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国产v片大片线观看网站-国产v视频-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片-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另类-这里只有精品首页-真不卡网站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試論有關民事再審的幾個問題

    [ 李林 ]——(2008-7-4) / 已閱8935次

    試論有關民事再審的幾個問題

    李林 黑龍江省孫吳縣法院

    論文提要 我國民事再審程序中,對申訴問題未作規定,對提起再審程序的主體、期限和法定事由的范圍規定亦比較寬泛。本文根據我國審判機關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一些符合現代司法理念的設想。全文6000字。
    以下正文:
    民事再審程序,也稱民事審判監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通過重新審判加以糾正,使案件得到正確處理時所應遵循的步驟、方式、方法。民事再審程序不是每個民事案件必經的審判程序,而是符合我國民事審判工作實際情況的一種防錯糾錯程序,是實現民事審判監督的法定形式。依照民事再審程序糾正錯判案件,對于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維護司法公正,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是,在適用民事訴訟法過程中,有關再審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問題。有的是理解問題,有的則涉及到程序制度的規范問題。下面,筆者就其中一些帶有普遍性的問題,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申訴問題與再審制度
    在一個較長的時期里,當事人提出申訴的比較多。經人民法院審查后,或對案件提起再審,或向申訴人進行解釋工作,而其中大部分都不存在問題。但有些當事人,雖經解釋和通知駁回,他卻一再申請,到處申訴。而另一方面,有些人卻反映申訴無著落,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除了提高辦案質量,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外,其中一個需要研究的問題,就是在再審制度中,對申訴如何加以限制的問題。現行的民事審判監督程序中對當事人的申訴,未做出明文規定,而只規定了當事人申請再審的理由、條件和期限。那么為什么沒有在民事審判監督程序中規定申訴問題呢?筆者認為,立法者立法時考慮的是,申訴、控告權利是我國憲法規定公民依法享有的一項民主權利,而不是訴訟權利。同時,在民事審判監督程序中已明確規定了當事人可以申請再審。所以,對于申訴,在民事審判監督程序中未加以規定。但是,這樣做的代價卻是慘重的。因為申訴是當事人的民主權利,所以任何案件的當事人,只要他認為有申訴的必要,就可以申訴。既沒有時間的限制,又沒有規定申訴必備的事實和理由。同時,正因為未將申訴作為訴訟制度來規定,對申訴無理由的,只能以“通知”的形式駁回,而不是用裁判的形式駁回。加之“通知”不具有裁判的約束力,所以今天駁回,明天他又來申訴。下級法院駁回,他又到上級法院申訴。因申訴屬民主權利,所以凡有申訴就要做出答復。特別是各級人大、黨委,在接受當事人的申訴后,亦要求人民法院做出答復。這樣使得人民法院處理申訴的工作量很大。并且,人民法院做出終審裁判后,糾紛各方的權益因終審裁判而確定,并已進入到經濟活動的運行中。但不斷的申訴,不斷的再審使已經確定下來的法律關系始終處于不穩定狀態。由于申訴可能引起再審程序,從而使得當事人雙方勝訴的不放心,敗訴的不甘心。終審裁判的穩定性和既判力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和巨大的挑戰,亦給人民法院終審裁判的公信力和國家的司法權威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如何解決上述問題呢?筆者認為,民主權利與訴訟權利是一致的。一般而言,訴訟權利是民主權利的一種表現形式。正因為如此,我們說訴訟制度決定了政治制度。有什么樣的政治制度,就有什么樣的訴訟制度。但是,民主制度與人民的民主權利表現在訴訟上的形式是什么呢?是具體的程序制度,是從一系列的活動及其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根據這樣的特點,我們可以看到民事訴訟中的申訴與其他場合下的申訴是不同的。他是以民事案件當事人的身份提出申訴的。他雖然表現為對人民法院的裁判有異議,但實質上仍然是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之爭。他要求解決的不單是人民法院對他個人權益如何確認的問題,而且是要求人民法院對他們雙方之間的爭議重新做出裁判。因此,訴訟上的問題要用具體的訴訟程序方式加以解決,而不能只以一般的民主權利問題予以對待。既然確定了申訴,那么就應規定與之相適應的適合訴訟特點的具體解決方法。筆者設想,可在民事再審程序中確定兩部分,一為審判監督程序,一為申訴程序。在申訴程序中,限制提起申訴應該具備的事實和理由,明確申訴的期限和次數,確定申訴案件的管轄法院,以及不得提起申訴的案件。