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喜亮 ]——(2011-12-10) / 已閱29075次
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加快工會組建工作是大勢所趨,然而,這項工作絕對不是工會組織一家一相情愿所能夠完成的。借助于行政手段促進這項工作的全面展開在目前體制的構架內無疑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但是,問題的關鍵還是在于工會組織自身。我國工會必須適應歷史進步的潮流,盡快轉變工作的理念,抓住經濟制度改革機遇,充分展示其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有效作用,樹立良好的社會新形象,為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盡快組建工會并使已經成立的工會能夠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組建工會需要在程序、方法、體制等方面不拘一格、創新務實,如經費問題、組織形式問題、工會活動方式與開展活動的時間問題等等,都需要在堅持原則的同時表現出更多的靈活性。孫子兵法言:攻心為上,攻城為下。行政命令、誘導強迫等手段不是建會的最好方法,員工自愿、企業歡迎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工會組織。實現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組建工會,不可能一蹴而就,大量艱苦細致的理論研究、宣傳教育、思想發動、公關工作、塑造形象等等營造“軟環境”的工作絕對不可以忽視。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