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国产v片大片线观看网站-国产v视频-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片-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另类-这里只有精品首页-真不卡网站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淺析我國勞動法立法現狀及完善

    [ 王欣然 ]——(2008-8-15) / 已閱89014次

    《勞動法》第81條 規定“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部門代表、同級工會代表、用人單位方面的代表組成。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主任由勞動行政部門代表擔任。”《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組織規則》第7條規定“仲裁委員會由下列人員組成:(一)勞動行政主管部門的代表;(二)工會的代表;(三)政府指定的經濟綜合管理部門的代表”。
    《勞動法》第81條的規定,公然將用人單位的代表(即《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組織規則》第七條中的“政府指定的經濟綜合管理部門的代表”)作為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組成人員,在當前勞動力市場供大于求、勞動者權利屢遭侵害的特定大背景下,自然會使人們對其能否公正仲裁產生懷疑。勞動行政部門的國家公務員也不能作為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的成員,因為國家公務員是行使國家職權的人員,這就注定他們只能是行政人員,而不能是參加非職權活動居中裁判的仲裁人員(20)。
    至于中國的工會,其工會組織是聾子的耳朵-----擺設,企業中的工會眾所周知幾乎就是企業中的一個部門,聽命于企業,其代表又有何作為?
    用人單位代表,按《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組織規則》第7條的規定是由政府部門的經貿委的人員擔任,但是現在經貿會作為政府的一個內設機構已經被撤銷了,《勞動法》第81條的規定我們又該如何執行呢?讓處于爭議中的用人單位指派一名代表參加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嗎?無庸贅述,這明顯是不可行的。
    即使是如此不合理、不科學的規定也仍然不能得到很好的執行,以銅陵市為例,據筆者了解,一縣三區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雖然都掛牌了,但至目前為止這三(20)引自http://www.95china.com/ziliao/6114355/index.htm《完善我國勞動爭議處理制度的法律思考資料》
    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卻沒有勞動仲裁員,銅陵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目前也只有兩名勞動仲裁員。
    其次,從選任勞動仲裁員的的標準看,勞動立法的規定同樣極不科學。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組織規則》第16條規定“裁員應具備的基本條件:………(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這與法官執業、律師執業必須取得司法資格的要求相比,簡直就是天壤之別,勞動仲裁員的文化素質只要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即可?。!高中文化程度即可擔當勞動仲裁員?!!有了這樣的規定,在勞動仲裁實踐中存在著“仲裁員文化素質參差不齊,且未經過專業培訓,仲裁業務不熟,素質普遍不高;仲裁員隊伍沒有相對穩定,其選任的隨意性大,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很難保證仲裁裁決的公正性(21)。”等等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3)勞動立法在規定勞動爭議案件申請仲裁的時效為60天仲裁的時候沒有規定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書面告知義務,60天仲裁申請時效對勞動者極不公平。
    《勞動法》第82條規定: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六十日內作出。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履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3條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根據《勞動法》第82條之規定,以當事人的仲裁申請超過六十日期限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書面裁決、決定或者通知,當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對確已超過仲裁申請期限,又無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的,依法駁回其訴訟請求”。
    我們知道,在勞動立法史上,1993年8月1日起施行的《企業爭議處理條例》第23條規定“當事人應當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六個月內,以書面形式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超過前款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受理”。
    略作比較,即可看出,《勞動法》將《企業爭議處理條例》所規定的本來就對勞動者極不公平的六個月的申請仲裁時間更改成了60天,但是與此同時,《勞
    動法》卻未對勞動者采取任何救濟措施,既未對何謂“勞動爭議發生之日”的概
    (21)引自http://www.95china.com/ziliao/6114355/index.htm《完善我國勞動爭議處理制度的法律思考資料》
    念給予明確界定,也未明確規定勞動爭議發生時用人單位通知勞動者申請勞動仲裁的書面告知義務,而此前原勞動部關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
    條例》第23如何理解的復函對“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之概念的解釋是:“指有證據表明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日期,或者根據一般規
    律推定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日期,即勞動爭議發生之日。”據此,用人單位、或者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者是人民法院,就可以將“勞動爭議發生之日”理解為勞動者的“勞動權益被侵害之日”,因為這樣的機械理解很容易,不需多加思考,也無需任何解釋,至于勞動者是否知道仲裁前置程序、是否知道60天的仲裁時效,很少有人關心,也很少有人過問。比如一個勞動者的工資在2月份被克扣了,到10月解除勞動關系時這位勞動者提出補發工資要求時,用人單位、或者仲裁員、或者法官就會說了:“你的工資在2月就被克扣了,你在2月份時就應當知道自己的權益被侵害了,你依法應該在5月1日前申請仲裁的,而你卻到了10月才來申請仲裁,你申請仲裁的時效已過,你的訴請我們無法支持!痹谶@里,用人單位如此說在意料之中,但作為執法者的仲裁員或者法官卻未考慮到以下情形:1、勞動者為保住自己的工作,對被克扣的工資不敢立即申請仲裁;2、勞動者工資被克扣后正在與用人單位協商如何處理,爭議尚未發生;3、勞動者根本就不知道勞動爭議案件還需要申請勞動仲裁;4、勞動者根本就不知道60天的仲裁時效……。最終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因為《勞動法》設置的60天仲裁時效的規定而無法獲得保護。
    由于申請仲裁時效為60天,這個仲裁時效太短,又無中斷、中止、延長的規定,極不合理,在實踐中難以維護廣大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與《勞動法》第1條規定的“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宗旨和目的相抵觸,不能維護廣大勞動者的根本利益(22)。
    因此,從勞動者的角度看,《勞動法》第82條關于申請勞動仲裁的時效為60天之規定實乃勞動立法史上的一個明顯的大倒退。
    (4)當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受理勞動者的勞動仲裁請求時,或者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后逾期不作出仲裁裁決或者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時,勞動者告狀無門。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勞動仲裁委員會逾期不作出仲裁裁決或者作出不予受理

