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時華 ]——(2008-12-26) / 已閱8452次
田成有:打官司要的不是一張白條
―――― 專訪云南高院新聞發言人、副院長田成有
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唐時華
2008年12月,云南省各級法院執行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作為地處邊疆的云南法院,有84379件執行積案,排名全國第六位,這給云南高院帶來了巨大的工作壓力。同時,云南隨即出臺的執行追究制度、執行督導制度、執行救助機制等創新機制也在鋪天蓋地的全國執行新聞中格外引人注目,很多媒體紛紛報道、轉載。近一個月來,云南法院的執行情況究竟怎樣,下一步有何打算?對此,社會民眾十分關注。12月26日,記者專訪了剛剛結束新聞發布會的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田成有副院長。
記者:田副院長,您好!請您介紹一下近一個月來云南省清理清理執行積案工作的數量情況?
田成有:簡要來講,近一個月來云南全部的84379件執行積案中,共執結6182件,執行結率為7.33%。其中在12115件有財產可供執行案件中,已執結4617件,執行結率為38.1%。在10248件重點案件中,已執結987件, 執行結率為9.63%。
記者:在此次清理執行積案過程中,云南出臺了一些創新的措施,能簡單說說嗎?
田成有:我簡單說一下其中的幾個措施:
一是上下左右聯動,形成執行大格局。云南除了比照全國集中清理執行積案活動19家成員單位外,還結合云南實際,增加了民政廳、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衛生廳等單位和部門,使全省的成員單位達到了33家。各州市、縣還結合當地案件的特點和開展工作的實際需要,增加了鄉鎮黨委和政府、派出所等相關部門。
二是分類指導、對癥下藥。云南高院制訂集中清理執行積案活動工作方案和指導意見。12月6日,省法院執行局召開昆明市兩級法院院長和和執行局長座談會,共同研究清理積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12月25日,省法院再次召開全省法院執行局長座談會,研究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探討不同類型積案的不同結案方法。一些地方還結合地方實際出臺了有自身特點的措施,如紅河州把執行調解納入了該州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以獎代補”政策。
三是建立健全督導制度。云南高院云南高級法院領導班子和副廳以上領導對全省十六個州進行分片包干督導檢查。對進展緩慢、成效不大的州、市、縣,限期整改、限期結案。連續三個月排名后三位的,政法委書記和法院院長分別向上一級機關作檢討,上級政法委和法院可視情況通報批評,必要時將直接問責。
四是司法專項救助體系加快建立。云南省高級法院通過與民政廳協商,以云南宣威市為試點,積極嘗試涉訴特殊困難群體執行救助機制,加強司法救助制度與基本生活補助、醫療救助制度的銜接。積極將符合條件的涉訴人員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切實解決其醫療難等問題。
記者:目前云南法院在清理執行積案活動中存在那些問題和困難,就群眾關心的問題,下一步執行積案工作有什么安排?
田成有:困難主要有三個:一是全社會的法治意識、誠信意識還有待繼續加強,部分被執行人不僅不自覺履行,還采取各種辦法對抗執行,有的地區暴力抗法事件還時有發生,為此,近一個月來,我們與公安、檢察機關配合,對惡意逃避、抗拒執行的犯罪分子,公開逮捕2人、起訴2人、司法拘留14人;二是部分協助執行工作、聯動機制還有有待進一步加強,一些具有協助執行義務的單位或個人不配合,甚至幫助當事人藏匿、轉移財產。三是執行力量的配備和執行規范建設仍有待進一步加強,執行工作人員工作作風、執行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改進和提高,執行的人員、車輛、經費還不能滿足活動的需要。
下一步的工作我們準備在春節前開展一次專項執行活動,執結一批涉及特殊困難群體、拖欠民工工資和“三養”案件,召開一次兌現大會。讓涉案民工有錢回家,涉案特殊群體過好春節。真正把集中清理執行積案活動做成一項順民意、解民憂、得民心的“民心工程”。
記者:云南近期的清理執行積案工作,通過法院和新聞媒體的宣傳,群眾十分關注,請就此談一談您對“執行難”問題的看法?
田成有:長期困擾人民法院的執行難問題是當今社會的頭等老大難問題,是全國人民關注的熱點、焦點。這個問題長期使法院不堪重負,怨氣沖天,怨聲載道。當事人打完一審打二審,交完訴訟費交執行費,再賠上時間和精力,最后落個執行不力、執行不了,老百姓怎么看待我們的法律。打官司要的不是一張白條,要的不是判決成為兌現不了的空洞的東西。
執行問題再不下決心花大力氣解決,不僅是對司法權的嚴重沖擊,是對百姓權利的嚴重損害,而且人民法院將會陷入非常尷尬和被動的艱難困境,必將積壓很多矛盾,給社會的和諧和穩定帶來嚴重的沖擊和危害。從維護群眾利益,維護法律公信力和權威性,維護社會安定和諧的高度看,我們必須痛下決心,徹底解決執行難這個“頑癥”。