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興平 ]——(2008-3-31) / 已閱10597次
以人為本 創新機制 加強基層檢察隊伍專業化建設
五華檢察院 賴興平
當前,盡管整個檢察隊伍的素質不斷得到提高,但在局部范圍內或部分干警方面,素質不夠高的現象仍然存在。有的檢察干警執法觀念落后,不能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而樹立現代司法理念;有的檢察干警業務素質不高,難以勝任本職工作,直接影響了執法水平和法律監督的力度。尤其作為基層檢察院處于整個檢察體系的基礎和前沿,與人民群眾有著密切的聯系和最"親密"的接觸, 基層檢察隊伍的素質高與低直接關系能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將具體地反映出是否體現民意,保護民利,贏得民心,也將直接影響到整個檢察機關的形象。因此,如何提高基層檢察隊伍整體素質, 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紀律嚴、反應快,能經得起考驗的檢察隊伍,是新時期做好檢察工作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近年來,我院面對檢察隊伍人才資源匱乏,辦案力量不足的窘境,堅持以人為本,不靠“等”:等那些具備檢察官資格且綜合素質較高的人員調入,而靠“有”:靠現有人員,以提高現有人員素質為根本,激發干警的潛力,增強干警的履職水平,有效地解決了人才資源缺乏的矛盾,促進了檢察工作的全面發展。近年來,我院檢察隊伍整體素質顯著提高,涌現了一大批先進集體和個人,我院先后被高檢院評為“全國先進檢察院”、榮記“集體一等功”,多次被省、市檢察院評為“先進基層檢察院”。
一、以人為本,激發干警工作潛力,增強隊伍履職水平
1、以政治理論武裝人。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歷史條件下,處在打擊犯罪第一線的檢察人員,面臨著腐蝕與反腐蝕的嚴峻考驗。為此,我院始終把提高檢察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放在首位,切實加強干警的政治能力建設,著力培養干警的危機感和社會責任感,讓每位干警都清醒認識到“與其明日找飯碗,不如今朝惜飯碗”。在工作中,我院堅持深化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以及其他政治理論的學習教育,用科學理論武裝每個干警,不斷提高干警理論素養,增強干警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和法治意識。
2、以正確輿論引導人。典型引路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近年來,我院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積極宣傳先進典型,大力宣傳工作中的楷模,宣傳干警身邊的好人好事,充分利用他們的榜樣、示范作用,影響、帶動全體檢察干警,努力形成積極向上的主流輿論和團結和諧的工作氛圍。如辦公室副主任蔡仕強同志幾年如一日,默默無聞,任勞任怨,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院黨組發出了向蔡仕強同志學習的號召,要求全院干警學習他“甘于清貧不埋怨、力扛重擔不叫苦、成績突出不邀功、樂于奉獻不索取”的精神,對照檢查,取長補短,提高自身素質。
3、以職業道德規范塑造人。職業道德是我們檢察工作的指南針,良好的職業道德在很大程度上要靠主體的內心信念來發展和維持。為此,我院始終抓好職業道德這條主線,在進行檢察職業道德建設中,強調堅持一切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以潛移默化的形式,培養干警熱愛檢察事業,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的精神。工作中,要求干警 “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時時處處出以公心,決不把個人私心摻進執法活動,包括個人利益、個人感情、個人喜好,也不能講朋友義氣、老鄉情面或小團體利益,更不能徇私枉法,做到不唯情、不唯錢,只唯法、自覺抵制情的干擾、錢的誘惑、權的壓力。
4、以良好環境熏陶人。由于我縣是貧困縣,待遇條件相對落后,個別干警對工作環境、條件,難免會產生無所適從或是急于求成的思想。對此,我院黨組堅持以有形工作推動無形建設的工作理念,加強對干警的教育引導,幫助干警正確認識自己,正確對待工作崗位,在日常工作中,院黨組加強干警之間的溝通聯系,本著“五心”(即熱心、愛心、公心、耐心、細心)關心體貼干警,想干警之所想,急干警之所急,設身處地為干警著想,做好干警的貼心人。同時,院黨組在人力、物力、財力上舍得投入,完善了標準的籃球場、羽毛球場、乒乓球室、健身室等硬件設施建設,為干警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