    (22)引自http://www.cel.cn/show.asp?c_id=134&c_upid=9&c_grade=2&a_id=9337 張設華《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時效與訴訟時效沖突及其適應探討》。
    通知的勞動爭議案件人民法院應否受理的批復》法釋(1998)24號文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79條規定的精神,勞動爭議案件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是提起訴訟的必經程序。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逾期不作出仲裁裁決或者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當事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勞動爭議仲裁裁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根據這個司法解釋,勞動者只有拿到了勞動爭議仲裁裁決以后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而當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受理勞動者的勞動仲裁請求時,或者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后逾期不作出仲裁裁決或者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時,勞動者由于沒有拿到仲裁裁決而無法提起民事訴訟,如果勞動者對此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結果就是:勞動者告狀無門。
    (5)勞動爭議案件訴訟周期太長。
    以工傷為例,勞動者需申請工傷認定,再做工傷傷殘鑒定,然后申請勞動仲裁,最后才能進入訴訟程序。根據法律先仲裁后起訴的規定,勞動者的訴訟成本越來越高,這讓工傷者苦不堪言。大部分人由于訴訟時間過長,不得不放棄,最終導致合法權益無法得到維護。以筆者承辦的潘松林訴銅陵縣新建吳家山煤礦工傷賠償法律援助案件為例,農民工潘松林于2005年1月29日晚在井下因工負傷,該案至今尚在一審訴訟程序中,且至今未能開庭審理。
    珠三角第一代勞工律師周立太從1996年5月1日開始至2005年離開深圳時止,他總共代理勞工維權案件4698起,其中近1000件涉及工傷賠償。他作了一個統計,從工傷性質確定,到提起仲裁,最后進入訴訟,平均需耗時近3年時間。“這極大地增加了外來工的維權成本!敝芰⑻J為,高昂的訴訟成本導致外來工不愿意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身權益。而很多老板則故意通過走司法程序來消耗外來工,逼迫他們私了(23)
    (6)勞動仲裁程序與人民法院的訴訟民事程序不能很好地銜接。
    以勞動爭議案件中的養老保險養老保險糾紛類型的案件為例,在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以后,勞動者不服而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時,根據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3條的明確規定,人

    (23)http://kinggang.blogchina.com/482445.html《珠三角農民工生存狀況調查》
    民法院不予受理;若勞動者服從裁決,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時,根據該條規定,人民法院同樣不予受理,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又無強制執行權,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仲裁裁決書變成了廢紙一張。
    對于勞動爭議仲裁程序與人民法院的民事訴訟程序的銜接問題,勞動立法并未給予重視并提供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
    由于勞動仲裁程序立法設計中的上述種種缺陷,故此在實踐中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審理的勞動爭議案件數量與實際所發生的勞動爭議案件數量相比,簡直就是冰山一角,不可同日而語。以拖欠工資為例,據全國總工會不完全統計,到2004年11月中旬,全國進城務工的農民工被拖欠的工資約有1000億元(24)。假定每名勞動者被拖欠1萬元工資,則僅就拖欠工資類的勞動爭議案件之數量就應當不少于1000萬件。而據《中國勞動統計年鑒》公布的數字,《勞動法》頒布后的11年多的時間里,全國各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自立案受理勞動爭議案件的合計總數量還沒有超過135萬件,各年數量分別是:1994年19098件、1995年33030起、1996年48121件、1997年7.2萬件、1998年9.4萬件、1999年12萬件、2000年13.5萬件、2001年15.5萬件、2002年18.4萬件、2003年22.6萬件、在2004年26萬件(25),總計為134.6249萬件,與前述應當實際存在 的1000萬件拖欠工資類的勞動爭議案件的數量相比,尚不到15%,而且這1000萬件勞動爭議案件還沒有包括工傷賠償糾紛、解除勞動合同糾紛、社會保險糾紛等等其它類型的勞動爭議案件。
    通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我國目前施行的極不完善的勞動仲裁程序的設置是勞動法立法史上的最大敗筆。
    4、勞動立法對勞動部門的行政不作為行為應當承擔什么樣的具體的法律責任未作明確而具體地規定
    雖然《勞動法》第9條規定了“ 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主管全國勞動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勞動工作! 同時《勞動法》第85條至第87條、第89條至第92條、第94條、第95條、第98條、第100條共計12條規定,專門規定了查處勞動違法行為系勞動行政部門的法定職責,但是在實踐中,勞動部門卻大都未依法履行了其法定職責,比如:

    (24)引自(http://www.china.org.cn/chinese/2005/Jun/884552.htm《農民工維權成本調查:追討1千億欠薪需3千億成本》。(25)引自http://www.cnss.cn/level_2.php?id=數據資料/勞動保障部統計與公報&id1=數據資料&nid=637
    (1)《勞動法》第85條規定“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主管部門依
    法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監督檢查,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
    的行為有權制止,并責令改正”。
    根據本條規定,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是勞動行政部門的法定職責,對用人單位的違反《勞動法》的勞動違法行為進行制止并責令其改正,更是勞動行政部門的法定職責。
    可是針對當前大量的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勞動違法行為,勞動部門盡到了其檢查監督的法定職責了嗎?答案是:沒有。
    (2)《勞動法》第98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訂立勞動合同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看看現在的中國,有許許多多的用人單位故意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以建筑工地為例,在中國的建筑工地上,有3200萬名的建筑工人(絕大多數是從農村來的勞動者,也就是我們稱之為農民工的勞動者們)在辛辛苦苦地勞動著,但是在這3200萬名的建筑工人中,有多少建筑工人簽訂了書面的勞動合同?對于這些非常明顯地、公開的勞動違法行為,勞動行政部門真的不知道嗎?勞動部門盡到了其檢查監督的法定職責了嗎?勞動部門責令勞動違法行為人改正其勞動違法行為了嗎?答案是:沒有。
    (3)《勞動法》第100條規定:用人單位無故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繳納;逾期不繳的,可以加收滯納金。
    這條規定在設計時就具有嚴重的漏洞,且用人單位的責任極為輕微、違法成本很低,而勞動部門的不作為應當承擔什么法律責任也絲毫沒有涉及。還以農民工為例,按西部比較低的標準,一個農民工每月繳養老保險費180元,全國2.5億農民工,一年就有50000億元(26)。為何這50000億元的養老保險費流失了呢?就是因為大量的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第72條的規定不為勞動者繳納養老保險,而地方政府的勞動行政部門視而不見,導致社會保險覆蓋率非常低。如果作實地調查將會發現絕大多數的違法單位根本沒有受到法律制裁。

    總共8頁  [1] [2] 3 [4] [5] [6] [7] [8]

    上一頁    下一頁

    ==========================================

    免責聲明:
    聲明:本論文由《法律圖書館》網站收藏,
    僅供學術研究參考使用,
    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

    論文分類

    A 法學理論

    C 國家法、憲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經濟法

    N 訴訟法

    S 司法制度

    T 國際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高清不卡毛片在线看 | 国产美女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国产成人免费观看永久视频 | 久久亚洲在线 | 亚洲天堂毛片 | 久久99九九精品免费 | 欧美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 | 岛国大片在线播放免费 | 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看 | 久久精品全国免费观看国产 | 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狠狠69 | 午夜黄色福利视频 | 久久亚洲国产中v天仙www | 久久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 | 欧美专区一区 | 在线播放波多野结衣 | 色综合色狠狠天天久久婷婷基地 | 欧美日本俄罗斯一级毛片 | 国产精品女上位在线观看 | 久久一区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国产黄页 | avav在线看 | 国产成人精品曰本亚洲78 | 亚洲欧美日本韩国综合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老王 | 久久精品国产午夜伦班片 | 欧美日韩亚洲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亚洲精品国看不卡 |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 日本三级s级在线播放 | 久久看精品 | www.久草视频| 日韩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合 | 不卡一级aaa全黄毛片 | 欧美视频一 | 波多野结衣在线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