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時華 ]——(2008-12-25) / 已閱7302次
在真誠與感動之間前行
――――參加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信息工作會議紀行
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唐時華
2008年9月24日,我以特邀觀察員身份有幸到北京參加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信息工作會議。
剛到北京,報到的當天,見到了在網絡上早就熟悉但是未謀過面的最高檢察院檢察日報社黨委委員、方圓雜志社社長趙志剛以及執行主編楊建民老師等。
北京的天氣雖然有幾絲寒意,但我們在香山腳下的檢察官國際交流中心門口的一家火鍋店里,開懷舉杯,豪情萬丈。
趙志剛社長是典型的山東大漢,屬于七零版的人,豪爽率真,年輕有為,聽他的講課和發言,總是讓人熱血沸騰、心潮澎湃(后來在正義網上仔細欣賞了他的博客,叫“冷眼觀潮的江湖”,頗有幾分燕趙俠士的豪氣);楊建民老師耐心細致,極具親和力,他仔細詢問了我到京的路線和路上的情況,給我留下了深刻影響;還有忙前跑后為我們張羅訂票的賈娜,以及王曄、劉蕊、劉睿等幾位編輯。
交流、暢談、思考,短短三天時間,我和他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三天的會議中,最高檢察院政治部張主任作的講話高屋建瓴,趙志剛社長以及正義網、人民網的多位總編、主編分別從各個角度作了授課。作為全國法院系統唯一一名應邀到會的會議代表,我認真聽講,認真記錄,受益匪淺。在會上,趙志剛總編還特意把以私人名義參會的我向與會代表作了介紹,算是對我這個后學之輩的一個鼓勵吧。
我在云南高院新聞中心工作,對信息宣傳、網絡輿情也有一些基礎。但聽了專家們的授課,深感自己的不足,也明確了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
在北京的日子里,我還遇到了許多在網絡上很熟悉但未謀面的特約觀察員,比如有些靦腆內向的陸強,幽默風趣的馬宇光,認真敬業的陶大姐,聰明內秀的鄭欣,坦誠直率的朱亞峰,仔細睿智的張善根,陽光青春的蔡欣。當然,還有很有才氣的傅達林、楊濤以及久聞大名的曹博士、魏老師等人。他們有的長期從事檢察實務,經驗豐富;有的則是資深評論家、作家,常有大作問世;有的是博士、大學教師,理論功底深厚;有的是司法部門領導,看問題精辟深刻。于是,開會之余我總是虛心向他們學習,積極探討。
有學習,才有收獲;有溝通,才有交融。
離開北京的前一天晚上,談到今后的工作和生活,談到此次北京之行的收獲。趙志剛總編拉著我的手,真誠地說:“時華是個好兄弟!”我們的手緊緊握在一起,用力地搖著。楊建民老師象長輩一樣囑咐我:“小唐,要繼續腳踏實地,多實踐,多學習,有什么困難一定要多和我們溝通”。
看著秋意漸濃的香山,想起即將的別離,濃濃的感激涌上心頭。謝謝,我可敬可親的長輩和兄弟姐妹們,正是有你們的支持,我感受到了真誠與溫暖,我也期待著在春城昆明,我們的再次相聚。
在回來的日子里,想起北京,想起他們,我總是感到有一雙雙溫暖注視的目光,伴我堅定前行!
后記:北京回來后,我將學習到的經驗和云南法院的實踐結合,在《云南法學》等核心期刊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發表了數萬字的宣傳報道和時事評論;撰寫了十多篇政法輿情綜合分析文章,除供本院領導參考外,還有多篇被最高檢察院主辦的內參選用。
關于北京之行,總想提起筆,寫寫自己的感受,卻總是不知從何說起。昨天,在正義網上偶然看到宇光兄的系列文章,很是感慨。今天下班回來,天氣很冷,忽就又想起上次北京之行,不禁提起筆來,寫下這些散碎的文字。
是為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