筆者認為,首先應明確規定,未經上訴的民事案件不得提起申訴,申訴只能向原審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不得對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判提起申訴;申訴只能提起一次。同時,不再對各種途徑轉到人民法院的申訴進行復查。其次應將提起申訴的法定事實限定為嚴重違反訴訟程序的行為,而不論其是否影響案件的實體公正。最后,應確定判決離婚,放棄繼承權之類的案件,不得提起申訴。這樣,既可以充分發揮人民法院的積極性,又可以正確發揮當事人的積極性。將這兩方面積極性,通過適當的訴訟程序制度結合起來,既可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又可以保證裁判的正確性,以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同時,將申訴問題納入訴訟程序的渠道,在保證當事人申訴權利的原則下,可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申訴。防止有的當事人到處申訴及沒完的申訴,以及避免處理申訴問題不及時的現象發生。
    二、重新確定提起再審程序的主體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不僅當事人可以提起再審程序,而且同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上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都可以對人民法院的終審裁判提起審判監督程序。而且后者目前在中國更為快捷。因此,大多數再審案件的來源多來自法院內外部的領導批示交辦的案件,各級人大或人大代表交辦的案件,檢察院抗訴的案件等等。這類案件的大量涌來,把本來就不寬敞的再審渠道塞得滿滿的。如不下大力氣疏通,當事人申請再審難的問題就無法解決。同時,提起再審程序主體的多元化,亦是導致人民法院終審裁判沒有司法權威和再審程序秩序混亂的主要原因。筆者認為,應取消或限制人民法院依據審判監督程序啟動再審程序和人民檢察院依據檢察監督權啟動再審程序的規定。對人民法院的終審裁判是否要求進行再審,屬于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可由當事人自由處分。因為當事人是自己利益的最佳判斷者,應當由他自己決定是否再次進行訴訟活動,這樣更符合市場經濟條件下尊重自由意志,追求經濟效益的基本要求。因此,只有當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可以提起再審申請,其他任何機關或個人都不應具備提起再審程序的主體資格。并且,人民法院依職權啟動再審程序,違背了民事訴訟法“告訴才處理”的原則。告訴權是當事人的民事處分權,人民法院不應越俎代皰。而應在民事訴訟中保持中立的立場,不偏不倚,居中裁判。法院依職權啟動再審程序,又自己審理案件,背離了訴、審分離的原則,亦有損人民法院中立、公正的執法形象。同時,民事訴訟法中關于人民檢察院可以對民事案件抗訴的規定,使當事人在訴訟中的力量失衡,從而形成了訴訟程序中的力量不對等,違反了程序正義原則。作為國家機關的人民檢察院不應主動干預屬于私權范圍的民事案件。如屬于涉及國家、社會公共利益的民事案件裁判錯誤的,應通過抗訴啟動再審程序。
    另外,再審程序的提起有特定的時間要求。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的兩年內提出。而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依職權提起的再審或抗訴則不受時間限制。只要法院、檢察院發現生效裁判存在法定的提起再審或抗訴的事由,隨時可以提起再審或抗訴。這種時間不同的要求,違背了在民事活動中所有公民、法人和組織的法律地位平等的原則。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享有上述不受時間限制的特權,實際上亦把自己置于永不安定的狀態。有鑒于此,筆者認為,應當重新確定提起再審程序的主體,大力疏通基于當事人訴權的再審啟動的主渠道。
    三、確立程序公正的執法觀念
    我國長期以來強調程序的外在價值,認為程序是保證結果正確的工具,它本身沒有獨立于裁判結果的價值和意義。各項訴訟的具體程序環節和步驟設計,不過是達到實體正義的手段。設立審判監督程序的目的就是為了糾正確有錯誤的生效裁判,審判監督程序本身并沒有獨立的價值追求。而筆者認為,審判監督程序作為一種訴訟程序模式在設計上存在著自身的價值取向,即公正與效率,以及這兩個價值間的平衡。而司法公正主要就是指對當事人程序的公平,而不是指案件裁判結果的公正。只要法官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了中立的裁判,就做到了司法公正。即使裁判沒有實現實體正義,也不能認為是法官執法不公。在民事訴訟活動中,法官不可能查明所有案件的客觀事實。追求客觀真實是法官崇高的理想,但理想始終代替不了現實。世界是可知的,人們認識世界需要時間。法官在有限的訴訟時空內,只能認知案件的法律真實,無法認知客觀的真實。因為案件發生時的客觀事實不可能在審判案件時還原,所以,只有依據案件發生時形成的證據之間的關聯性摸擬當時的客觀事實。證據是認定案件事實的基礎,法官因不能復制已經發生的事實,也無法通過自己的審判活動使已經發生的客觀事實再現,所以只能根據當事人提供的證據獨立的進行思考,從而使自己對案件的事實形成內心確信。如果當事人不能提供出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證據,法官就無法查明案件的客觀真實情況。案件的事實不能保證客觀真實,實體裁判就不能做到完全公正。當然,追求實體公正和客觀真實是案件審理的初衷和歸宿。但是程序是法律實施的法定軌道,“越軌就要翻車”。并且,當事人最直觀的就是程序公正,程序公正是實體公正的前提和保證。特別是在《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實施以后,審判監督工作應該糾正“有錯必糾”,片面追求裁判實體公正的指導思想,確立程序公正的執法觀念。在適用再審程序審理案件時,程序監督與實體監督并重,以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司法公正。
