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時華 ]——(2005-12-6) / 已閱21930次
新時期法院紀檢監察工作初探
在我們幾千年沉沉的法蘊中,司法總是被民眾賦予了更高的期望,法律、法官,構成了一幅意蘊悠遠的哲言。法律作為社會公平和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是社會和諧與秩序的重要規則,法官是社會公平和正義的守護者,古語道:“法平如水,見是非曲直”,在這樣的歷史底蘊中,在國家審判機關中擔負監察職能的紀檢監察機關,更是要樹立與時俱進的思想,做到主題鮮明、思路明確,重點突出,使司法公正和司法廉潔能夠相得益彰,真正把新時期法院的紀檢監察工作抓實抓好。同時,從懲治司法腐敗,樹立司法權威的角度上講,加強法院的紀檢監察工作,也是當前司法機關提高司法公信力、捍衛司法權威的一件大事。因此,在新時期做好法院紀檢監察工作,保證司法的公正、高效、廉潔和文明,具有鮮明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思想明確,主題鮮明
新時期人民法院的紀檢監察工作的指導思想,從總體上講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執行中紀委三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胡錦濤同志提出的“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具體到每個法院本身,要認真體會司法為民的具體要求,把司法為民宗旨貫穿于法院紀檢監察工作的始終,始終把黨風廉政建設作為“龍頭”工程來抓,切實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真正體現“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做到通過紀檢監察工作達到抓審判強業務、帶隊伍樹形象、建機制重預防的目的,以監督求質量,以改革謀發展,以紀檢監察工作樹立司法公信、促進隊伍建設和以審判為中心的各項工作協調發展,達到整個法院工作的良性循環。
二、實施“五個加強”,切實抓好法院紀檢監察工作
(一)加強“三觀”教育,建設廉潔高效的學習型法院
當前中國法院的建設,面臨著歷史性的機遇與挑戰,唯有大膽改革,革故鼎新,只有建設學習學習型法院、培養學習型法官,站在單位看全省、站在全省看全國,才能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這就需要從不斷提高法官的知識水平和創新能力和領導班子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入手。而上述目的的達到,開展科學的發展觀、政績觀和群眾觀的“三觀”學習教育活動是一個必由之路。通過學習教育,指導審判實踐,切實增強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使法院干警時時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處處慎權、慎欲、慎微、慎獨,真正打造一支廉潔高效、務實求真、從法如流的法官隊伍。
(二)有力領導,切實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
黨風廉政建設是我國法院應當長抓不懈的工作任務,法院紀檢監察部門要以協助法院黨組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始終把黨風廉政建設同審判業務緊密結合,同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相結合,努力優化司法環境,積極發揮職能保障作用。
基于這一考慮,在具體工作中,法院紀檢監察部門在黨風廉政建設中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領導有力,方案明確。法院紀檢監察部門對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要周密計劃,明確要求,做到有計劃、有檢查、有落實。同時,針對法院工作的熱點和難點,對癥下藥,務必出成果、見成效;二是層層落實,范圍明確。通過簽訂黨風廉政責任書的方式,在整個法院系統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建立“不愿為”的自律機制,“不敢為”的懲戒機制,“不能為”的監督機制和“不必為”的有效機制;三是監督檢查,嚴格考核。任何好的制度的實施,關鍵還要看是否具體落實,所以,法院紀檢監察部門要根據結合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要求和重點,對貫徹情況嚴格考核,將廉政精神真正落到實處。
(三)不斷學習,增強司法為民服務意識
