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泗友 ]——(2005-5-11) / 已閱20566次
試論新時期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選擇與創新
王泗友
[內容提要] 本文根據新時期公安工作現裝和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選擇與創進行了探討,作了較深入的論證和剖析。
關 鍵 詞 隊伍建設 思想政治工作
中國共產黨80年的歷史雄辨地證明,無論是炮火硝煙的戰爭年代,還是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和平時期;是在社會主義商品條件下,還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顯示出毋庸置疑的強大威力。它不僅能夠啟發人民警察的思想覺悟,調動和發揮人民警察的工作積極性,而且能夠引導人民警察在復雜的歷史條件下和社會環境中,增強甄別是非、明辯真偽的能力。在增強凝聚力、戰斗力方面更體現了強大的生命力和優勢。因此,在新的歷史時期選擇與創新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尤顯重要。如何以開拓的思路、創新的視角,順應新的潮流、適應新的形勢,興利除弊、推陳出新,充分發揮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使人民警察能夠以新的思維和姿態,迎接更加嚴峻的挑戰,是擺在我們每個共產黨人和公安政工干部面前的重大課題。
一、選擇與創新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客觀依據
(一)選擇與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是由工作對象的心理需求所決定的。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人類社會實踐活動已經不僅僅為了目前對生命的需要的東西的追求,而且要探求世界的秘密,改造客觀世界為自己服務,因而要求認識世界的本質,要求認識和掌握客觀事物規律。因而,對人來,實物或現象可以引起反射,語言也可以代替實物引起同實物同樣效果的反射。在《三國演義》中有個“望梅止渴”的故事,就是利用語言代替實物進行刺激的生動例子。所以說,在實際工作中,特別是領導干部,“又要馬兒跑得好,又不讓馬兒吃飽”,不考慮辦事人員的工作強度,不照顧職工的切身利益,不體釁民警的苦辣酸辛,就連一句安撫、慰問的話也不想說,下級能為你死心踏地的“樹碑立傳”嗎?許多工作人員負重拼搏、勞民傷財、叫苦不迭,心理上不能得到慰籍,造成逆反心理,工作得過且過,敷衍塞責,當面一套背后一套,全是為應付領導。能說你這個地方的治安工作,常委放心、群眾滿意嗎?
(二)選擇與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是由工作對象的進取精神所決定的。
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都是有差別的,要根據工作對象的動態性和差異性來決定,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要充分權衡工作對象的性格特征、利益取舍以及進取精神,因人施教、因勢利導、講究方法、循循善誘,要特別講求針對性、務求實效性,盡量不耍生搬硬套、生硬灌輸,要充分考慮工作對象的特點和需要。比如,有的人有強烈的自尊心和進取心;有的人又安于現狀、與世無爭,對任何事情都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對于前者,切不能嘮嘮叨叨,也無需正面激勵,采取反激勵的方法和調動他的工作積極性,達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預期目的。相反,如果用這種方法對待與世無爭、不思進取的人,效果恐怕拾得其反,對這種人就要采取適當的理論灌輸教育模式。
(三)選擇與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是由工作對象情緒易變的性格特點所決定的。
在實際工作中,工作對象情易變的性格特點切不可忽視,稍有?忽或者工作方法不當,就會造成人心向背,給工作帶來阻力。比如,有的同志思想情緒正常時,用以理服人的方法很能奏效,可是當他的思想產生波動、出現反復的情況時,用同樣的方法就不能起什么作用。因此,注意工作對象的情緒易變性至關重要。這就要求每個政工干部要隨時注意觀察工作對象情緒易變的性格特點,要具有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要做基層民警的貼心人,想為民警所想,急為民警所急,多與民警交心談心,視民警的疾苦為自己的疾苦,視民警的困難為自己的困難。
(四)選擇與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是由政工干部工作方法的局限性和適用范圍所決定的。
在長期的公安工作實踐中,不難看出,世界上滑萬能的方法,任何一種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和適用范圍。比如,談心對話的方法,是針對某個問題或某個人的情況采取交流、問答的形式進行,很難進行系統的理論教育。也就是說,不能用這種方法替集中授課、報告演講等形式。因為,集中授課是用系統的思想理論,從宏觀的角度對人們進行灌輸;而談心、對話則是用具體的道理,從微層觀的角度對人們進行說理。正因為這種方法存在各自的局限性和適用范圍,同時又要彌補各種方法的不足,綜合各種方法的優勢,全面地對人們進行教育。
二、選擇與創新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基本要求
(一)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選擇必須合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和任務。
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們的思想覺悟,增強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征服大自然的能力。其根本任務是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才流動想、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的重在思想教育人、培養人、鼓舞人、造就人。要達到這一目的,完成這一任務,除了引入正確的宣傳內容外,還要運用正確的方法。換句話說,就是把方法與目的、任務有機結合起來,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在這個問題上,有的政工干部滿足于即時性,解決當時問題,忽視了方法的選擇。直到現在,有的同志仍然采取“你說我聽,你講我辦”單向而機械的教育模式,滿篇大道理,不是從實際出了,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很顯然,這就沒有把方法的選擇與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任務結合起來,也不符合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任務。
此外,做思想政治工作還需要把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結合起來。趣味性不是目的只是一種手段。如果只用趣味性業迎合對方,只會是以樂而樂,就失去了教育的意義。所以,在方法的選擇上,一定要選擇既能使對方接受又能有利于對方思想覺悟和思想認識提高的科學方法,這樣才能符合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任務。
(二)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選擇必須符合人的思想行為的活動規律。
“人的需要是人的思想行為的原動力”。滿足需要即是一個人行為的出發點,又是他的歸宿點。人的需要包括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因此,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選擇與創新必須符合人的這些客觀需要。比如,自尊是人的精神需要。從心理學上講,容人之過、揚人之長不僅能夠滿足有過失者或有錯誤者自尊心,而且能夠使他自覺地認識到得到了領導的信任,他能夠在今后的工作中,迸發更大的創造力和工作熱情。如果只是一味地批評、指責,不僅會使他心灰意冷、委靡不振,打擊積極性,還會出現一些過激行為,造成不良后果。這就說明,人的思想行為規律決定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決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因此,方法的選用應當根據人的思想行為規律來確定,任何離開思想行為規律而臆想出來的方法都是不科學的,在實踐中,工作對象難以接受也根本行不通。