    四、確定受理再審之訴的法院和申請再審
    的次數,以及其他相關的問題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我國的四級法院都有權受理再審之訴,但是誰又都可以不管。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對再審案件的管轄權作出明確的規定。筆者認為,再審應由上一級法院進行,當事人只能向上一級法院申請再審。由于錯案追究制度的存在,原審承辦人或與原審案件有關的人迫于各種壓力,盡管原判有誤,也要想方設法的設置各種障礙,給再審程序糾正錯案帶來許多人為的阻力。讓上一級法院審理再審案件,有利于避開上述矛盾,在客觀上有利于發揮審判監督庭的監督作用。同時,讓原審法院進行再審亦是違背審判規律的。因為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的再審是由原審法院進行的。另一方面,實行上一級法院再審也是我國現實的需要。雖然我國的基層法院都相應的設立了審判監督庭,但事實上,由于本身受到申訴、申請再審案件數量少的客觀因素制約,使得絕大多數基層法院審判監督庭都沒有從事“真正的審監工作”。由于一年中大部分時間“無米下炊”,所以工作重心已經轉向了案件評查。因此,筆者認為,在目前民事審判工作相對比較繁重的時期,基層法院沒有必要設立審判監督庭。而應該讓審判經驗相對豐富的“審監干部”,沖到民事審判第一線才好。發揮他們聰明才智,在一定意義上,也可提高民事審判的質量和效率,減少再審案件的發生。而且,申訴、申請再審案件由上一級法院審理后,基層法院終審的案件當事人就不需要向基層法院申訴或申請再審了,而直接向上一級法院申請即可。
    另外,筆者認為,應該對申請再審的次數以及其他相關問題在再審程序中加以限制。按照現行的再審程序,基層法院再審后,當事人如對裁判不服,可以行使上訴權,向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而中級法院的審監庭并不審理再審上訴案件,而是由案件的對口審判庭審理。就民事案件的再審上訴而言,即由中級法院的民一庭或民二庭等審判庭審理。再審案件的二審裁判作出后,當事人若不服,仍可以向中級法院的審監庭或高級法院的審監庭進行申訴。對高級法院的裁判不服還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訴,從而寄希望于啟動再審程序。這樣做的后果是,不僅導致了再審訴訟程序的混亂,同時也造成了司法資源的浪費。在司法實踐中,存在著一起我國審判歷史上罕見的反復申訴、反復再審的離婚案件。這就是發生在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法院的李阿顯與陳平權離婚案。該案訴訟歷時18年,先后判決、裁定12次。這不僅在程序上對兩審終審、證據時效、審限制度等是一種自我否定,而且在實體認定上也使得相關案件是非難分,無法下判。這種做法不僅對當事人是訴累,也耗費了法院大量的人力、物力、時間、精力。利用有限的審判資源進行不必要的重復勞動,無論從哪方面講都是得不償失的。并且不斷的啟動再審程序,使得法律所調整的社會政治關系、經濟關系、身份關系等始終處于懸置狀態,終審裁判的穩定性受到嚴重威脅。終審裁判的既判力,與訴訟中所涉及的“一事不再審”原則,訴訟請求范圍規則、法律爭議排除規則是密切相關的。所以,既判力不僅體現對案件所涉及的權益關系已作了裁判,而且對相關的人、相關的權益關系也作了了斷。由此說,一個終審裁判,在一般情況下是不能隨意改動的。所以說,作為審判救濟的再審程序,對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次數,必須嚴格加以限制。筆者認為,一次審判救濟足矣。同時,應在再審程序中明確規定不能適用再審程序的裁判。筆者認為,以下3種裁判不能再行啟動再審程序。首先是在一審裁判后,沒在法定期間提起上訴的判決。一般情況下,當事人認為未生效的一審裁判有錯誤,可以在法定期限內提出上訴予以救濟。允許當事人未經上訴而提起再審,為當事人濫用程序上的選擇權留下了可乘之機。導致實踐中當事人為避免上訴風險而刻意規避上訴程序等待再審程序提出自己的主張,這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上訴審程序的制度功能。其次,對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判不得申請再審。如果允許當事人對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判亦可以申請再審,那么當事人的糾紛將永無終審之日,人民法院的裁判,亦就不會有司法權威和社會公信力,其結果將是非常可怕的。最后,應對當事人申請再審,啟動再審程序的時間加以限制。如果當事人在限制的時間內未提出申請,那么逾期后,他就將不再享有申請再審的權利。同時,我國民事訴訟法中規定的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期限為2年。筆者認為時間過寬,應予縮短。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加充分的調動當事人申請再審和調取證據的積極性,以維護其自身的合法權益。