司法為民,意識是關鍵,意識是過程,更是結果,唯有真正樹立“為民”的意識,加強和深化職業道德建設,從講政治的高度,增強法院干警遵紀守法的自覺性,深化從源頭上治理、用規范約束人、用紀律保護人的意識。同時,學習教育要密切聯系法院的審判工作實際:一是對群眾反映的案件,要本著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原則,以嫻熟的法律技巧和高度的責任感加以認真解決;二是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意見和建議,認真進行疏理,并負責督促落實;三是切實履行紀檢監察職責。凡發回重審等案件,可以考慮先交監察室審核登記備案,再移交審判監督庭進行案件質量檢查,從源頭上擴寬監督渠道;四是建立案件質量檢查通報制度。對案件質量的檢查情況作出通報,查找存在問題,提出整改對策,使案件審判進一步公正和規范。
(四) 加強信訪督察,真正體現司法為民
法院紀檢監察工作的一個重點監控區是群眾信訪,因為群眾的意見,相當部分是在信訪工作中體現出來的,所以,建立信訪初訪工作責任制和有效的信訪處理機制,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做到涉法信訪件件有落實、事事有交待,真正將涉訴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是法院工作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在這一問題上,我們要敢于面對,不怕揭短,勇于面對,要以高度的責任感來大膽開展工作,從群眾最關心的事情入手,從關系到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入手,對信訪案件認真登記,及時回復,對徇私枉法、損害司法機關形象的害群之馬,要嚴肅處理,以維護人民法院的司法權威。
(五)加強制度建設,發揮規范化管理的效果
當前,人們群眾對全國上下如火如荼的司法改革寄予了厚望,但是在我們全力改革的同時,也要看到任何改革制度保障才是關鍵,只有建立健全各項規范制度,做到法院工作的有序開展,形成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機制,才能不斷推進廉政建設的進一步深入,才能做到改革有成。為此,全國各級人民法院的紀檢監察部門,必須針對廣大干部群眾反映強烈和內部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對癥下藥,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完善制度建設,把管案、管事、管人三者有機結合,在法院的點滴工作中體現制度的作用,真正讓法院工作向制度化、規范化和合理化方向發展。
三、把握三種關系,達到紀檢監察工作的目的。
在做好法院紀檢監察工作的同時,我們的廣大紀檢監察干部也要注意把握好以下三種關系:一是處理好紀檢監察與法院審判工作的關系。一位哲人說過,沒有監督的權力都將會導致暴政,而作為掌控生殺予奪司法大權的審判機關,莊重嚴肅,但如果不慎用司法權,必然會導致司法腐敗。在當前的審判監督體制下,人大的監督是宏觀意義的,個案意義上的監督還是主要依靠法院紀檢監察部門。從這一層面上講,審判工作與紀檢監察具有方向上的同一性,都是為審判工作更好地服務社會大局而努力。二是監督與愛護的關系。紀檢監察工作的主要工作內容是教育和查處,這就需要切實把握好監督與愛護之間的關系。人民法院的紀檢監察工作的真正含義在于防微杜漸,未雨綢繆,唯有如此,才能確保司法公正,使我們的每一位法官在下筆敲鍵之時,勿忘自己的法律人身份和法律良知,勿忘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責任感,真正在充滿誘惑的社會里保持法律人甘于清貧的本色,時刻牢記先賢“一枝一葉總關情”的古訓,時刻體現司法為民、司法利民、司法護民和司法惠民的宗旨。三是實現監督與公正的共贏。在我們的法院工作實踐中,紀檢監察工作與法院的公正司法相矛盾,相反,兩者的良性互動卻能實現紀檢監察工作與司法公正的雙贏效應,我們要從改革、發展的角度面對這一問題,從而從根本上實現法院紀檢監察的根本目的。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當前,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形勢和國際司法協作的進一步加強,司法公正這一永恒的主題也被時代賦予了新的內容,作為法院的紀檢監察部門,只有認真面對日益發展的新形勢,積極探索在紀檢監察方面的新方法和新內容,大膽開拓、積極創新,緊緊圍繞“公正與效率”主題,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審判工作規律、具有中國特色的法官懲戒制度體系,有效地預防和遏制司法領域中的腐敗現象,才能真正在審判工作中體現法院“公正司法、一心為民”宗旨的深刻內涵。
