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俊 ]——(2002-1-24) / 已閱35924次
(r) 同上。
( 弗里德利希-馮-哈耶克(英)著《法律-立法與自由》第二、三卷第284頁,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0年版。
( 葉傳星《利益多元化與法治秩序》,選自《法律科學》1997年第4期。
( 何清漣著《我們仍然在仰望星空》第34頁,漓江出版社2001年1月版。
( 《特殊利益集團有存在的價值》,從互聯網上所得。
(r) 戈登-塔洛克(美)著《尋租—對尋租活動的經濟學分析》第48頁,李政軍譯,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年5月版。
( 何清漣著《我們仍然在仰望星空》第239頁,漓江出版社2001年1月版。
( 弗里德利希-馮-哈耶克(英)著《法律-立法與自由》第二、三卷第409頁,,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0年版。
( 李景鵬《中國現階段社會團體狀況分析》,選自《唯實》(南京)1999年第8期。
( 趙曉《吳敬璉怎么惹惱了股民》,選自《經濟管理文摘》2001年第5期。
( 趙曉《吳敬璉怎么惹惱了股民》,選自《經濟管理文摘》2001年第5期。
( 何清漣著《我們仍然在仰望星空》第14頁,漓江出版社2001年1月版。
( 本次機構改革的詳細情況,可參考《經濟觀察報》2000年4月16日第一版文章《政府官員入主行業協會》。
( 李景鵬《中國現階段社會團體狀況分析》,選自《唯實》(南京)1999年第8期。
( 對這種現象的研究,國外集中表現為“尋租理論”的創立和廣泛傳播,相關文章及著作不勝枚舉,國內也有很多學者進行研究并用來解釋和研究中國的腐敗問題。本文很多內容即來源于尋租理論的研究成果。
( 參見《南方周末》2000年4月19日第9版文章《重慶委托律師事務所起草法規》。在此需要說明的是,本文引用這一現象并不代表作者贊成委托一家律師事務所起草法規的辦法,而只是借以說明只要努力探索,在這個方向上一定能夠尋找很多可行而又有實際效果的辦法。
( 參見朱景文《關于立法的公眾參與的幾個問題》(《浙江社會科學》2000年第1期),邱寶華、李金剛《論立法公開制度及其完善》(《浙江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年第1期)。
(r) 參見前引朱景文文章,但因該文發表較早,并未將婚姻法修改的討論計算在內
總共3頁 [1] [2] 3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