    參 考 文 獻

    1、王懷安主編,《中國民事訴訟法教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2、梁書文、回滬明、楊榮新主編,《民事訴訟法及配套規定新釋新解》,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版
    3、沈德詠主編,《審判監督指導與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4卷


    ==========================================

    免責聲明:
    聲明:本論文由《法律圖書館》網站收藏,
    僅供學術研究參考使用,
    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

    論文分類

    A 法學理論

    C 國家法、憲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經濟法

    N 訴訟法

    S 司法制度

    T 國際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 成人免费小视频 | 中文字幕成人免费高清在线 |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 日韩欧美一二区 |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 | 手机看片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 午夜性刺激免费视频 | 99在线精品视频 | 免费看片亚洲 | 国产美女作爱视频 | 中文字幕亚洲 综合久久 | 亚洲最新在线视频 | 日本a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a级毛片免费视频播放 | 久草视频手机在线 |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太平公主三级dvd | 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18 | 国产视频高清在线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抢 | 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高清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 国产情侣自拍网站 | 一道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图片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 性理论片 |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一区久久 | 国产午夜免费福利红片 | 日本高清一本二本三本如色坊 | 亚洲欧美手机在线观看 | 日本在线不卡免 | 另类视频区第一页 | 免费国产a国产片高清不卡 免费国产不卡午夜福在线 免费国产不卡午夜福在线观看 | 日韩一级 | 成年人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 一级做a爰全过程免费视频毛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