新時期法院紀檢監察工作初探
在我們幾千年沉沉的法蘊中,司法總是被民眾賦予了更高的期望,法律、法官,構成了一幅意蘊悠遠的哲言。法律作為社會公平和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是社會和諧與秩序的重要規則,法官是社會公平和正義的守護者,古語道:“法平如水,見是非曲直”,在這樣的歷史底蘊中,在國家審判機關中擔負監察職能的紀檢監察機關,更是要樹立與時俱進的思想,做到主題鮮明、思路明確,重點突出,使司法公正和司法廉潔能夠相得益彰,真正把新時期法院的紀檢監察工作抓實抓好。同時,從懲治司法腐敗,樹立司法權威的角度上講,加強法院的紀檢監察工作,也是當前司法機關提高司法公信力、捍衛司法權威的一件大事。因此,在新時期做好法院紀檢監察工作,保證司法的公正、高效、廉潔和文明,具有鮮明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思想明確,主題鮮明
新時期人民法院的紀檢監察工作的指導思想,從總體上講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執行中紀委三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胡錦濤同志提出的“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具體到每個法院本身,要認真體會司法為民的具體要求,把司法為民宗旨貫穿于法院紀檢監察工作的始終,始終把黨風廉政建設作為“龍頭”工程來抓,切實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真正體現“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做到通過紀檢監察工作達到抓審判強業務、帶隊伍樹形象、建機制重預防的目的,以監督求質量,以改革謀發展,以紀檢監察工作樹立司法公信、促進隊伍建設和以審判為中心的各項工作協調發展,達到整個法院工作的良性循環。
二、實施“五個加強”,切實抓好法院紀檢監察工作
(一)加強“三觀”教育,建設廉潔高效的學習型法院
當前中國法院的建設,面臨著歷史性的機遇與挑戰,唯有大膽改革,革故鼎新,只有建設學習學習型法院、培養學習型法官,站在單位看全省、站在全省看全國,才能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這就需要從不斷提高法官的知識水平和創新能力和領導班子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入手。而上述目的的達到,開展科學的發展觀、政績觀和群眾觀的“三觀”學習教育活動是一個必由之路。通過學習教育,指導審判實踐,切實增強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使法院干警時時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處處慎權、慎欲、慎微、慎獨,真正打造一支廉潔高效、務實求真、從法如流的法官隊伍。
(二)有力領導,切實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
黨風廉政建設是我國法院應當長抓不懈的工作任務,法院紀檢監察部門要以協助法院黨組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始終把黨風廉政建設同審判業務緊密結合,同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相結合,努力優化司法環境,積極發揮職能保障作用。
基于這一考慮,在具體工作中,法院紀檢監察部門在黨風廉政建設中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領導有力,方案明確。法院紀檢監察部門對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要周密計劃,明確要求,做到有計劃、有檢查、有落實。同時,針對法院工作的熱點和難點,對癥下藥,務必出成果、見成效;二是層層落實,范圍明確。通過簽訂黨風廉政責任書的方式,在整個法院系統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建立“不愿為”的自律機制,“不敢為”的懲戒機制,“不能為”的監督機制和“不必為”的有效機制;三是監督檢查,嚴格考核。任何好的制度的實施,關鍵還要看是否具體落實,所以,法院紀檢監察部門要根據結合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要求和重點,對貫徹情況嚴格考核,將廉政精神真正落到實處。
(三)不斷學習,增強司法為民服務意識
