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瑜 ]——(2006-4-17) / 已閱14627次
專利文獻檢索
“專利文獻是科學與生產之間的橋梁” 茅以升
本人一個客戶為一件事情苦惱很久,這個公司生產的某種產品,在國內具有實用新型專利,該公司非常想出口到美國,但是美國市場已經有其他國家的同類產品在銷售,他們看中美國市場,又擔心國外的那家公司在美國申請了專利,該公司不知道如果解決。其實,這個問題比較簡單,這個公司可以進行專利文獻檢索來確定國外的公司是否申請了專利?申請了那些專利?如果銷售到美國,自己的產品是否可能侵犯國外那家公司的專利權。
一、專利文獻的內容
專利文獻主要是指各國專利局的正式出版物。專利文獻是技術情報,法律情報和經濟情報的重要來源,專利文獻范圍包括各種專利申請文件,專利證書、專利公報、專利索引、專利題錄、專利文摘、專利分類表等。作為公開出版物的專利文獻主要有:專利申請說明書、專利說明書、實用新型說明書、工業品外觀設計說明書、專利公報、專利索引等。
專利文獻的特點:1、內容廣泛,在應用技術方面,專利文獻涉及領域之廣是其他科技文獻所無法比擬的,2、內容詳盡,3、報導速度快,專利文獻對發明成果的報導,往往早于其他文獻。比如電視機見之于專利文獻是1923年,而在其他文獻上發表是1928年,相差5年,噴氣式發動機在專利文獻上公布的日期是1936年,其他文獻第一次公布是1946年,相差10年。
二、專利文獻的用途
專利文獻包含大量其它途徑無法查到的信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研究結果表明,全世界最新的發明創造信息,90%以上首先都是通過專利文獻反映出來的。專利文獻與其它文獻相比具有獨特的功能,它通常包含三類相關的信息,即技術信息、法律信息和商業信息。
技術信息是指讀者通過專利說明書可了解到有關課題的詳細技術發展情況。專利文獻中所含的技術信息包括:(1)發明人所知的現有技術簡短說明;(2)發明的詳細說明,其詳細程度能使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實現該發明,并含有至少一項最佳實施方案;(3)直觀地表明發明功能的附圖(或化學式);(4)確定發明保護范圍的權利要求書。這些技術信息對企業是非常有用的,企業利用這種信息可以為企業尋找合適的技術,選擇最佳方案,也為企業進一步的研究開發活動指明方向。從而可以節省時間、資金和人力,避免重復研究。
法律信息是指通過著錄項目中的申請人、發明人、專利權人,申請日、優先權日、授權日等信息,通過權利要求書可以了解到專利保護范圍,專利文獻中包含的法律信息對企業的經營策略是很重要的。企業通過對他人已有的或正要產生的專利權進行檢索,據此判斷自身生產和銷售計劃中正開展的活動,哪些受到了競爭對手的專利權的限制,以決定解決辦法,或者是將自己的技術獲得許可,或者是啟動法律程序宣告競爭對手的專利權無效,或者是在他人專利技術的基礎上繼續開發而避免侵犯競爭對手仍有效專利權。
經濟信息,是指通過著錄項目中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可了解到有關企業的專利情況,有效專利有多少等,從而分析研究其技術動向,產品動向和市場動向,根據同族專利的數量及國別,可了解到其經濟勢力范圍。專利文獻中也包含著有關競爭對手的研究開發信息,通過跟蹤調查競爭對手的專利活動可以獲得特定的商業信息。也就是說,如果連續幾年檢索到某一部分對手在某特定技術領域、在幾個國家獲得的專利權或公布的專利申請,即某特定技術領域的“專利群”,就可能說明其投入研究開發的力度,也就可能推斷出其保護研究開發成果的決心以及開辟新市場的意圖。這些不僅對企業的經營決策是十分有用的,也有助于企業選擇某一特定技術領域的合作伙伴。
專利文獻中包含的技術信息、法律信息和商業信息對企業科研、生產、經營決策是十分有用的,企業應該充分有效地加以利用。
三、什么時候需要專利文獻檢索
1、開發新產品前檢索
開發新產品、解決技術問題檢索。世界上的新技術、新發明90%以上記載在專利文獻中,在應用技術研究中,經常查閱專利文獻,可以縮短研究時間60%,節省研究費用40%。在研究開發工作的各個環節中注意運用專利文獻,不僅能提高研究開發的起點,而且能節約40%的科研開發經費和60%的研究開發時間。世界上許多大公司、大企業在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全過程中,毫無例外地都注意充分利用專利文獻。在研究開發工作中,先進行專利文獻檢索,就可以做到知已知彼,在最新最高的起點上確立科研課題,避免重復研究開發和有限科技資源的浪費。歐洲專利局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在十幾個歐洲專利條約成員國中,在應用技術的研究開發中,由于利用了專利文獻,避免了重復研究,每年可節約300億馬克的研究開發經費。
2、申請前檢索
據統計,目前我國90%以上的實用新型專利,在申請前是沒有進行相關文獻檢索的,這將導致大量實用新型專利重復授權,大大降低了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力度。專利檢索,一項新發明在申請之前,申請人或其他代理人最好進行專利檢索,以便更清楚地了解該發明是否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從而對是否申請專利做出決策。侵權檢索,任何一個單位和個人在從事新課題研究之前,應當查詢專利文獻,了解是否具有侵權的危險,避免盲目研究。
3、出口前檢索
企業向國外出口新產品時,也應該檢索專利文獻,判斷是否會造成侵權。當一個企業被控告侵犯他人專利權時,也應當對有關的專利文獻進行檢索,判斷是否真的侵權,廣泛進行專利文獻檢索,力求找出相關的專利文獻,請求該專利無效,從而擺脫被控侵權的險境。
4、在引進技術前檢索
在技術引進工作中,對擬引進的技術和設備,應通過專利文獻了解有關技術的先進程度,是哪個年代的水平,是否申請了專利,專利權是否有效等。在引進技術和出口產品時,亦進行專利審查,防止上當受騙,低水平和重復引進;鼓勵企業采取知識產權保護,先行的國際通用做法,向產品輸出國申請專利,保障“引進來”、“走出去”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
四、如何檢索專利文獻
檢索時首先分析檢索課題,必須把課題的內容轉換為檢索語言——專利分類號和關鍵詞,因為專利文獻檢索工具主體部分通常采用專利分類號和關鍵詞來表示特定的技術內容,從而才能檢索到有關的專利文獻。利用《國際專利分類表》確定IPC號,以IPC號為檢索點去查《中國專利索引》的分類索引或《專利公報》的IPC索引,得到相應的公開號(授權公告號)、申請號(專利號)、申請人(專利權人)、發明(專利)名稱、卷期號等,再轉入公開號途徑。
專利文獻檢索現在可以在網絡上進行,國內的專利檢索可以上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官方網站:www.sipo.gov.cn,知識產權出版社的網站:www.cnipr.com,國家知識產權局檢索咨詢中心的網站:www.patent.com.cn。國際的有:知識產權數字圖書館:www.ipdl.wipo.int,美國專利與商標局:www.uspto.gov,歐洲專利組織及其成員國的專利局提供的歐洲網上專利數據庫:www.european.patent-office.org等,在網絡上檢索很多都是免費。
既然專利文獻檢索對科技型公司非常重要,那么該類型的公司應當最少配備一名專職的專利文獻檢索人員。專利文獻檢索屬于協同合作的工作,由專利檢索人員主導,研究者開發人員合作完成。
作者:王律師,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協會高級會員
聯系電話:010-51662214,電子郵件:lawyerwy@263.net。
總共2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