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時華 ]——(2006-9-21) / 已閱16543次
法院如何有文化
唐時華
--------------------------------------------------------------------------------
近年來,法院文化建設在法院工作中日益受到重視,法院如何有文化(即法院文化建設如何進行),這是值得我們每一個法律人深思的問題。
一、什么是法院文化
法院如何有文化?要回答這一問題,首先還應當對法院文化的概念有一個科學、客觀的界定,并且對癥下藥加以努力,否則,我們將在法院文化的建設的過程中迷失自己。
法院文化的概念在學術界有很多定義,而作為一種特有的文化形態,其定義本身的多樣本身就展示了文化本身多元化的豐富內涵。所以,綜合絕大多數學者的觀點,我們不妨對法院文化作如下定義:法院文化是以法官為主體的法院工作人員在較長時間的審判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共有精神、現為準則、作風及其特有的行為方式和物質表現的高度概括。具體來講,法院文化建設包括精神文化建設和物質文化建設兩大方面。
二、法院如何有文化
(一) 法院文化建設的總體思路
基于法院文化建設具有的特有功能和當前社會各界法院文化的探索,筆者認為,法院文化建設的總體思路要結合當前中國改革開發和進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法治社會的實際大膽進行,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才能真正將法院文化建設好。
當前法院文化建設的總體思路可以歸納如下:法院文化建設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司法為民為核心內容,以公正與效率為本質追求;要與規范司法行為,提高司法能力緊密結合,健全規章制度,促進工作規范化、標準化和科學化,提高裁判的公信力;要堅持以人為本,增強廣大法官對法院文化的認同感,最大限度發揮廣大法官在法院文化建設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堅持正確的建設方法,長遠規劃、統籌安排、穩妥推進,把形式與內容,過程與效果有機結合起來;要注意汲取中外優秀法院文化的精華,在繼承中創新,在揚棄中發展。
(二) 精神文化建設
法院精神文化是法官現代司法理念的靈魂。一個越文明和法治的社會,越是需要理性和優秀精神的積淀和傳承,需要彰顯精神的優秀品質。而先進法院文化的培養,先進文化的鑄造,首先就應當培育廣大法官群體的一種崇尚法治、人文關懷的精神特質。這種精神文化的建設,是法院文化建設的核心,也是一個法治社會內涵的應有之義。法官是一個社會的精英群體,肩負執掌法律、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的神圣使命,如果沒有這種優秀的精神品質,即使是再豐富的專業知識,都有可能成為玩弄法律者的幫兇。所以,作為法官群體,不僅要有鄭板橋“衙齋臥聽蕭蕭雨,一枝一葉總關情”的責任感和良知,還要有司法為民、法律至上的法律人的理念。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法官的精神(包含心態、心理、觀念、思想和信念等),關乎國家興亡、關乎社稷民生,昂揚向上的法院精神文化是我們時代建設中的洪鐘大呂。
法院精神文化建設可以采取以下具體措施:
1、大力開展專題教育,樹立法官法律至上、司法為民、敬業奉公、廉潔自律的理念。由法院政治部(處)牽頭,以法官的日常學習為基點,從法官的入口和續職教育為著眼點,積極開展專題學習教育。
在進入法院工作及法官的續職培訓中,應當將法官的精神品質的培育放在首位,并將這一形式制度化。在平時的日常學習中,同樣要高度重視法官司法理念的培養。具體方法可采取開展政治學習,古今愛國英雄事跡解讀,放映優秀人物影片,適時舉辦司法理念方面的研討班、先進事跡報告會、開展廉潔自律標兵評選等方式,在潛移默化中培養法官的法治理念和正確的價值取向。這一點,值得注意的問題在于,要將學習的嚴肅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有機結合起來。
2、加強制度建設,在規章制度、行為準則的制定中充分體現法院的精神文化。
除了內心的信念,外在的制度輔助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法院文化是一種導向、指引的思想意識,本身不具有強制性,需要配套以制度規范的硬管理,兩者有機結合,才能共同促進法院精神文化的傳遞和內化。制度建設過程中,要注重建立一套完整的量化標準,將案件的立、審、執環環相扣,將法官的考評客觀化、科學化。同時,做好制度延伸,引導法官的業余時間,在單位做好法官,出單位也要在社會活動中體現法官的優秀品質。
3、創造條件,鼓勵法官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學習,全面提高業務能力和文化素養。
針對當前法院系統總體知識層次、業務水平還不高的現狀,要積極采取多種形式和方法幫助法官提高自身業務能力:開辦圖書館,購買和訂閱法學和其他各種書刊雜志以供法官學習;出臺獎勵政策,鼓勵法官參加學歷考試;鼓勵法官總結審判經驗,加強調研,多向專業刊物投稿,對調研成績突出的法官,要給予通報表揚甚至記功等獎勵;利用局域網、互聯網等載體,選取典型案例、優秀裁判文書供廣大法官學習,在中國法院網開通法官博克群;積極組建法官調研小組,法官文學社,組織各種文學沙龍、開展征文比賽、書法、繪畫、演講比賽等。
4、抓好案件質量,用優秀的案件質量展示司法為民宗旨。
案件質量是法院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的渠道,是法院展示自身形象最主要的方式。公正,是司法永恒的主題是;為民,法官的深情所系。法院可以成立一個由資深法官組成的案件質量考評委員會,在案件的質量進行考評,并將考評結果以書面形式進行通報本院,并可以在業務會上給予點評。通過以上方式,真正用過硬的案件質量為社會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樹立司法權威和司法公信。
5、人性化管理,用理解和真情凝聚人心。
人性化管理,是現代法院發展的必然方向。法官要求獨立,但法官也需要獨立之外的理解。法官精神的積極向上,還呼吁法院領導的人文化管理回應。在法官生日、子女升學時道一聲祝福,在法官困難時伸出組織的援助之手,用理解融化困惑,做好得人心、穩人心、暖人心的工作,集體的真情,必然換來法官的敬業與責任。
總共2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