特黄3大片视频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青草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