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喜亮 ]——(2006-11-7) / 已閱23942次
隨著企業改革和政治民主建設的深入,職工民主管理立法的呼聲越來越高,職工群眾和各級工會組織都有制定統一的職工民主管理法典的迫切要求。調研顯示,職工群眾在實踐中創造了很多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民主管理的新形式,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經驗,據不完全統計統計省級職工民主管理立法已有十幾家,改革實踐已經為制定統一的職工民主管理法奠定了基礎。有鑒于此,建議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工參與企業管理基本法》。在職工民主管理《基本法》出臺之前,可以由國務院首先制定統一的民主管理行政法或修改業已執行了二十年的《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職工民主管理條例》。我們認為,制定統一的企業職工民主管理法典或行政法規,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樹立民本主義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的具體體現,是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和社會民主進步的重要步驟。
(二)明確職代會地位發揮職代會應有的作用
職代會客觀上的確維護了職工的合法權利和利益,但是,就其主觀而言是參與企業管理。
職代會通過促進企業的發展實現職工權益保障的,而并非為維權而維權。建議廣泛宣傳職代會的地位,充分發揮職代會應有的作用。首先,職代會是職工參與企業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職工參與企業民主管理的權力機構,職代會是企業管理的有機組成部分。職代會并非維護職工權益的專門性機構,更不是工會工作的一個部門。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職代會的職權也需要予以拓展。職代會應當在企業公積金、公益金、職業培訓費的提取和使用方面,特別是在涉及勞動關系管理方面等事項如勞動紀律、獎懲制度等方面有更大的決定權。
完善制度還要制定和完善職工代表產生辦法,嚴格限制企業管理層人員在職工代表中的比例。調查發現,有的企業職工代表中半數或超半數是企業各級的管理人員,甚至以提高效率減少開支為由,將職代會、中層干部會議及工會會員代表大會三合一。這樣的職代會基本上就是流于形式的,不能真正代表職工的意志,職代會失去了其應有的作用。為保障職代會的職權,建議加大對違反職代會制度和侵害職工民主權利責任追究的力度。
(三)規范職代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之間行使職權的關系,形成相互支持合作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新格局
“新三會老三會”的模糊認識,也是一個長期困擾著職工民主管理發展的問題。現行的法律法規雖然對職代會與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的職權有相應的規定,但是,這些規定由于是散見于不同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當中,再加之時間的差異,易于引起一些誤解。因此,應依法明確職代會與董事會、監事會及經理的職權,這對完善現代企業職工民主管理制度有著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
職代會是職工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職工行使民主管理的權力機構,職代會的審查同意權或者否決權主要集中在企業的工資調整方案、獎金分配方案、勞動保護措施、獎懲辦法以及其他勞動關系管理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職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項。董事會的職權應當集中在涉及投資人利益及公司原則性的重大問題如公司章程、投資計劃等事項。經理的職權應當集中在企業經營管理方面。監事會依法對董事會和經理層行使職權進行監督。董事會、經理層研究決定生產經營的重大問題、制定重要的規章制度時,依法應當聽取職工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職工代表大會通過對經理決策的審議討論,支持經理更好地行使職權,職工董事、職工監事通過參與董事會、監事會的活動實現對董事會、監事會依法行使職權的支持。由此,形成那么一種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既各自獨立行使職權,又相互支持合作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新格局。
結束語:
現代企業怎樣建立和完善職工民主管理制度,探索其有效途徑,對于確立企業與國際接軌的管理理念至關重要,對于提高我國企業的管理水平也具有重大意義。從民本主義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高度,認識現代企業職工民主管理制度的意義,積極探索職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徑,就一定能再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職工民主管理制度的輝煌。
總共2頁 [1] 2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