司法為民,意識是關鍵,意識是過程,更是結果,唯有真正樹立“為民”的意識,加強和深化職業道德建設,從講政治的高度,增強法院干警遵紀守法的自覺性,深化從源頭上治理、用規范約束人、用紀律保護人的意識。同時,學習教育要密切聯系法院的審判工作實際:一是對群眾反映的案件,要本著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原則,以嫻熟的法律技巧和高度的責任感加以認真解決;二是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意見和建議,認真進行疏理,并負責督促落實;三是切實履行紀檢監察職責。凡發回重審等案件,可以考慮先交監察室審核登記備案,再移交審判監督庭進行案件質量檢查,從源頭上擴寬監督渠道;四是建立案件質量檢查通報制度。對案件質量的檢查情況作出通報,查找存在問題,提出整改對策,使案件審判進一步公正和規范。
(四) 加強信訪督察,真正體現司法為民
法院紀檢監察工作的一個重點監控區是群眾信訪,因為群眾的意見,相當部分是在信訪工作中體現出來的,所以,建立信訪初訪工作責任制和有效的信訪處理機制,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做到涉法信訪件件有落實、事事有交待,真正將涉訴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是法院工作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在這一問題上,我們要敢于面對,不怕揭短,勇于面對,要以高度的責任感來大膽開展工作,從群眾最關心的事情入手,從關系到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入手,對信訪案件認真登記,及時回復,對徇私枉法、損害司法機關形象的害群之馬,要嚴肅處理,以維護人民法院的司法權威。
(五)加強制度建設,發揮規范化管理的效果
當前,人們群眾對全國上下如火如荼的司法改革寄予了厚望,但是在我們全力改革的同時,也要看到任何改革制度保障才是關鍵,只有建立健全各項規范制度,做到法院工作的有序開展,形成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機制,才能不斷推進廉政建設的進一步深入,才能做到改革有成。為此,全國各級人民法院的紀檢監察部門,必須針對廣大干部群眾反映強烈和內部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對癥下藥,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完善制度建設,把管案、管事、管人三者有機結合,在法院的點滴工作中體現制度的作用,真正讓法院工作向制度化、規范化和合理化方向發展。
三、把握三種關系,達到紀檢監察工作的目的。
在做好法院紀檢監察工作的同時,我們的廣大紀檢監察干部也要注意把握好以下三種關系:一是處理好紀檢監察與法院審判工作的關系。一位哲人說過,沒有監督的權力都將會導致暴政,而作為掌控生殺予奪司法大權的審判機關,莊重嚴肅,但如果不慎用司法權,必然會導致司法腐敗。在當前的審判監督體制下,人大的監督是宏觀意義的,個案意義上的監督還是主要依靠法院紀檢監察部門。從這一層面上講,審判工作與紀檢監察具有方向上的同一性,都是為審判工作更好地服務社會大局而努力。二是監督與愛護的關系。紀檢監察工作的主要工作內容是教育和查處,這就需要切實把握好監督與愛護之間的關系。人民法院的紀檢監察工作的真正含義在于防微杜漸,未雨綢繆,唯有如此,才能確保司法公正,使我們的每一位法官在下筆敲鍵之時,勿忘自己的法律人身份和法律良知,勿忘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責任感,真正在充滿誘惑的社會里保持法律人甘于清貧的本色,時刻牢記先賢“一枝一葉總關情”的古訓,時刻體現司法為民、司法利民、司法護民和司法惠民的宗旨。三是實現監督與公正的共贏。在我們的法院工作實踐中,紀檢監察工作與法院的公正司法相矛盾,相反,兩者的良性互動卻能實現紀檢監察工作與司法公正的雙贏效應,我們要從改革、發展的角度面對這一問題,從而從根本上實現法院紀檢監察的根本目的。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當前,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形勢和國際司法協作的進一步加強,司法公正這一永恒的主題也被時代賦予了新的內容,作為法院的紀檢監察部門,只有認真面對日益發展的新形勢,積極探索在紀檢監察方面的新方法和新內容,大膽開拓、積極創新,緊緊圍繞“公正與效率”主題,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審判工作規律、具有中國特色的法官懲戒制度體系,有效地預防和遏制司法領域中的腐敗現象,才能真正在審判工作中體現法院“公正司法、一心為民”宗旨的深刻內涵。
作者:云南省晉寧縣人民法院 唐時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