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禮仁 ]——(2008-3-5) / 已閱47029次
《盜竊罪的定罪與量刑》(修訂版)內容簡介
一、《盜竊罪的定罪與量刑》(修訂版)后記
我的拙著《盜竊罪的定罪與量刑》初版問世后,先后印刷四次,理論界和司法界反響尚好。國家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刑事法律科學文庫”推出的第三種書籍,即由我國著名刑法學家、中國刑法學會會長、刑法學博士導師趙秉志教授主編的《中國刑法案例與學理研究》一書,對拙著的有關內容給予了充分肯定。如該書在分則篇(四)卷第242——244頁、258——259頁,對拙著關于“部分盜竊未遂”的認定、“盜竊情節的二重性”等內容, 大篇幅采用。廣大讀者和司法部門的同志也給予了充分肯定和熱情支持,不少同志來信、來電,對于書中關于從“財物的三屬性”(經濟屬性、物理屬性、法律屬性)界定盜竊罪對象的特征和范圍,以及“盜竊罪與非罪的認定” 等內容,予以肯定評價。值得一提的是,山西省太原市的吳女士自己家里被盜后,司法機關對盜竊者是否構成盜竊罪發生爭議時,吳女士從書店購買了我寫的《盜竊罪的定罪與量刑》一書,并與我取得聯系,多次與我商討后,她認為盜竊者已構成犯罪,然后反復向當地司法機關陳述自己的理由,并將《盜竊罪的定罪與量刑》一書購買了10余本送給公檢法有關辦案人員。司法機關終于采納了吳女士的意見,盜竊者被判處了刑罰。吳女士拿到判決書后,專程到我那里對我表示感謝。這件事不僅使我感到自己寫的東西能為他人服務而欣慰,也激勵我要繼續為社會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務。
這次修訂,從形式到內容對初版進行了全面修改:
1、修訂版增加了《盜竊罪的一罪與數罪》、《利用計算機盜竊犯罪的認定》兩章。
2、將初版中的有關章節進行調整、合并、修改,增加了若干新內容,僅從文字上看,修訂版比初版增加13萬余字。除初版第一章“盜竊罪的起源與發展”,只是作了一些文字和技術修正外,其他各章都進行了全面修改。
3、為了與時具進,反映時代特征,在這次修訂中,確立了以“三新”為標準,即吸收最新法律和司法解釋精神;反映最新理論研究成果;采納最新法律信息和司法資料。
4、修訂版采用了大量新型或典型案例。
5、修訂版對問題的研究,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理論服務實踐;堅持以現實為基礎,以法律為準繩,以理論為媒介,著力解決現實與法律之間的嫁接問題。即把現實問題引進法律,把法律適用導入現實,用理論連接現實與法律,使現實中的疑難問題能夠在法律上找到答案,使法律中的適用問題能夠在現實中“安家落戶”。期冀這種努力能對司法有所裨益。
但由于盜竊犯罪情況復雜,理論“博大精深”,它囊括了刑法總則中的單位犯罪、共同犯罪、一罪與數罪、犯罪既遂、未遂、預備和中止等所有重大理論問題。僅盜竊犯罪的一罪與數罪,就涉及到想象竟合、法規竟合、牽連犯、轉化犯、連續犯、接續犯、吸收犯等諸種罪數形態以及各種罪數形態并存的情形。如果要把它們研究透,都可以出一本專著。對于其中有些問題,我作了一些初步探討;有些問題才剛剛涉入,今后尚需繼續努力。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加之時間倉促,書中錯誤在所難免。尚祈理論先輩和司法同仁予以批評斧正。
最后,我要感謝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熊選國博士。感謝他自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工作以來,長期關心和支持我,及時給我解答有關問題。在本書初版寫作過程,他為我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并指導和審閱了部分書稿內容。人民法院出版社范春雪女士和叢書主編鮮鐵可為本書的出版付出了辛勤勞動,公安部治安局副局長鮑遂獻 (我國首位刑法學博士后)為本書提供了相關信息數據資料。在此,對他們一并致謝!
作者:王禮仁
二、2008年2月出版的《盜竊罪的定罪與量刑》(修訂版)目錄
第一章 盜竊罪的起源與發展
第一節、盜竊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盜竊罪
一、奴隸社會的盜竊罪
二、封建社會的盜竊罪
第三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盜竊罪
一、晚清時期盜竊罪的規定
二、北洋軍閥時期盜竊罪的規定
三、國民黨統治時期盜竊罪的規定
第四節、歷代盜竊罪的共同特點和規律
第五節、中華人民共和國盜竊罪的立法沿革
一、關于盜竊的稱謂
二、關于盜竊的內容
第二章 盜竊罪的特點與危害
第一節 盜竊罪的特點
一、盜竊犯罪案件數量多
1.盜竊犯罪案件多;2。重大案件多;3.重刑案犯多
二、盜竊案值額增大
三、盜竊犯罪目標或對象范圍廣
四、犯罪手段多樣性
五、犯罪主體復雜性
第二節、盜竊罪的危害
一.造成巨大的直接財產損失;
二.造成不可估量的間接經濟損失;
三.容易引發暴力犯罪案件,造成人身傷亡;
四、嚴重擾亂社會治安秩序,危害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
總共7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