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瑜 ]——(2008-2-25) / 已閱8625次
強化知識產權,企業應當肩負的社會責任
2008年新春伊始,國務院國資委即推出了《關于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首次提出強化知識產權意識是中央企業的社會責任之一。強調央企必須積極推進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強化知識產權意識,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為企業做表率。
一、知識產權,我們已深感危機
我們的社會正從由以工業為基礎的時代,進入到了以知識為基礎的知識經濟時代,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產權不再僅僅是一個法律上的權利概念,早被運用為商務競爭手段,知識產權貿易成為國際貿易的主要形式,知識產權已演化為新型的貿易壁壘,去年底的玩具召回事件,打火機的安全鎖事件等,我國出口產品越來越多撞到由知識產權構筑的“技術壁壘”和“綠色壁壘”的南墻。由于專利使用費的收取令中國“DVD”企業幾乎無利可圖,整個產業淪為國際上知識產權擁有人的利益工具。我們引以為豪的電視制造業,整機廠家都陸續收到國外企業提出的專利收費要求。汽車零部件出口是我國汽車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美、日兩國針對“中國制造商仿冒外國汽車零部件的問題”共同對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提出了“警告”……
因為知識產權我們各行各業都危機四伏,然而權威數據顯示:我國2006年的PCT申請量只有2767件,僅相當于荷蘭飛利浦一家公司的申請量。盡管2007年我國中央企業有16家進入世界500強,但是截至2006年底,所有中央企業累計擁有專利區區3.8萬項,遠不及國外一家企業擁有專利的數量。像西門子公司有各類知識產權約15萬項,飛利浦公司有6.5萬個專利和6000個外觀設計。2007年9月國資委召開的中央企業知識產權工作會議上國資委主任李榮融說:“與國外跨國公司相比,我們一些企業在技術創新和自主知識產權方面的差距非常明顯,企業大而不強、核心技術和關鍵產品依賴進口,知識產權受制于人的問題十分突出。”國資委在新年伊始就發布這樣的指導意見,由此可見我國已經強烈感知到了知識產權帶給我們的危機。
二、知識產權,企業應肩負的責任
在知識經濟時代我們的生產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變革,自主知識產權對于企業來說是進攻之矛,防守之盾,是國家經濟安全的保障,是中華民族復興偉業的保障。中央企業作為各行業的排頭兵,在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方面負有重要責任,他們應當肩負更高層次的社會責任,要創新體制,用高科技創造高效益,高效率地利用取之于社會的財富,更多地回報社會大眾。企業興衰與國家興亡息息相關,企業作為技術創新的主體,是推動科技進步與自主創新的中堅,大型企業也應當擔負起對職工、對國家、對社會的重大責任,自覺去創造自主知識產權,不斷把企業做大做強。
某民營玻璃企業通過自主創新,先后投入了上千萬元,開發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使企業的層次得到了很大提升。企業主說:“如果搞不成功,就會傾家蕩產,廠子恐怕也要關門了。可是想到企業是縣里的稅收大戶,有這么多工人就業,企業要有大的發展,必須尋求技術創新和產品更新,所以我不能放棄。”私營企業尚有了強烈的責任感,不僅是央企和大型企業,我們普通的企業也應當肩負這樣的社會責任。
三、我們應該如何踐行肩負的責任
在“企業知識產權保護與自主創新大會”上,中國企業聯合會、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向全國企業和企業家發出倡議,提出:要積極開展自主創新活動;要不侵害他人的知識產權;要堅決與侵害知識產權的不法行為作斗爭。該倡議也指示了我們的企業應當從以下三個方面去踐行知識產權責任:
(一)要積極推進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
在知識產權經濟時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企業知識產權的擁有量和知識產權的運作能力。知識和智力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已成為凝聚和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成為展示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和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因此國資委的指導意見要求央企:“推進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建立和完善技術創新機制,加大研究開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高新技術開發和傳統產業改造,著力突破產業和行業關鍵技術,增加技術創新儲備。強化知識產權意識,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實現技術創新與知識產權的良性互動,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知名品牌,發揮對產業升級、結構優化的帶動作用。”
(二)要尊重他人知識產權權利
吳儀副總理說“為了擁有一項知識產權,權利人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資金和勞動,實在很不容易,只有人人都尊重保護他人的知識產權,自己的知識產權才不會受到侵害。企業的發展不但不能靠侵權,而且絕對不能做侵權的事。”不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就是不尊重自己,不尊重他人知識產權將破壞我們的創新機制,使創新者失去創新的動力,我們的企業將陷入沒有創新受制于人的惡性循環中。所以吳儀副總理要求企業尊重他人知識產權,肩負起保護知識產權的社會責任。
(三)要積極保護自己的權利
吳儀副總理在2007年中國保護知識產權高層論壇希望:廣大企業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自主知識產權,并在相關權益受到侵害時,能夠主動起來維護自己的權利。侵權行為是對尊重知識、尊重創造這一良好社會風尚的破壞,更為嚴重的是會嚴重損害市場經濟秩序,惡化我們的投資和國際合作環境。維護自己的知識產權權利,不再是企業單方的行為,企業無權放任侵權行為的存在,有責任有義務積極維護自己的權利,并積極建立起完整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從根本上杜絕侵權行為,恢復和建立我國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
2008年是舉世矚目的奧運年,也是我國知識產權戰略年,如果我們的企業都能肩負起強化知識產權意識的社會責任,當世界為奧運冠軍喝彩的時候,我們有信心看到我國跨越從制造到創造的鴻溝。
作者:王律師,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高級會員
電話:010-51662214,電郵:51662214@sohu.com, 網站:www.516622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