5、以有效創建提高人。一個有效的創建活動是增強干警履職水平的最佳載體,創建過程也是灌輸正確思想、弘揚隊伍新風、提高個人素質的教育過程。近年來,我院以“爭創‘五優’科室、爭當‘五好’干警”、爭當“學習標兵”、“創建‘學習型檢察院’、‘學習型科室’、 ‘學習型檢察官’”等活動為載體,激發干警爭先創優的熱情,培養干警良好的工作作風,使每一名檢察干警都樹立學為終身所需之理念,都能通過學習掌握新思想、新觀點、新方法,不斷地充實自我,完善自我,展示自我,提高自身的思想觀念、執法理念、執法水平和工作作風。
二、創新機制,搭建干警發展平臺,強化隊伍專業化建設
1、強化學習,以教育培訓為切入點,提升隊伍專業化建設。
隨著我國法制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建設一支高素質檢察隊伍,積極探索提高干警素質的長效機制,使檢察干警能夠主動適應形勢和任務變化,不斷創新思想觀念、執法理念、工作方法是我們檢察工作的重中之中。近年來,我院始終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按需施教,注重實效的原則,將創建學習型檢察機關作為檢察隊伍管理的新模式,在全院樹立終身學習和團體學習的理念,使學習成為一種經常化、普遍化、制度化的行為。一是強化機制抓學習,讓理論學習“!逼饋。我院班子帶頭學習,以檢察長為組長的黨組學習中心組堅持每月一次集中學習,發揮班子的龍頭作用;各科室堅持實行每周五下午學習制度,提高干警的理想信念、業務能力;各干警堅持集中學習與自我學習相結合,自我加壓,自我提高,通過自學等方式,撰寫學習筆記和心得體會,提高業務水平,確保學習不走過場。二是改進方式抓學習,讓理論學習“活”起來。為了解決學習方式單調、內容枯燥、理論學習缺乏內在吸引力和感染力等問題,我院黨組在安排落實學習計劃時,注意探索多種多樣、靈活有效的學習方式,以專題輔導、錄像教育、現場觀摩、實地調研等方式,讓理論學習“活”起來,調動干警的學習積極性。三是改善條件抓學習,讓理論學習“強”起來。為了進一步提高廣大干警的學習積極性,我院鼓勵干警善學、好學、博學,對參加學歷教育的干警,在時間、經濟上給予支持,我院現有75名干警中本科以上學歷45人,占總數的60%。 去年,我院在資金十分緊張的情況下,還投資20多萬元建成了圖書室、電子閱覽室,為干警查閱書籍和資料創造了舒適環境。目前,我院人均一部電腦,各干警基本上都能熟練操作和使用計算機,已基本上實現無紙化辦公、電子檢務辦案。
2、搭建平臺,以崗位練兵為著力點,強化隊伍專業化建設。
過硬的業務素質和執法能力是公正司法的客觀保證,也是抓檢察隊伍建設最為實在的內容。近年來,我院以崗位練兵為著力點,采取有效措施,增強檢察教育培訓的系統性、針對性和實用性,按照法理精通、業務嫻熟、技能過硬的專業要求,努力實現由補課式、應急性培訓向系統化、規范化培訓轉變;由知識型教育向素質型教育轉變;由單純學歷教育向培養復合型、高層次人才的教育轉變,促進檢察教育的正規化、科學化,提升教育培訓的質量,確保隊伍能夠不斷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更好地完成法律賦予的重任。一是搭建橫向交流平臺。我院本著“缺什么補什么、需要什么練什么”的原則,制定各類人員崗位練兵計劃,明確訓練內容、方法及應達到的標準,形成鉆研業務的氛圍。如去年,我們在繼由院領導授課的基礎上,擴展到有關科室的主要負責人,由科室主要負責人輪流向全院干警傳授自己的業務經驗,交流工作心得,一年來共舉辦了保密、偵查監督、公訴、財會、民行、偵查等業務知識講座7場,促進干警之間的經驗交流,從而達到以老帶新,共同進步的目的。二是搭建自我展現平臺。我院適時組織崗位練兵比賽和業務知識考核,促進崗位練兵活動的開展,使干警能夠展現自己的才華,近年來,我院先后舉辦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各類活動10多次。如去年6月,我院首次舉辦了模擬法庭比賽,10月底至11月初,又首次舉辦了“強素質、促發展”友誼辯論比賽,為干警搭建鍛煉自我、施展才華的平臺,加強對干警業務能力的實戰訓練,提高了干警的邏輯思維、臨場應變、語言表達等能力。在去年底市院舉行的全市檢察機關五項業務技能競賽活動上,全市有22人獲獎,僅我院就有8人獲取殊榮,其中3人獲得第一名。三是搭建公平競爭平臺。我院推行各部門工作實績考核制度,通過嚴格考核獎懲,建立以工作實績為核心的考核獎懲體系,不斷完善競爭激勵機制,打破論資排輩的舊人事制度,使那些有才能的人脫穎而出,使那些在其位不謀其政的人退下來,營造出“干事有舞臺,發展有空間”的和諧工作環境,充分調動全院干警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拼搏、創新、進取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