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育輝 ]——(2007-2-27) / 已閱9951次
企業與知識產權
福建凌一律師事務所 許育輝
隨著世界經濟、科技一體化和世界貿易自由化進程的加快,傳統經濟形態迅速向知識經濟轉化,知識產權在各國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的地位愈來愈重要,以《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即TRIPS協議)為代表的知識產權保護與商品貿易、服務貿易一起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三大支柱。我國也已按照TRIPS協議的要求和我國的承諾,修訂和制定了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等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法規。這表明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已與世界同步進入了一個新世元。
那么,什么是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是智力成果的創造者和生產經營活動中標記所有人依法所享有的權利的總稱。其核心是科技成果和其他知識成果歸誰所有、如何使用和轉讓,以及產生的利益怎樣分配的問題。根據 1 967年 7月 1 4日在斯德哥爾摩簽訂的《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 (簡稱 WIPO)第 2條規定 ,知識產權的保護范圍有下列各項 :1 .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 ; 2 .表演藝術家的演出、錄音制品和廣播節目 ; 3 .人類在各個領域的發明 ; 4.科學發現 ; 5.工業品外觀設計 ; 6.商標、服務標志和商號名稱及標志 ; 7.禁止不正當競爭 ,以及一切在工業、科學、文學或藝術領域由智力活動而產生的其它權利。在TRIPS協議規定的知識產權范圍中,還包括"未披露過的信息專有權",這主要是指工商業經營者所擁有的經營秘密和技術秘密(KNOW-HOW)等商業秘密。此外,該協議還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列為知識產權的范圍。此外,不斷涌現的一些新型智力成果,如計算機軟件,生物工程技術,遺傳基因技術,植物新品種等,也是當今世界各國所公認的知識產權的保護對象。 其中,專利權與商標權又被統稱為"工業產權"。它們是需要通過申請、經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批準才產生的民事權利。版權與商業秘密專有權,則是從有關創作活動完成時起,就依法自動產生了。
也許有些企業認為知識產權離自己很遠,其實這是誤解,每個企業都有知識產權問題。任何企業都有自己的生產工藝技術、產品和品牌;都有圍繞著市場需求的產品研究與開發,以及不間斷的產品設計與改進。同樣,企業都還有推銷自己產品的服務。比如說,企業成立都有名稱或字號,企業的產品或服務都有自己的牌子(商標,包括注冊商標和非注冊商標),這屬于知識產權領域;產品或服務的銷售渠道隱含著競爭優勢,是企業的商業秘密,這也屬于知識產權領域。因此,企業必須考慮對自己的生產工藝技術、特有的品牌商標、研究與開發秘密、產品設計以及自己的產品服務實行知識產權保護,以確保享有發明創造及非專利技術的所有權以及商標的專有權,從而保證企業在盡可能長的法定時間內獲取最大的市場利潤;避免或減少自己的成果被他人竊取,失去應得的市場利益。
可見,企業必須認識到,不但資本、技術、廠房、市場設備和產品等有形資產是企業的財產,而且專利、商標、技術秘密等知識產權同樣也是企業財產。特別是在知識經濟中,仍舊靠"出大力、流大汗",仍舊把注意力盯在有形資產的積累上已跟不上時代發展,專利發明、商業秘密、品牌等無形資產的積累在起關鍵作用。
保護知識產權是全社會的責任 ,需要政府、社會和企業幾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的保護主要表現為制定相應的法律 ,設立管理部門和糾紛解決機構 ;社會的保護主要表現為全社會形成一種尊重他人知識產權、不故意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風氣,并建立各種高效的知識產權專業服務機構;企業自身的保護則表現為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 ,加強管理 ,堵塞漏洞 ,防范知識產權流失和被盜用。在上述三方面保護工作中 ,企業自身的保護非常重要。但企業本身受知識領域精力的限制,對知識產權工作無法得心應手是很正常的事,因此重要的要善于借助專業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如專利事務所、商標代理機構等)提供的專業服務,目前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普遍開展了如下業務,如幫助企業建立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對企業人員進行知識產權的教育培訓,并直接代理專利、商標的申請、版權及計算機軟件登記、知識產權的海關登記備案,并可作為知識產權侵權案件的代理人參與行政及訴訟程序等等。
企業自身的保護重要的是如何根據國家的法律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來加強知識產權的內部管理 。一般說,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主要包括知識產權的文獻檢索利用、知識產權獲得、知識產權儲備、知識產權運營、知識產權保護以及防止侵犯別人的知識產權等。
知識產權的文獻檢索,如企業在確定產品開發方案前或技術引進前進行專利檢索,可以避免企業耗費人財物開發出的技術已經被別人申請了專利,或者引進的專利是過期專利。同時企業可以實現技術的高起點開發。
知識產權獲得的途徑包括企業通過創新、購買、收購與兼并,風險投資等途徑獲取知識產權。其中最重要的是積極開發享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果,即通過創新獲得技術優勢,進行申請專利、注冊商標、進行版權登記,為企業知識產權取得合法權利。企業依靠自身科研力量開發研制新產品過程中,涉及的發明、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等,應及時確定是用版權登記、采取商業秘密保護或申請專利保護。在產品開發的同時,要給產品取名,及時注冊商標。確定用版權(包括計算機軟件)保護的應及時登記,登記本身雖不是享有著作權的必要條件,但登記后在發生爭議時會成為享有著作權的有力證據。如果確定用商業秘密保護的,應及時采取保密措施,如建立保密制度,與相關人員簽訂保密協議,必要時應簽訂競業禁止協議。
知識產權儲備主要是指對將來可能生產的商品以及可能銷往的國家及早申請專利及商標,對將來取得知識產權保護作儲備。
知識產權運營是指企業通過特許經營、專利及商標許可證等形式將自有知識產權轉讓給其他企業或機構,并收取費用,從而為企業帶來效益的活動。如企業將自己所擁有的整套知識產權,如商標、專利、經營管理經驗、品牌優勢等特許他人經營收取特許經營費就是知識產權運營的一種方式。
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是知識產權工作的重點,如確定技術成果的保護方式,用專利保護還是商業秘密保護,及時并進行防御性商標注冊,對知識產權遭到別人侵害時依法維護,如警告、談判和訴訟。
防止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指的是推出新產品之前,要確認已把知識產權問題解決好;產品中含有他人知識產權的,已取得許可。防止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不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利于在全社會形成一種尊重他人知識產權、不故意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風氣。
當然企業知識產權的主體是人,企業應實行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通過科學的管理,并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與獎勵制度,切實將尊重人才、尊重知識落到實處。以鼓勵和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促進企業技術創新,形成企業自主知識產權,有效利用和保護企業的知識產權,為企業技術、知識創新以及生產、經營全過程服務。
參考文獻:
[1] 鄭成思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十九次法制講座
[2] 黃輝 論企業知識產權管理 《渝州大學學報》2002(1)
[3] 加強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 《科技與法律》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