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迎春 ]——(2008-5-14) / 已閱16255次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草案)涉嫌越權解釋分析
李迎春律師
【摘要】
國務院制定的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可以對勞動合同法模糊條款做出細化使其更有操作性,但是不能超越條款本身的含義解釋法律、創設新制度,否則就涉嫌越權解釋了。。。
【關鍵詞】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越權解釋 分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法律解釋權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律有以下情況之一的,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解釋:(一)法律的規定需要進一步明確具體含義的;(二)法律制定后出現新的情況,需要明確適用法律依據的。2008年5月8日國務院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草案)對《勞動合同法》許多模糊條款進行了明確,這無疑是值得稱道的,在實踐中也具有可操作性,但是縱觀整個條例45個條款,有部分條款已經超出了《勞動合同法》條款本身的含義,已經變成了對法律條款進行解釋了,似乎有越權解釋法律之嫌。本文僅從立法程序上探討《條例》草案部分條款對法律做出解釋的權限是否合法,并未涉及條例條款本身在實踐操作中的合理性!
涉嫌越權解釋條款一:續延勞動合同后符合連續工作滿10年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規定
【條款】:第十二條 勞動合同期滿,因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而續延,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已經連續工作滿10年,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與該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ǘ┗疾』蛘叻且蚬へ搨,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三)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分析】:《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二款第(一)項規定,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該項之規定,勞動者提出訂立、或者同意續訂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用人單位均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但是《條例》(草案)第十二條僅規定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與該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實踐中有些勞動者法律意識并不強,并不一定知道這時候要“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可能是在用人單位提出續訂勞動合同時“同意”續訂,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本應當也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但是根據《條例》(草案)第十二條之規定,勞動者不“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要求的,但同意續訂勞動合同,將無法根據本條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條例》(草案)顯然縮小了勞動者可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范圍,這種“縮小解釋”,并不符合勞動合同法原意!
涉嫌越權解釋條款二:政府以及有關部門為安置困難人員就業而提供的給予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的公益性崗位,其勞動合同不適用勞動合同法有關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規定以及支付經濟補償的規定
【條款】:第十五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以及有關部門為安置困難人員就業而提供的給予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的公益性崗位,其勞動合同不適用勞動合同法有關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規定以及支付經濟補償的規定!
【分析】:本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以及有關部門為安置困難人員就業而提供的給予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的公益性崗位,其勞動合同不適用勞動合同法有關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規定以及支付經濟補償的規定。如果從結論去推斷勞資雙方法律關系,只能說明在該公益性崗位工作的勞動者與“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以及有關部門”不建立勞動合同關系,如果建立勞動合同關系,勞動合同應當毫無例外的適用勞動合同法有關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規定以及支付經濟補償的規定才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嘛,難道法律上會存在有部分勞動合同關系適用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規定以及支付經濟補償的規定,有部分勞動合同關系不適用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規定以及支付經濟補償的規定?但根據本條規定,又明確了雙方確實是“勞動合同關系”,因為條款中明確了“其勞動合同”的存在,本條顯然存在越權解釋之嫌!
涉嫌越權解釋條款三: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規定的“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不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九條規定的“勞動紀律”、“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和“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的規定
【條款】:第十六條 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規定的“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不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九條規定的“勞動紀律”、“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和“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
【分析】:“勞動紀律”、“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和“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是勞動法中所規定的合同必備條款,勞動合同法規定的勞動合同必備條款已經沒有該三項條款,但是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又規定了勞動合同必備條款包括“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由于勞動法是法律,且仍繼續有效,勞動法規定的“勞動紀律”、“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和“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根據勞動法之規定屬于法律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事項,因此,從這個入口進去,“勞動紀律”、“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和“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又可能出現在《勞動合同法》規定的勞動合同必備條款里面。這其實是勞動合同法起草時的疏忽導致的法律漏洞,本條對此進行了“補漏”的解釋,但是按照《立法法》的規定,法律解釋權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而不能由國務院法規進行解釋!
涉嫌越權解釋條款四:試用期工資標準的規定
【條款】:第十八條 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于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的80%或者不得低于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
【分析】:《勞動合同法》第二十條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于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本條實際上是用詞不嚴謹的表現,根據“或者”的漢語意思,該條可以得出兩種理解,第一種理解: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于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不得低于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第二種理解: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于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不得低于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從條款規定看,兩種理解都沒有錯,但是,一個法條不可能有兩種理解,否則無法操作。這其實也是勞動合同法的一個法律漏洞。本條對此進行了明確,采納了第二種理解,即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于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的80%或者不得低于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其實也是對法律條款含義進行了解釋,也涉嫌越權解釋。
涉嫌越權解釋條款五:勞動合同中止的規定
【條款】:第二十四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中止或者部分中止履行勞動合同。勞動者應征入伍、勞動者被依法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勞動者失蹤但是尚未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蹤、宣告死亡的,用人單位可以中止或者部分中止履行勞動合同!
中止或者部分中止履行勞動合同期間,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暫停履行勞動合同的有關權利、義務。
總共2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