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長回 ]——(2006-5-1) / 已閱15520次
淺談當前女性犯罪的特點、原因與對策
福建省大田縣人民檢察院:陳長回 林麗芳
2004年以來,福建省大田縣檢察院共審查批準逮捕女性犯罪案件27件30人,分別占批準逮捕總數的9.4%和8.9%。與男性犯罪相比,她的案件雖然不多,所占的比例雖然也不大,但由于女性在家庭和社會中所處的特殊地位,女性的犯罪問題對社會的負面影響不少。因此,筆者試以本文對女性犯罪的特點、原因進行粗淺的分析,以利于做好女性犯罪的預防工作。
一、當前女性犯罪的主要特點
1、犯罪種類相對集中。當前女性犯罪的種類主要集中在拐賣兒童,賭博,引誘、容留、介紹他人賣淫罪,詐騙和盜竊等幾大類犯罪,此外,故意殺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貪污挪用和非法進行節育手術也有一定的數量。在女性犯罪案件中,涉嫌拐賣兒童的有10人,占女性犯罪總數的33%;涉嫌賭博的有9人,占女性犯罪總數的30%;涉嫌引誘、容留、介紹他人賣淫罪的有8人,占女性犯罪總數的26.7%;涉嫌詐騙的有7人,占女性犯罪總數的23%;涉嫌盜竊的有5人,占女性犯罪總數的16.7%。
2、共同犯罪比較突出。由于女性自身的生理、心理、體力和智力等方面的特點限制,女性犯罪絕大多數以共同犯罪形式出現。在大田縣檢察院批準逮捕的27件30人的女性犯罪案件中,屬于共同犯罪的案件有9件12人,分別占女性犯罪案件的33.3%和40%。在這些共同犯罪案件中,有的與男性犯罪嫌疑人結伙作案,有的則是女性之間相互結伙作案,這些犯罪成員最多的有9人,少則2人,彼此分工負責,互相配合,具有較強的社會危害性。
3、社會影響比較惡劣。從大田縣的女性犯罪看,對社會影響惡劣的案件集中表現在拐賣兒童,以假結婚的手段實施詐騙,利用“六合彩”進行賭博,引誘、容留、介紹他人賣淫罪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等幾大類。這些犯罪影響農村家庭的穩定,敗壞了社會風氣,破壞社會經濟秩序。如犯罪嫌疑人陳秋萍以做生意缺少資金為借口,以高息為誘餌,在1996年至2002年間共向 23人群眾多次借款,非法向社會吸收公眾存款達1645.4萬元,并將所借用的款項用于賭博或者用于支付高額的利息,造成有1528.3萬元無法歸還,給當地群眾造成嚴重的損失,在當地影響惡劣。
二、當前女性犯罪的原因
1、暴富思想驅使。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經濟體制的轉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法律的漏洞而成暴發戶,在社會產生了不良的導向作用。資本主義見利忘義的腐朽思想乘虛而入,給一些女性的心理造成了不良影響,由于一些農村婦女或者城鎮下崗女工文化低下,謀生技能不夠,從而出現了拐賣兒童,以假結婚名義實施詐騙,賭博,盜竊,引誘、容留、介紹他人賣淫罪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等犯罪。如犯罪嫌疑人陳秋萍原來是某國有企業的職工,但她受暴富思想的影響,以前曾經從事經營活動,而掙了些錢,但她并不滿足,并染上賭博的惡習,不幸的是她因賭博賠了本,受暴富思想的影響的她萌生了以做生意缺乏資金,以高利為誘餌進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從而使她走上不歸路。
2、法律意識淡薄。由于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影響,一些女性在小時候較好與社會接觸,文化知識相對較低,因此基本法律知識知之甚少,她們一旦走向社會,便用無知的標準來衡量自己,容易被拉攏成為共同犯罪的輔助成員,或者積極參與犯罪。如:犯罪嫌疑人溫某某為了騙取錢財,受他人拉攏,以假結婚的名義實施詐騙。張某某由于無知實施了拐賣兒童的犯罪。吳某某與其男友商議以女色為誘餌,引誘被害人上鉤進行敲詐勒索。
3、報復思想作祟。一些女性犯罪自控能力較差,不能用理智控制自己,不能正確評價自身行為的后果,遇到問題不能從自身方面找原因,并將家庭問題歸因于社會或者家庭中的其他成員,無端猜疑從而引發犯罪。如:犯罪嫌疑人陳明桂因喪偶后再婚,但與后夫的關系不融洽,婚后不久夫妻雙方感情出現裂痕,于是陳明桂無端猜疑是其后夫的三婆從中作梗,便對后夫的三婆懷恨在心,一次因為夫妻口角,丈夫離家出走,她便用投投毒的方式將其后夫的三婆毒死,使普通的家庭糾紛演變為故意殺人案。
三、預防女性犯罪的對策
1、重視實用技能培訓。要充分認真提高女性文化知識水平的重要性,保障女童的受教育權利,加大對適齡女童就學情況的跟蹤監督,防止女童失學,不折不扣地抓好九年義務教育工作,從源頭上提高女童的文化知識水平。要加大農村婦女的掃盲工作力度,努力提高現有女性的文化知識水平,增強分辨是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確實抓好實用技術培訓工作,有針對性地抓好適合婦女特點的實用技能培訓,提高廣大婦女的參與市場經濟建設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擴大就業,引導廣大婦女自強、自尊、自信、自立,從源頭上防止違法犯罪現象的發生。
2、加強法律知識教育。要確實加強普法教育工作,充分發揮婦聯、群團組織的作用,針對當前女性犯罪的特點,制定符合女性的心理、生理特點的法制宣傳方案,有針對性地做好法制宣傳工作,用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正確的方法,積極引導廣大婦女正確處理各種矛盾和各種社會關系,努力防止、遏制和減少女性犯罪的發生。要發揮各群眾團體、政府有關部門、司法機關和城鄉基層組織的作用,切實加強對女性的教育、保護和管理,及時查處侵害婦女合法權益的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努力防止家庭暴力,為廣大婦女安全健康的生活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努力遏制和減少女性因受侵害而產生的復仇性質暴力犯罪。
3、及時調解家庭糾紛。要正確分析當前婚姻家庭狀況,針對個別家庭存在的婚外戀、包二奶和家庭暴力等不良的社會現象,要充分發揮城鄉治保會和調解組織的作用,及時進行調解和干預,給予相關的當事人予以適當的道德和法律制裁,努力防止不良社會現象的蔓延,最大限度地保障婦女的合法權益,防止因家庭糾紛引發刑事犯罪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