(三)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選擇必須綜合運用、綜合治理。
人的思想品質道德情操是通過外界的影響作用于人的大腦形成和變化的。外界影響就是指受黨團組織、所在單位、社會環境、家庭因素的影響。同時,影響人的思想、支配人的行為、制約人的社會關系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意識形態方面的,也、有政治、經濟、自然和社會方面錯綜復雜的因素。所以說,人的思想行為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的。因而,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孤立地進行,必須運用各種手段綜合治理。所謂綜合治理,就是說除了黨組織和政工機構開展工作以外,還在發揮政工干部以及各職能部門政治教(指)導員的作用,運用經濟的、行政的、法律的、道德的手段,綜合運用、綜合治理。把思想政治工作滲透到工作、學習、生活的各個領域,互相作用、互相制約、互相監督、共同發展和進步。
三、選擇與創新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基本途徑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選擇與創新是一個“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循環的過程,在認識中實踐,在實踐中認識,在實踐中創新,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多種多樣,如灌輸、溝通、激勵、滲透、自我教育等,筆者認為,在此基礎上要靈活應用,從實際出發,因人施教,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并尋求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基本途徑:
每個政工干部,要引導工作對象在長期思維活動中,培養良好的思維模式,逐步克服不良的思維方式。盡力去掉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的形而上學的、孤立的、僵化的、有礙于公安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思維方式,努力實現由傳統思維方式向現代思維方式的轉變。
在面臨主客體關系方面,在從單向灌輸型方法向交流型方法轉變;在實施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方面,要從集中型方法向集中與分散型方法轉變;在公安思想政治工作運用的空間方面,要從單項型方法向綜合型方法轉變;在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信息依附的載體方面,要實現由“真空傳播”向載體傳播的轉變;在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客體對工作信息的接受心理方面,面臨著從顯型方法向顯型與隱形相結合的方法轉變;在增強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運用的實效方面,要從單純定性型方法幾定量型相結合的方法轉變。在開展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時候,針對性更強,措施更有力,方法更得當,效果更明顯。
四、只有創新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才能使公安工作立于不敗之地
從建黨80處風雨歷程完全可以證明: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的傳家寶和政治優勢,在各個階段各個時期都發揮興足輕重的作用。公安工作是黨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安機關是具有武裝性質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擔負著維護社會政治穩定的重要責任。因此,公安機關的思想政治工作尤顯重要。公安機關的政工干部應該不局限于現有的方法,要廣泛吸收和綜合利用各類學科的研究成果,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研究和探索富有成效的新途徑、新方法。
只的創新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才能使公安工作立于不敗之地。這是因為:
第一,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創新是繼承和發揚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優良傳統的需要。
人類社會的發展史證明,繼承和借鑒是人類文明得以發展和進步的基礎和條件。然而,僅有繼承和借鑒是不夠的,它只是手段。只有創新才是繼承和借鑒的目的,才是人類文明發展和進步的真正的強大的動力。江澤民同志在談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問題時曾指出:我們講繼承、講借鑒、目的是通過繼承和借鑒,使民族文化、外來文化的精華,同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革命和建設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革命精神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并在新的基礎上創新。鄧小平同志對此也作過專門論述:如果我們不去分析和解決新的歷史條件下存在的問題,我們就不能恢復和發揚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顯然,這些論述闡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辯證關系,明確告誡我們,要真正繼承和發揚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要求我們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時,手段要靈活,原則要講究,問題要解決,方法要創新。
第二,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創新是新時期復雜的社會政治環境的需要。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步發展的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公安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許多新的、復雜的變化。主要是:
一是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所處的社會環境發生了變化。新舊體制的轉換,新舊利益的調整,新舊觀念的沖突,新問題新事物的影響;
二是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對象觀念發生的變化。改革開放作為一場深刻的革命,不可避免地引起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對象觀念的多方面的變化,主要是主體意識的增強價值觀念的多元化,思維方式的現代化,精神需求的多樣化等;
三是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傳播的方式發生了變化。目前都是以大眾傳媒的方式出現。上述這些變化,給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機遇與挑戰,對工作方法的選擇與創新提出了更嚴的要求。
實踐證明,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只有順應時代發展要求,不斷探索創新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新途徑,在迎接挑戰中求生存、求發展,才能夠保持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夠發揮出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應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