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瑜 ]——(2007-6-29) / 已閱6663次
如何組建專利開發小組
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國由政府投資進行的科研開發,平均花費幾千萬才能產生一個專利,在北京科研院所云集的地方,則需要七千多萬元才能產生一個專利。而那些外資公司沒有國家的一分錢投入,每年卻可以產生大量的專利。個中原因很多,沒有組建一個有效的開發小組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之一。如何組建專利開發小組,美國律師格拉茨爾(Glazier)先生在其《商務專利戰略》一書中提出:“設計組要小而全”。下面就來講述如何組建高效的專利開發小組。
一、開發小組要小,不需要太多的成員
對于“小”格拉茨爾先生作了這樣的解釋:“一個組織的人數越多,由他作出的有影響的發明就越少,這似乎是不言而喻的公理,由多人組成的組織設計出的賽馬只能是駱駝,而不可能是千里馬(這里的原因是,在一個組織中,一個決定的作出一般要考慮每個成員的意見,組織越大,需要考慮的意見就越多,自然作出的設計就越復雜。” 對于格拉茨爾先生所作的解釋,大家都能夠理解,因為小,意味著人員比較少,必然成本也會很低,開發的企業當然會比較高興。
二、開發小組成員要匯集各方面的人才
到底如何組建開發小組,也就是如何配置開發成員。國內企業一般的做法是開發成員基本都是由技術人員組成,認為只有技術人員才可以參與技術開發。格拉茨爾先生認為設計組的成員要全,他提出“設計組需要制造、設計、銷售、財務、法律和管理等方面的輸入。在大公司中,如果一個6人設計組最好由分別來自上述6個部門的人員組成,而不是全部由研發部門的技術人員組成。全面和協作比深奧和妥協更具有創造力。” 格拉茨爾先生說的全是指開發成員要全面,需要各個方面的人員共同參與,這個說法大家肯定不能接受,一個技術開發小組,真正從事技術開發的人只有一個,其他都是與技術毫不相干的人。
企業自行開發專利不是為了拿政府的經費單純出成果而進行研發,最終目的是為了市場的銷售。那么必須符合企業盈利的原則,開發的技術必須能夠進行商業化。在我國專利轉化率不到10%,個人開發的專利基本得不到轉化,很多專利權人為了轉化甚至傾家蕩產。很大的原因是因為這些個人開發者缺乏市場眼光,僅從技術上考慮與市場脫節,最終得不到消費者的認可。那么什么樣的產品會贏得消費者的認可,這些純粹的技術人員是不知道的,只有銷售人員最懂得消費者的需求。有一個盲人按摩師開發出來一個按摩床的專利,大家都說很好,但是無法市場化。按理該發明者就是實際使用者,他應當非常清楚消費者的需求。因為該按摩師一味追求功能全面、高檔,以致價格高昂,普通單位根本購買不起。如果有個會計師為其進行成本核算,對其所使用的材料進行優化,使其價格能為購買者接受,或者有一定競爭優勢,該產品才會打開銷路。還有的專利開發出來后,卻發現別人早已經申請了相似的專利,有的專利開發是基于別人的技術開發的,自己使用自己開發的專利技術,還可能受到侵權指控……很多問題需要有法律人員來解決。
“開發小組小而全”,這給我們開發專利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和方式,我們再也不能閉門造車,自我陶醉自己專利技術的完美,我們必須從消費者的需求考慮問題,必須從市場的角度來考慮專利技術的開發。
作者:王律師,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高級會員
電話:010-51662214,電子信箱:lawyerwy@263.net
法律博客:http://zscqls.blog.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