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瑜 ]——(2006-3-9) / 已閱8009次
面對國外知識產權訴訟,我們不再畏懼
由于不了解國外知識產權訴訟規則,中國企業在面對國外的知識產權訴訟時大部分都選擇了逃避,逃避不出庭的直接后果意味著自動敗訴。因為不去應訴,美國公司都認為中國公司好欺負,因為中國公司不應訴,在美國市場形成了軟弱的印象,“只要告他,即使沒有道理,也會贏了這場官司。”美國公司在告其他進口商時,會莫名其妙地把中國公司也拉上,以至中國企業被告的越來越多。
對于國外的知識產權訴訟中國企業只有束手就擒,老老實實交專利費用,有的為了逃避專利費甚至放棄了原有品牌,重新注冊新公司,很顯然這也讓中國企業喪失了國際市場的影響力,使中國進一步淪為加工基地,逃避絕不是好辦法。
我們不再畏懼
對于國外公司的起訴,我們不再是畏懼和退縮,已經知道主動應訴。美國勁量公司,擁有無汞堿性電池專利,在美國申請337條款調查中國企業,在此前,該公司曾經迫使美國金霸王,日本松下等電池公司支付巨額專利許可費或者達成交叉許可協議,在一些同時被訴的國外企業紛紛以支付專利費和解時,中國被訴企業積極應訴,他們和中國電池工業協會開始了艱辛的異國征戰。他們對該公司的關鍵進行分析,發現該專利的權限說明存在概念空泛,不明確等先天不足,有被無效掉的可能,最終美國正式宣布該專利不具備確定性,從而從根源上終止了美國對337電池的調查。
美國的337條款調查,實際上有點類似于反傾銷調查,屬于知識產權訴訟的一種。它可以調查國外企業對美國的出口有沒有不公平的競爭行為,一旦發現有不公平的競爭行為,就可以禁止這些產品進入美國。當一個公司提起訴訟時,其實并不意味著它很有勝訴的把握。在中國,一般經過謹慎的分析后,認為有一定的勝訴把握才會起訴;在美國,實際上這只不過是一個商業機會,甚至是一種商業賭博。所以,只要你出口商品到美國,或者業務在美國發展得很好,那么肯定有人要告你。如果你已經掌握了美國市場的游戲規則,那么你可能已經告了別人,或者你準備去告別人。
我們開始懂得規則
中國的DVD制造商被要求支付高額專利的使用費,專利使用費就像是套在中國DVD制造商脖子上的繩索,我們的DVD制造企業本來已經微薄的利益都將落入別人的口袋。現在,中國DVD制造商正在試圖以更積極的態度和更符合國際慣例的方式解救自己,無錫多媒體有限公司和東強(無錫)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委托美國律師在美國對3C的DVD專利池許可政策違反美國聯邦和州法律而提起訴訟。假如官司打贏,不僅3C已收取的全部DVD特許使用費要如數退還,還將賠償3倍的金額。
中國電子音響工業協會(簡稱CAIA)已經正式上書國家有關部門,要求就數字影院系統有限公司(簡稱DTS)在中國的違法經營行為進行調查。CAIA認為DTS違規經營有“四大罪狀”:將專利與商標捆綁銷售、限制中國DVD企業產品銷售渠道、強取被許可企業的技術成果、不保證其專利不侵犯第三方權益。DTS曾經要求中國的DVD制造商為使用它的數字影院系統技術和商標,為每臺DVD付出11美元的費用。由于此前與3C、6C進行的DVD相關專利談判都是由CAIA出面,因此此次它對DTS的違規調查顯得意味深長。
我們開始主動出擊
2006年2月10日,深圳的朗科公司委托美國著名的摩根路易斯律師事務所向美國德克薩斯州東區聯邦法院遞交了一紙訴狀,將PNY公司送上了被告席,要求PNY立即在全美國停止生產和銷售閃存盤,并且索賠巨額賠償,一家中國廠商勇敢地在美國本土狀告一家美國廠商侵犯其發明專利權。高達500萬美元以上的訴訟成本,陌生的訴訟制度和法律文化,國內尚未了結的訴訟……在面臨眾多挑戰甚至是風險的情況下,目前年銷售額不足1億美元的朗科公司到底是為什么要把美國PNY告上美國的法庭呢?“有足夠的信心贏得這場官司!”對于案件的前景,朗科老總鄧國順顯得相當樂觀。我們不再是被告挨打的對象,我們的企業也開始走出去,到國外區起訴國外侵權者,維護我們自己的知識產權。
作者:王律師,王路(北京)知識產權公司首席律師,
電話:010-51662214,電子郵件:68498888@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